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与沈阳鼓风机合资 南面收购工程塑料商中山普特 一贯以独资公司形式投资中国的通用电气,面对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开始启动兼并、合资的加速器。 11月30日,通用电气动力系统集团与中国风机行业最大的国有企业——沈阳鼓风机厂签署了成立合资企业的协议。据称,这是GE动力系统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GE公司在中国东北的第一个制造业投资项目。而分析人士则注意到,这是GE在投资形式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选择重型伙伴合资 通用电气与沈鼓合资共组的沈阳通用电气透平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1360万美元,GE占75%的股份,沈阳鼓风机厂占25%。合资企业将为石油天然气设备提供维修、保养和部件升级服务,并从事零部件生产。 据称,既使在大型国企林立的沈阳,沈阳鼓风机厂也是名列前茅的好企业。这家迄今已有68年历史的老牌国企,2001年产值为5亿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7亿元。在2010年整体产值将实现10亿元。 通用电气之所以相中沈阳鼓风机厂,就在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而这种能力与GE动力技术的结合,可以让GE在参与中国大型建设项目中迅速获益。 GE油气公司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制造和服务业的领先厂商,此前,它已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透平和压缩机设备,但这远远满足不了GE油气的胃口。作为世界顶级管线压缩站设备制造厂商,GE油气正积极参与中国西气东输项目的透平压缩机的投标。 GE动力系统集团中国总裁廖鸿利并不掩饰GE准备在中国能源市场上有所作为的意图。他说:“新的合资企业将使GE动力技术国产化、从而使GE能够广泛地参与中国西气东输项目和未来其他的油气管线项目。” GE动力系统集团2001年全球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发电技术和设备、能源服务和系统管理的供应商之一。在中国选择重量级伙伴,进而进入优势行业是其进攻策略。据称,参与燃气轮机电站的建设和三峡工程等水电站的建设早已列入了GE动力系统的中国计划书。 兼并还将继续 兼并之旅其实早已悄然开始。今年通用电气塑料集团全面收购中山市普特阳光板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行动就是一个标志。 成立于1995年的中山市普特阳光板有限公司是中国首个生产和经营中空板的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塑料供应商的GE认为“中山普特公司有着世界级的产品和技术”,另外,中国中空板市场15%的年增长率令其十分艳羡。 GE塑料集团此前在中国只有两家分别位于南沙和上海的独资工程塑料生产厂。而此项收购加快了其在中国塑料业的发展进程。GE塑料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郭马克承认,“这项收购帮助GE保持了中国工程塑料领域内的龙头地位。” 越来越多与GE行业相关的中国强势企业都开始进入其涉猎范围。GE公司副总裁,GE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礼达称:“GE在中国的战略并不仅局限于一两个业务集团或是一两个地区,我们的所有业务集团都会倾力投入,在中国所有具有发展机会的地方都会寻求机会。”从飞机发动机、医疗系统、塑料、特种材料,到动力系统、运输系统、消费产品和金融服务,GE的每一个业务部门都在蠢蠢欲动。 孙发出的信号十分清楚,GE核心业务集团的收购行动还将继续。由于已将全球发展重点落脚中国,GE公司的三个业务集团,照明集团(现已并入GE消费产品集团)、塑料集团和工业系统集团已将亚太区总部移师中国。有迹象表明,GE正在大举增强在中国的市场力量,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还将聘用40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一个集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医疗诊断设备基地——GE医疗系统工业园区,将于2002年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运营。但从GE在华合资和兼并实例可以看出,GE坚持了绝对控股原则。保持自己行业优势和话语权是其近期不可改变的策略。 GE目前在中国拥有近30家独资或合资企业,总投资近15亿美元。今年多次来华的GE董事长伊梅尔特提出2005年GE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要达到50亿美元,在中国的年采购额达到50亿美元目标。 对此,孙礼达强调:“要实现在华两个50亿美元的目标,GE必须通过销售增长和企业兼并两种方式促进中国业务的增长;不但要在沿海地区,还要在中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寻找机会。”而这种寻找实际上意味着GE在中国将打破自己圈定的投资禁忌,更多地参股中国企业,实施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