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跌声一片,甚至连牛劲十足的B股昨日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于是乎,沪综指再收一中阴线,从而形成了四阴吞一阳的K线组合,后市再度悲观。但值得注意的是,QFII看法与之相反,瑞银有关人士日前表示,瑞银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已"全部到位",并将会继续申请5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额度。在如此低迷的A股市场,为何QFII敢有如此作为?难道只有境外机构才对A股有信心?
QFII的信心来自于成功的投资
自从瑞银集团下了QFII第一单之后,市场对QFII的投资对象就议论纷纷,有分析人士甚至提出了QFII投资对象将集中在可转债上。但是,从瑞银集团传出的信息来看并非如此:瑞银集团的投资对象主要集中在股票、可转债与基金上,股票有30余只。从目前QFII投资的公开资料来看,几家境外机构投资对象的类别较为丰富,主要用于投资股票、可转债、基金。其中,投资的股票大约有40多只,可转债有10多只,基金有10多只。而且大部分资金还是投资于A股市场,也就是说A股仍然是QFII投资的重点。
在目前的行情下,作为QFII的瑞银集团其投资还是相当成功的。宝钢股份(相关,行情)的股价在目前仍然超过了瑞银第一单时的收盘价的6%左右;外运发展(相关,行情)、中兴通讯(相关,行情)也在瑞银第一单时的收盘价附近徘徊;只有上港集箱(相关,行情)略微下跌。但是,上证指数(相关,行情)却从当时的1503点下跌至目前的1365点,下跌幅度达到了10.27%。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瑞银称:总体来看,投资回报还是不错的。这可能就是QFII对市场抱有信心的源泉。
看好A股市场源于价值投资理念
从瑞银集团的新闻发布上所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境外机构的确对A股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体现在目前仍然有多家境外机构在排队等待QFII资格,而且还体现在瑞银集团能够在三个月内完成初期的建仓任务,更体现在瑞银集团还准备继续扩大他的投资额度。
在证券市场跌声一片的氛围下,在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在中小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日趋低迷的情况下,为何QFII对境内A股市场有着如此的信心?其实,从QFII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QFII们的信心之源,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成功。
目前来看,QFII投资思路其实很简单:
一是心态或者说期望值不是在短期内获利,而是真正地拥有了一个理性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心态,无论是瑞银集团还是摩根大通,他们通过媒体向市场传递出他们长期看好中国的实体经济,由此也长期看好反映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股票市场,因此,他们的投资期限并不是第四季度,也不是2004年全年,而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周期,甚至是20年。有了如此的心态,就能够透过目前疲软的大盘看到未来股指终将走牛的前途,就有了充足的信心。试想一下,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在调整了两年之后,还能调整多长时间?股指的调整幅度达到了40%,还能调整多少?
二是能够在持续低迷的过程中挖掘出一些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个股,也就是说能够在走势不佳的背景下挖掘出投资机会,也就是寻找熊市中的牛股。换成瑞银集团有关人士的话就是:"即使市场上大部分股票跌的时候,也有少数股票在涨,这就是投资机会。即使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瑞银也要进行投资,而且还要赚到钱,这是瑞银坚持的价值投资的理念"。
这是不是给我们一些启示呢?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把握住行业动态,有QFII的心态就可以达到这一点。比如说近期期货市场的大涨不就引发了金属板块的走高吗?电力设备的强势不就引发了华光股份(相关,行情)、武锅B(相关,行情)、杭汽轮B(相关,行情)等这样的短期牛股吗?,QFII能够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够做到,他们能够挖掘到机遇,我们同样应该能。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江苏天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