目前,中报帷幕即将拉开,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到底如何?总的情形来看,今年中报难出彩,何以见得呢?
首先,今年中期整体业绩下滑已成定局。近年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不包括已发布预亏公告但尚未公布年报的纵横国际(相关,行情)和因即将对年报进行调整而可能亏损的PT金田APT金田B、ST中侨等3家公司,全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家数达152家,同比增长47.57%。在此基础上,2002年第一季度亏损上市公司家数又猛增至216家,比2001年又增加64家,增幅高达42.11%。
此外,已公布第一季度报告的1170家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3月共实现净利润158.7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357.08万元,只相当于2001年平均净利润的21.76%,尚不足2001年全年净利润的1/4。去年中期,公布中报的1150家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025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3元,仅相当于去年中期每股收益的29.27%。
从中期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按照有关规定,今年第一度季报必须对中期可能出现的亏损、业绩增长或下降50%以上进行预亏和预警。有182家公司照此办理,将中期业绩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动明示在季报中。加上一些补充公告,4月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为195家。其中仅有39家表示业绩将大幅增长50%以上,而预亏的达83家,预告业绩大幅滑坡的也有73家,预亏预警公司占业绩预告公司总数的80%。
而且几乎可以断言,这不会是中报预警预亏的最终结果,这有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迟到的情况为证。2001年业绩预警预亏最后截止日为2002年2月28日,这天以后预亏的有18家,预警的有10家,预警变预亏的有17家,预盈变预亏的有6家,共计多达51家。很难设想,上市公司面对今年中报的预亏预警,会严格遵守“纪律”,绝不迟到。事实上,5月份以后,仍有大量预警预亏公告涌现出来。仅6月22日一天,就有7家公司预亏预警。其中,ST猴王、ST白鸽分别发布公告称,2002年中期将会出现亏损;华东电脑(相关,行情)预计中期亏损额继续扩大;吉林纸业(相关,行情)则称,2002年第一季度亏损已达3848万元,鉴于短期内国内新闻纸市场不会有明显好转,公司决定暂停生产;成都华联(相关,行情)、哈慈股份(相关,行情)和竹林众生(相关,行情)董事会均预计2002年度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随着中报披露日的临近,上市公司各种理由的补充公告将会扑面而来。因此,寄希望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在第二季度出现大幅度提高并以此来提升中期业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由此可以看出,今年中期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已成定局。
其次,濒临退市公司凶多吉少。根据有关规定,ST海洋、ST九州、ST宏业、ST生态、ST棱光、ST中侨、ST东北电、ST鞍一工、ST幸福、ST银山、ST北特钢、ST银广夏(相关,行情)等12家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它们若在今年中期不能实现盈利将被终止上市。但从这些公司披露的今年第一季度季报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季报显示,除ST幸福外,其余11家公司今年1至3月均告亏损。其中,ST银广夏、ST鞍一工首季亏损在2000万元以上。一般而言,如果季报亏损,中报情况多数不会太好。但它们的关键是能否在限期内靠资产重组这张王牌来扭亏为盈。自12家ST公司宣告暂停上市以来,尽管有关重组的消息不少,然而实质性重组方案却难觅踪影。从近期已公布的公告来看,12家ST公司都存在退市风险。目前,ST海洋、ST银山、ST九州正式发布了中期业绩预亏公告,表示今年中期仍将亏损。ST鞍一工则在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报告时就称,“鉴于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预计公司2002年中期将出现亏损”。其余9家公司尽管尚未明确表示中期盈亏情况,但从已披露的信息看,这些公司凶多吉少。
第三,业绩变脸新军不断加盟。融资圈钱后变脸似乎成了某些上市公司的通病,今年中期也不例外。去年2月才以每股13.80元的高价实施了10配3并募集资金15367.77万元的保税科技(相关,行情)就加入了业绩变脸一族。配股当年,公司业绩就出现滑坡。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16188.18万元降至2001年的13510.80万元,下降了16.54%;净利润从2000年的2067.01万元跌至2001年的1475.35万元,跌幅为28.62%;每股收益滑坡更快,从2000年的0.192元滑至2001年的0.124元,下滑了35.42%,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000年的10.86%回落至2001年的4.67%,回落幅度高达57%。转眼到了6月份,公司业绩又变脸了,从业绩滑坡到一下变为亏损。而上市不足两年的先锋股份(相关,行情)也应验了一年平、二年亏的业绩变脸戏法。先锋股份上市仅一年便决定退出粮食深加工业的主业,转而进军房地产开发。2001年12月18日,公司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将公司所属邹平淀粉厂除货币资金、部分应收款和待摊费用以外的其他资产出售给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的议案和运用募集资金收购北京万置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万置)60%股权的议案。公司在4月13日发布的2001年度报告补充公告中称,由于北京万置开发的新城国际项目分为四期,一期工程于2002年3月开工,4月1日取得预售许可证,预计于2003年底竣工。依据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原则,预计该项目收入要到2003年底才得以确认,由此将对公司2002年主营收入产生较大影响。预计公司2002年第一季度和中期亏损。类似这种圈完钱就变脸的情况,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诸多“特殊情况”,估计还会暴露出来。
可见,对于即将拉开的中报帷幕,投资者不能抱太大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