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这两年时兴“随潮”,先是“液奶潮”,紧接着是“学生奶潮”,还有“并购潮”……真是潮起潮涌此起彼伏。且说最近又兴起一股“无抗奶潮”,先是三元向消费者郑重承诺生产无抗奶,接着是福建最大的乳品企业——长富宣布只卖“无抗奶”,然后是南京奶业声称自己的原奶将按“无抗奶”的标准来收购,上海的全佳更是在自己的DHA牛奶上标明“采用优质无抗生素鲜奶制成”。这还没完,有迹象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乳品企业加入到“无抗奶”大军中来,狂炒“无抗奶”。
笔者不禁纳闷,“无抗奶”这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名词为什么在短短一年之内受到这么多企业的“恩宠”,它究竟是何方神圣,有这么大的魅力?为此,笔者特意请教了有关专家,经专家指点迷津,才恍然大悟。原来无抗奶也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只不过这种奶不含抗生素,因为人吃了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免疫能力就会下降,而给病牛注射药物就会使牛奶中产生抗生素。看来这种“无抗奶”对消费者来说的确是好东西,绝对应该推而广之,但转念一想,我宣布从现在开始生产无抗奶,好象以前生产的不是无抗奶,我宣布我们的产品是无抗奶生产的,言外之意,没宣布的好象都在生产“有抗奶”,至少也有一部分产品是“有抗奶”吧……这岂不坏事,“无抗奶”没有诞生前,大伙喝的都是“有抗奶”,每天都受到“免疫力下降”的危害。笔者思忖,这不大可能,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的“免疫力下降”了。看来,对于“无抗奶”概念的炒作还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加以剖析。
还是先说说三元,第一个举起“无抗奶”大旗,听说早在两年前,三元就开始制订“无抗奶”战略,为此每年要倒掉3000多吨不合格牛奶,仅用于检测抗生素的试剂盒,每年要花费20万元,其他相关仪器、设备的费用更在百万以上。为了推介“无抗奶”,三元老总高青山更是亲自南下广东,在珠三角游说经销商,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三元虽然在宣传中一再声称,推出“无抗奶”是“对社会负责,保证全国消费者都能喝上放心奶。”但从市场角度来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经销商都卖“无抗奶”,让消费者都喝“无抗奶”,用这个新产品来占有市场。对此,长富董事长陈学坤阐释的更为清晰,“无抗奶”将成为长富在市场中的一个“新卖点”。可见,“无抗奶”的概念实际上揭示的就是产品的一种附加值,“不含抗生素”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卖点,使消费者更加放心饮用,从而增加了产品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作用与在配方奶粉中添加AA、DHA等营养素或在牛奶中加入芦荟等成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制造产品卖点。只要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卖点,通过别的方式,一样可以达到与“无抗奶”概念一样的市场效果。可见,“无抗奶”并非不可抗拒,盲目跟随这股“无抗奶潮”,会使产品步入同质化的误区,反而不利于市场销售。
当然,“无抗奶”概念的炒作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制造产品卖点,它还有更广泛的意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入世后国际竞争的挑战,只有按照国际贸易准则去适应国际竞争,企业才可以生存和发展。“无抗奶”概念虽然在国内比较“新鲜”,但在国外已成为通用的国际化原料奶收购标准,一个国家的乳制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原料奶检测必须达到“无抗”标准。而我国由于乳业发展长期滞后,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无抗奶”检测机制,很多搞乳品的甚至不知道“无抗奶”为何物。随着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乳品企业保证自己生产的产品都是“无抗奶”已不仅仅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卖点这么简单,而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抗奶”概念的引入又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的。
来源:[中国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