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是现代各国政府所面对的最大顽症,无论亚洲还是欧美都是如此。
最近,中央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国内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已经把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失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时间流逝中浪费掉,而且也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正是这个意义上,化解失业问题应该是我们政府最为繁重的任务。
如何化解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的就业市场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没有可借鉴的现成模式。不过,德国总理施罗德为了保证竞选连任,在2002年4月委托以彼特。哈尔茨为首的15人专家委员会,经过几个月调查研究后所撰的报告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东西。
8月中旬哈尔茨委员会正式向政府提出了一个彻底改革德国就业政策和大幅度降低失业率的报告。这份长达343页的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调动个人积极性,胡萝卜与大棒双管齐下”。该报告建议成立“就业服务中心”。而“就业服务中心”的任务就是把劳动、社会救济、青少年管理、住房管理等机构涉及失业部分的权力集中到一起,使它成为为失业者服务的总归口单位,实行一条龙管理。企业应该将所有职位空缺向就业服务中心备案,并通过“就业服务中心”强制性地让失业者尽快就业。
在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是解决失业问题基本上以如何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为核心;二是赋予就业中介机构特别的权力,并通过这个中介机构强制性帮助失业者尽快就业。如果领取失业救济金者以某种理由(如工作地方离家太远、工资太低及大材小用等)拒绝“就业服务中心”介绍的工作或拒绝再就业培训,那么其失业救济金就得减少(这就是“胡萝卜与大棒双管齐下”)。
可以看到,这种化解失业问题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思维模式(如通过对劳动力人口的有效管理、对劳动时间的重新分配、职业的培训而延后进入就业市场、提供就业的信息、增加就业机会、提前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手段来促进就业增长、抑制失业人数的扩大等)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它也不失为一种可参考的化解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路。
其实,在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是城市的失业率持续高企,失业人口不断地增加,特别是下岗工人不断地增多;另一方面,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要找到自己所认可的工作。
我们现行的失业金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许多城市里的人宁愿领取救济金也不愿从事他们所不喜欢的工作,宁可下岗也不从事他们所认为低下层的工作。因此,重新审查我们的这些制度并进行改革是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重要的一方面。
正如哈尔茨委员会方案所表明的那样,改革后的国内失业救济制度不应该是现在那种不愿工作的个人的“避难所”,而应该成为失业者寻找新工作的桥梁。国内也可以建立一个类似德国的“就业服务中心”,一方面为失业者提供种种再就业的服务,另一方面以立法的方式赋予该中心强制性的让失业者重新工作权力,也就是通过降低社会保障、“强迫介绍工作”等方式逼迫失业者去工作。这样不仅会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而且会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解决城市下岗工人失业问题。
还有,按照朱基总理的讲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再就业最重要的问题是,增加劳动就业主要应是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同时,要注意把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更好地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政府在就业与再就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但我想在这点上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因为无论是在哪一个市场,政府所能够作为的事情都不是太多,如果政府对个人的失业问题涉及太多,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在市场中,任何个人的决策都会优胜于政府的决策,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约束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选择。政府则不能,或是信息不对称,或是信息被扭曲,如果用这样的信息来指导个人的就业选择,其问题肯定会比个人选择带来的多。
对此,2002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四川省射阳县解决就业问题方式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该县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办法是“走出去、闯进来”。
所谓的“走出去”就是让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或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这不仅解决了其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利用先到者所获得的信息及关系带动该地外出工作的城市与范围,同时也把外出工作所获得的收益用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这里的“闯进来”,就是让城市里下岗工人、退休人员进入农村承包土地、荒山、滩涂等进行现代化的农业、养殖业及种植业等方面工作。
这样一方面城市里的现代社会的知识、观念与技术很快传送到农村;另一方面新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的出现也为农村剩余劳力创造了就业的机会,也为城市工人下岗找到了一条前途无量之路。
应该看到,政府对就业市场的指导仅是在制定与维护规则方面,让每一个人的行为及每一家企业都有规遵循。同时,政府应该对那些丧失劳动力者建立失业救济金,以便帮助最困难的人渡过难关。而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规则,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所以统一规划是无法解决多样的问题的。政府要放开对人的工作限制,废除那些对民工的歧视性政策,让所有的国人都能在中国的这个大市场竞争。
总之,解决失业问题,必须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为鹄,只有这样,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才能形成,中国的失业问题才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