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沪股市进一步急挫,其中,上证指数(相关,行情)继周三下跌26点之后,昨日更急跌38点,盘中还一度跌穿1500点大关,下探至1492点,终盘勉强收报1503点,一日之内,接连跌穿了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这两条重要的指标,而且还跌破了4月上旬的整理小平台,距离3.27行情的起点已经不远了。
从盘面观察,纷涌而出的抛盘导致了昨日成交量的进一步放大,在这些抛盘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非理性的成分,不少个股在下跌超过5%时仍有一些不计成本的卖盘。由此可以看出,“非典”疫情已经在市场当中形成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无须讳言,非典型肺炎的蔓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障碍,成为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一个困难。但是,在我们积极防治“非典”、认清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的同时,完全没必要夸大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更不应因此而人人自危,丧失理性。
在最近的几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所遭遇的重大困难并非只有“非典”。1996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无一不是我们在前进中所遇到的重大困难,无一不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过负面影响。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下,我国人民不仅战胜了困难,而且还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解决“非典”的问题,勇于揭露防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不等于“非典”的困难不可逾越,恰恰证明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防治疫情,把“非典”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的程度。
从经济的角度看,受“非典”所影响的主要是旅游业、商贸业和餐饮业等,这些行业固然重要,但它们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不大;而去年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主要贡献的六大工业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设备业、化工、冶金、纺织等)受“非典”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在“非典”已经爆发的今年第一季度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可以说,“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这种影响不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同时,正如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所指出的那样:“非典”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只是短期的。日前,我国一些经济专家亦已指出:“非典”疫情不会影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一轮高速增长期的趋势,我国经济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从“非典”疫情的爆发、控制、防治的规律来看,虽然它值得我们重视,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治,但它也不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水猛兽,而是只要措施得当、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完全可以得到治愈的。广东省的情况就是一个例证。广东省是我国“非典”爆发较早的地方之一。该省从去年11月发现第一例病例,到今年2月出现流行高潮,而在3月份就得到控制,目前,在广东省的1000多例患者中,80%已经治愈出院,新发病例人数已经大幅度减少。广东省防治“非典”的经验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赏。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北京、山西等少数地方疫情仍然处于高发阶段,但只要采取有力措施,也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再从股市历史走势来看,1996年、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股市正处于一个大牛市当中,而1998年出现长江特大洪水的时候,股市也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不能印证,有类似的突发性冲击,我国的股市就一定会改变原有的中长期趋势。如果拿“非典”与亚洲金融危机和长江特大洪水相比,可以说后两者使我们在经济上所承受的损失更直接一些。所以,我们在股市投资和股市操作上,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非典”的出现而丧失理性、疯狂杀跌搏傻。
今年以来,在股市上,汽车、钢铁、金融这三个业绩明显成长、市盈率总体水平不高的板块股价出现明显上升,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已经回归,崇尚业绩成长、崇尚理性投资已经成为今年的新思维,人们对蓝筹股、对机构投资者成为股市的中流砥柱抱有期待。但是,在最近几天的股市调整中,这三大板块也出现了大幅杀跌现象,不禁让人大失所望。此外,如果有人借“非典”疫情,在股市中故意制造恐慌气氛,从而达到震出廉价筹码、以便自己低价吸纳,那就不单纯是一种投资行为了。
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或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专家意见,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1A0001))[[1A0001]]",共找到
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