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的话,那么,金融环境的动向就会对市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96年以来的大牛市,能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其中就是和当时的宏观金融政策有关。持续了几年的整顿金融秩序、收紧银根在96年初开始松动,央行开始取消步保值贴补,随后的是一路降息,银行一年期存款的利息从10.98%下降到现在的1.98%,如果扣除所的税将会更低。所以96年的行情,包括延续到了今年的国债、企业债的行情,完全是在这样一个大的金融背景下产生的。
对今年的行情,我们一直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对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考虑。周三,中国经济时报援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谈话报道称,目前中国处置不良资产所剩时间不多,不良资产有很重要一部分是由银行业自身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在近一年中金融政策的制定肯定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比例为主,从而在2006年银行业整体向海外开放之前,有效地化解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近日民生银行(相关,行情)的大幅上扬,与其发行的转债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家银行企业必需实现“债转股”,这样才有利于业务的不断拓展,不会因为自有资金的比例低,限制其发展。在上述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股票市场未来的主基调就基本确定,那就是稳定,以相对稳定、平缓的变化,来配合大的金融系统的改革。而且,股市的相对稳定,还可以为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
就短线市场看,由于前期的调整未能有效的打穿1450点,所以反弹很快受阻,目前又回到了前期的调整低点位置。但是,这次到1450点,实际上股指已在均线之下,出现了破位的形态。再加之目前日线的技术指标还没有调到位;以中信证券(相关,行情)为代表的指标股处于下跌中继的形态,所以本轮的回调跌破1450点的可能性加大。预计短线大盘的调整会在本周末或下周初到位,所以短线在下破1450点后,如出现瞬间的大幅杀跌,将会有一定的短线机会。从本轮的中线调整看,还需要两、三周的时间。在大盘的调整中,个股的走势在进一步的分化,这也显示出了主力资金在对大盘整体不抱太大希望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集中“火力”对于有题材,有较好成长性预期的个股进行单个击破,从而形成了一些独力于大盘的个股行情。也许,在大盘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时,个股的独力行情将成为一段时间市场的主要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