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日益膨胀的宠大市场,作为油料大国的中国一直比较尴尬。随着入世后洋油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国油开始在反思中突出重围。 洋油加紧扩张油市场版图 据二00二年三月份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销售统计显示,在销售前十位食用油品牌中,来自新加坡的郭氏兄弟集团集下的嘉里粮油俨然已经成为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王者。嘉里粮油旗下品牌——金龙鱼、元宝、胡姬花——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六。 中国目前食用油市场的容量和前景令人眩目。八十年代,中国食用油年消费量不到六百万吨,到二000年,已达到一千二百万吨,整个市场销售将高达多九百多亿元。 根据入世承诺,中国食用植物油的关税配额正逐年递增。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共进口食用植物油十五点二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一百二十二点二,特别是六月以来,进口量更是呈直线上升,进口油的竞争实力已初显端倪。 “健康”战锋芒毕露 自金龙鱼推出颇有争议的“一比一比一”的营养概念,“健康”逐渐取代成本成为新一轮洋油与国产油对决的主题。 此役中,国产油的主力军——中粮集团旗下的“鲁花”花生油,因为其天然绿色,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并在一些城市登上了市场销售的榜首位置。中粮方面宣称:要用三年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的第一品牌。而对“鲁花”的成功,嘉里集团进行了跟进反击,但效果差强人意。此时,香港油脂业巨头南顺集团近日也向外界透露,将推出“红灯”牌新一代健康调和油来冲击内地市场,并扬言要打入中国内地食用油销量的“三甲”。为强化健康概念,南顺率先在食用油中添加维生素A、D、E。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每五升的食用油价格已从四十多元下滑到今年的二十余元,竞争使食用油的利润水分越挤越干。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食用油行业的资金投入为中国所有工业行业投入量最大的行业,但与此同时,能进入数百万投资规模统计标准的食用油企业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这意味着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在这种情况下,与洋油比拼规模、资本、营销,国内企业并未有必胜的把握。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硝烟四起的市场竞争中,国产油能否在外资企业的坚船利炮下杀个“七进七出”,仅凭信心是远远不够的。 茶油系发动“巅峰之战” 就在食用油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已进入惨烈阶段之际,浙江省的东方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携带着“东茶油”剑指高端市场,强势进入,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在东茶科技董事长王河的理念里,健康战打的是一场未来战,为的是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向。 茶油在国内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但由于生产技术、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不足,一直过着“隐士”生活。浙江东方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携高科技和巨资进入这一领域,对茶油进行精炼,生产出了高品质的“东茶油”。 据业内人士分析,“东茶油”完全有能力发动食用油市场的“巅峰之战”。这种油不论在健康还是价格因素上都很具竞争力。在国际食用油市场上,橄榄油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3%左右,因此被西方人视为油中极品,它的每公斤售价高达100多元。而“东茶油”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接近80%,而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D、E、F、K和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自古有“益寿油”之称。但是“东茶油”每公斤的售价却不到橄榄油的一半。 此外,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全世界的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区。除此之外,只有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有少量分布。在资源上,洋油无法与之竞争。同时,油茶林生长于偏僻的深山之中,全部处于野生状态,不可能有城市“三废”和化肥农药的污染。因此,东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绿色环保的食用油了。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全国的油茶资源都能得到良好开发,生产出高品质茶油,国产茶油有望成为国际高端食用油市场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