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450亿元保险资金入市的步伐加快。先是《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也将于近期由保监会制定完成,等待国务院批复。众所期待的保险资金入市能否救得了股市?
2004年,450亿元保险资金能否进入股市牵动着经济界的神经。但保险公司入市之前需要解决保险公司入市不能做什么,保险公司入市能做什么,保险公司入市到底入什么的问题。
入市不能解决的问题
有人认为,保险公司只要能入市、能投资就解决问题了,另外股市上也希望更多资金入市,把这个股市托起来,这两点可能都达不到效果。保险公司入市成不了救世主,它既救不了股市,也救不了保险公司自己。要托股市最多进去两三百亿资金,跟一万两千股的市值流通量相比,这个数字太小了。说保险公司是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刚进的时候比谁的短期投资性都高,而且跟股市是互动的,股市上的那些东西确实不能成为长期投资的对象。分红就那么点儿谁指望分红?大家都更多指望差价。所以保险公司入市风险性投资的比重会更大,不会成为稳健的投资者使股市更加稳健。
保险公司要想解决自己的盈利率问题、资金的风险问题,也不见得上市就能解决。保险公司的问题是负债风险和投资风险的关系,经济学上就是这两个机会成本边际的比较。现在是负债风险很大,因此大家想靠投资来解决负债风险,但这又怎么保证没有投资风险呢?难道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就比别人小?要去收购证券公司、收购银行、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怎么知道收购完了就比它好?保险公司入市的动机就是要把给投资公司、给基金和证券公司的管理费想自己吃了。但保险公司自己吃了之后平均利润率一定会下去,当成为投资者的时候也一样有成本,一样最后成为一个平均利润率。所以保险公司要充分考虑到投资风险,保险公司的很多问题包括体制、管制、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不是靠进入股市就能解决的,这些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
入市能解决的问题
保险公司入市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保险公司入市不是解决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金融风险的问题,是解决市场更加完整、更加健全的整体性问题。大家说得比较悲观的就是我们的问题太多,而且问题都变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股市不好,又没有人才。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是要什么没什么,但是要是不动起来的话,人才永远启动不了,体制永远好不了。体制改革是一个大方法论问题,不能停下来,不能不做事情,得想着只要方向是对的,哪里缺就赶紧做哪里,动起来了再形成新的力量压着没动的地方再动。
保险公司入市之后,对债市品种的需求一定会促进债市的开放。我相信这一点。方向对与否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走每一步争取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制造阻力。所以从健全市场体系、从健全市场竞争,使投资更加多元化、投资主体更多的角度,是值得做的。而且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讲也确实不得不做这个事情。
入市到底入什么、做什么
保险公司入市,不是入股市,而是入资本市场,使投资多元化。多元化不仅仅是股票投资多元化,还包括投资非上市股票、非上市股权,外国投资者看好的就是这一块。中国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在现阶段和今后很长的阶段,最优的选择是不上市。上市成本是很高的,而不上市利润率是最高的。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还处在工业化时期,原来没有进入社保的人现在逐步进入社保,而进入社保的又多是年轻人。所以从社保体制角度来讲,支付能力老龄化问题不像西方国家那么严重。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保险公司的前景没有那么黯淡。(作者为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