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商业实践,催生新一代企业领袖。-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领导力?他们将塑造什么样的未来?
200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是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一次企业界盛会,主题是“新领袖-决定未来的商业力量”。搜狐网财经频道将全程报道。以下是企业领袖年会第二阶段的研讨会。
主持人:昨天有一个新名词,叫新来的,郭总今天总结出来一个分出来的,金总是跳过来的一个人,因为他分别在惠普、戴尔做过,下面请金发言。
金明:首先向在台上以及在台下的各位企业家向大家致敬。就像前面几位老总讲的一样,中国在过去23年改革开放路程里面,你们真的是很辛苦。金蝶软件本身就像亚信一样,也是今年刚过的十岁生日,也在1993年由我们现在的总裁徐少春先生和几位美籍的朋友在深圳创立的,到今天来看,员工有2700多个人,在中国财富百强里面有一半是中国的用户,2001年也在香港上市。今天我们看到的好像是结果,当然我最感动徐总的,看到他现在贴在我们公司大门口过去的照片,瘦瘦的,戴着眼镜,头发有点儿乱,像艺术家,里面有金蝶的财务软件,晚上来讲话,自己在那里加班,所以重要性的企业家在今天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家都有一番艰辛的历程,金蝶软件是致力于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服务。这方面看起来首先在93年的时候,徐总也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那个时候正好是会计的改革,抓好这个机会以后,知道中国有很多企业会计要跟上时代。接着把握了机会进入了企业ERP软件,我们常说管理要信息化,其实软件不光是软的,在我过去30年打工生涯里面有很多是硬的,像惠普、戴尔等等。会计在中国的标准化进入了企业战略管理软件,这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要向世界看齐,看看人家现在在做些什么,什么是真正实践上已经证明成功的,另一方面要探讨我们自己的企业在中国来讲,我们的民情、风俗我们又在哪个阶段。最后在金蝶发现一个情况,要谈帮企业做信息化首先自己要做信息化,要帮助企业推动思想管理的革新,我们自己要革新。最近在金蝶有这样的尝试,跟很多企业讲要以人为本,所以我们最近一实施了参与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我们把总字去掉,在中国企业里面总是希望某某老总,在国外的话比如像惠普公司特别强调把阶级这方面去掉,因为尊重公司的管理层不在于他的名声。所以徐总在今年的讲话大力提倡在企业里面凡是叫什么总讲话的,我们都提醒他请你叫我什么名字,我们可以用中文的小名,或者是英文第一个名字来称呼,当时我们讲这会带来百分之百本土企业都会成功。现在这几个月下来已经证明第一大家已经习惯。第二在叫完徐总,我们叫罗伯特之后,确实员工心里觉得有参与的感觉。在其他方面还包括了讲话,在企业里面做受权不是放权,我们今年开始员工股票的期权发放。还有另外一个特殊意义,因为人很多了,也不能说自己认为对每个员工都非常了解,所以我们开始了直接由员工推荐自己的活动。员工认为公司在发展的过程里面,有哪些职位他可以胜任,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可能在平常管理阶层总部没有注意到的,我们也鼓励他直接用E—mail来向管理层推荐。实施了这段时间以后发现反响非常大。
所以能够看的出来,企业尤其是软件公司来讲,一定要把写入软件的管理精髓之前自己先去实践。谢谢各位。(声明:本文是搜狐财经独家专稿,如须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 e-finance@sohu-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