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六大”的召开对深沪大盘的影响
11月8日,“十六大”将在京召开。历史资料显示,深沪股市与重大会议的召开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并且会议越是重要,对深沪股市行情的影响越深远。从每年召开春季展开的“两会”看,深沪行情就比较活跃。与“两会”相比,五年一度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经济或政治改革方面,往往会出台重大的改革举措,因此,对深沪股市中长线行情影响深远。
笔者认为,“十六大”召开前后股市能否走出行情,以及行情的强弱,还需要观察以下两个因素:第一,在“十六大”期间,关于我国经济改革,或者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规范方面,是否会出台重大的突破性创新举措。第二,在“十六大”召开前后,会否出台实质性的利好政策。
目前,从舆论和现实等各方面看,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可望成为“十六大”经济改革政策的重点。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01年末,中国仅私营企业总数就达202.85万户,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注册资本18212亿元人民币。目前阶段,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再次修宪,明确个人财产得到法律保护。由此有望大大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二、上市公司业绩展望
2002年上半年,由于政府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好转,我国投资规模高速扩张,外贸出口强劲回升,经济增长好于预期,GDP增长达到7.8%。根据分析,在2002年全年,GDP增长预计能够达到7.5%以上。
而具体到上市公司业绩方面,2002年上半年深沪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822元,由于2001年深沪股市全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元,2002年上半年的平均每股收益占到了2001年全年的60%。如果将2002年上半年的业绩乘以2来推算2002年全年业绩,则2002年全年的业绩与2001年全年的平均每股收益比较,有望增长20.9%。
因此我们判断,上市公司业绩在2002年中期已实现了“软着陆”,在2002年全年的报表中,将体现出“触底反弹”。因此,笔者认为,在2002年上市公司中期报表尘埃落定后,从上市公司业绩方面观察,应该是“利空出尽”。并且从上市公司公布2002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业绩回升的利好可能会在盘面上有所反映。
三、资金面分析
新股扩容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压力,对资金面构成了较大的“抽血”效应,尤其是超级大盘股的发行问题,一直压制着大盘的上行。另外,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委托理财资金的还款压力也较大,并压制着历年第四季度行情的发展。不过,在经历了2001年下半年的暴跌,由于有了前车之鉴,机构投资者对于委托理财资金的压力应该有所准备,因此,其压力应该比2001年的末期有所缓和。
在资金的供给方面,由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因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金的压力。这其中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扩募,以及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的入市等。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与扩募一直在大力推进,截止2002年10月11日为止,2002年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募集419.46亿元,其中开放式基金达到302.77亿元(未计算开放式基金在开放期间申购和赎回的损益)。
四、技术面分析
按照波浪理论观察,从1月29日的1339点,到6月25日的1748点,沪市大盘走过了大B浪反弹的(1)、(2)、(3)小浪,目前运行的从6月25日1748点到10月11日的1524点的调整,属于大B浪反弹中的小(4)浪调整。笔者认为,四季度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下,将主要运行大B浪中的小(5)浪上攻。如果政策面配合,该小(5)浪仍有望接近1700点附近。
五、四季度行情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2002年第四季度,有以下一些利空因素或者不确定因素制约了深沪大盘的上涨,比如:扩容压力,尤其是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加强监管一直在继续,上市公司违规或者对机构投资者的查处,往往会构成对市场的短期冲击等。
从目前的深沪市场环境看,也呈现出一种弱势特征。比如,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深沪股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建立起来的资金推动型行情被瓦解,但是,价值发现的新投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于市场缺乏新的赢利模式,大多数投资者在操作方面比较迷惘,市场缺乏赚钱效应,严重遏制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另外,在2001年下半年的暴跌行情中,券商资金、民间资金损失惨重,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很好地恢复元气,也制约了大盘的反弹。
在2002年10月份或者第四季度,也有以下一些利好因素支持深沪股市上行,比如GDP仍快速增长,宏观经济继续向好;上市公司业绩在2002年全年的业绩同比有望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十六大”定于11月8日召开;在政策扶持下,货币资金有望有序进入资本市场,比如推出个人股票质押贷款等;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如推出QFII等。
通过权衡以上利好和利空因素,在不出现重大变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在2002年第四季度深沪运行于一个相对平衡市,深沪大盘有望保持箱体运行。我们认为,四季度的低点可能出现在10月份的1450点附近,在11月中旬可能出现四季度的高点。由于1700点区域存在较多的套牢盘,因此,四季度反弹的高点有望在1650??1700点区域。
因此,我们认为,第四季度仍然运行于弱平衡状态中,沪市综合指数(相关,行情)的运行区间为1450--1650点之间的箱体。另外,在11月8日前后,行情可能差别较大,较大可能走出“先扬后抑”行情。如果在“十六大”期间,经济改革或者资本市场发展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性政策出台,不排除深沪大盘在第四季度走出一波较大级别反弹行情的可能,沪市综合指数有望触摸前期高点1748点。
笔者认为,在四季度反弹行情中,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板块:资产重组板块、ST板块、民营经济概念股、新股次新股板块、基础设施板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