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萧灼基近日在西安举办的“WTO与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上演讲时强调,目前关于推出创业板的担心属多余,国内创业板不会重蹈香港创业板覆辙。
萧灼基说,创业板到目前迟迟不能推出,难点不是资金,也不是监管,主要是有人担心香港创业板表现不佳,国内创业板推出后会重蹈覆辙。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香港创业板的基础与国内比有三大不同:一是香港缺乏微观条件,而国内有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仅中关村(相关,行情)就有7000多家;二是香港创业板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紧密,香港创业板推出之时,时逢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下跌,可谓生不逢时,而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三是香港创业板准备时间短,准备不成熟,而中国创业板则准备时间长,很充分。萧灼基认为创业板设立后,不会存在监管不过来的的现象,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基本是健康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政府的能力、经验完全可以有效监管好创业板市场。至于创业板分流资金是否会影响主板指数,萧灼基说问题不大。假如首批上市100家企业,每家企业2000万股,平均发行价格10元,则需200亿元资金。再假如上市后股价平均番一翻,达到20元,则总市值为400亿元。所需资金实际主要分流银行存款,而非主板市场资金。
萧灼基同时强调创业板尽快设立的迫切性:一是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需要,二是风险投资实现退出和大举介入高新产业和技术的需要,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急需增加投资的需要。创业板的设立为企业增加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可使我国经济充分享受高新技术成果,增强国际竞争力。否则,国内一些好的企业就会因创业板迟迟不开而不得不到香港、美国等地上市,而更多的好企业则被阻挡于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