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03中国民营企业文化论坛”在沈阳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民营企业与东北振兴”,全国工商联的领导和东北三省的各级领导都将与会,并发表重要演讲,而来自新疆的唐万里、黑龙江的张宏伟、河北的王玉锁等明星企业家,更是为此次论坛增光添彩。本次论坛将围绕“东北振兴的方略”、“民营企业在东北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业与创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等展开深入讨论,并将由东北三省领导人与企业家展开对话,精彩碰撞。商业意识猛醒的沈阳人还借此机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推介市政府重点工程。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探讨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时,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搜狐网作为独家网络支持单位,全程实时报道此次盛会。
顾强: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非常高兴全国工商联和沈阳市政府给发改委成长司给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问题。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交流一下下一步中央即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采取的扶持政策。第二个问题,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障碍。第三个问题,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认识。
中央对东北振兴的问题前所未有重视,最近11号文件提出整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措施和具体政策。东北受益于计划经济,现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计划经济。整个改革成本通过地方、中央、政府三部分来负担,中央解决部分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当中留下的负担,这些负担没解决,企业无法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无法轻装上阵。从大的方面来看,这个政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解决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包袱问题,第二个部分促进发展的经济。第一部分的政策可以分成八个方面,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在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过程当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政策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副分离、两个确保、三个保障线。
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从2004年开始由辽宁省扩大到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我们企业里面有公安局有消防局、学校,还有很多中小学,在这方面中央政府会拿出一些行动。企业的破产方面,在2004年优先安排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破产。在银行处理大量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方面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如果把所有的债务都免了,对整个社会建设完整的信用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国有企业更加困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历史欠税。这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另一方面,中央从增强发展后劲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一个是增加投入,我们法改委负责国债的贴息以及一些资本测试项目,目前采取简化技改项目的审批程序,随到随批。今年我们第一批总投资660元,在十月份有第二批,针对东北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措施。能源司对全国13个煤炭基地,东北有两个将注入4%的资本金。
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主要的八个行业在装备、汽车、传播、冶金、农产品生产加工、石油化工等行业新采购的国产装备所征收的税相应减少。意味着在东北率先实现由生产型增税转变为消费型增税。
提高设备的折旧率,增加研发投入的扣除标准。
降低资源税,提高煤炭资源的能源税标准等等。各个部门都在研究具体的政策,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包括全国改革发展会议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政策,我想会更细化拿出来。在政策的形成过程当中,有一点值得注意,两周前我到过辽宁调研,大家对东北振兴老工业热情非常高。大家对东北希望非常高,希望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三年把整个东北调整改造振兴的任务能够完成。一个地区的经济振兴需要更长的时间,从东北经济体制的再造、市场化的发展,我想可能有更长的时间。
我上次来调研接触了一些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目前民营企业在参与国营企业改造面临一些问题和障碍。除了财产保护问题、市场准入问题、公平竞争问题,这些问题在三中全会当中都有很大的突破,从具体的民营企业参与国营企业的改造当中确实还有一些现实的障碍。这些障碍比如说我们现在还有一些思想、观念上的认识跟不上。现在到桂林去市长市委书记都非常开放,在不同的企业里面一些管理团队比较好的团队对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改造有一些抵触。经营不好的企业对改组改造比较积极。对一些企业的职工即使参与改造以后,因为观念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可能造成一些企业在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带来一些问题,有些民营企业就自动退出了。
国有企业的负担应该说没有完全得到解除,这也是民营企业参与国营企业改革当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东北很多企业是特大型企业,职工非常多,资产存量非常大,净资产也非常大。尽管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今天与会都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对于特大型的国有企业它的承接能力目前来看还是不小的障碍。有一些民营企业早期参与过国有企业改造,有一些企业诚信问题,影响了直接参与国有企业改造的积极性。应该说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包括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成功的有,失败的案例也非常多,需要我们思考,尤其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府重视这样的问题。失败有多种原因,但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怎么样真正能够为民营企业参与老工业基地创造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从民营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也有自身的一些问题,自身的素质也需要提高,也需要现实的条件。怎么样真正实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优势互补。
第三个问题谈谈对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的看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成长司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一个报告,发展民营经济当中各种各样的认识思想,限制民营经济发展、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还是存在的,我们怎么样真正创造为所有市场服务的平等环境。创业、就业和再就业是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扶持创业,世界各个国家来看,很重要的工作是鼓励创业,扶持创业,支持创业,为创业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改进服务,原来政府的服务体系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知识非常缺乏。怎么样构建能够面向非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体系,这也是下一步政府转变职能非常重要的方面。保障权力,刚才提到财产保护问题。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规范。这是我们对明年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思考。
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一是环境,第二是环境,第三还是环境,我个人非常同意这个说法。政府应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五个方面的环境,第一个环境是法律环境,尤其针对民营经济这方面的工作还应该加强。针对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涉及到法律的有121条,已经成为体制性障碍,我们怎么样进一步加快修订废除和制定一些新的要求。第二个是政策环境。第三个是服务环境。第四个是市场环境。第五个,舆论环境。从五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政府自身应该更多转变职能,更好真正实现为市场主体,真正把职能转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真正为市场服务上来。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来讲,政府努力的方向首先是信用政府。一个信用社会首先是政府的信用,其次是法制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有限政府不能错轨越位,建立服务性的政府。最后是学习性社会。从政府角度来讲,首先是建立信用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有信政府和学习政府。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