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复旦大学法律系2000级学生,今年7月,他就将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在他同班同学中,一部分将进律师事务所成为律师,一部分准备进入司法机关,也有不少人拿到了企业的offer。而马力,已经同一家保险公司签约,成为一名寿险代理人,名片上印的是“寿险顾问”。
马力的这一举动,在同学及亲友中引起了不小的“地震”。
他的一个同学这样对他说:“马力,你是复旦的学生,你要去卖保险,这是在给复旦丢脸!”他的父母对儿子的选择也不支持,马爸爸说:“你要做代理人可以,但别指望从我这里给你介绍业务!”
马力说,保险不是人做的,是“人才”才能做的!他告诉记者:“不是我拿不到别的offer,我的‘成就需求指数’是9,最高的那种,如果有一份工作能让我迅速得到成就感,有什么理由放弃?”
马力:我与朋友是“双赢”
经理感召入行马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倔强的小伙子,非常自信。在复旦大学接受的法学教育使他思维敏捷,说起话来语速快而又条理清晰。
今年3月,马力看到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招聘广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了负责招聘的业务经理。第一次面试时,那位姓李的业务经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力说:“说老实话,当时对保险行业还没概念,完全是经理打动了我。他的谈吐和气质使我相信,连他这样优秀的人都在做保险,我也完全可以一试!”就这样,马力开始在经理的指导下做业务。
朋友也是客户马力试着联系自己的朋友。“一般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认识的人很少,只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而我不同,我的社会交际比较广,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在校期间,马力除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外,做过不少兼职,在证券、银行、基金、法律、医药等多个行业都有朋友。
朋友,是马力的第一批客户。马力说:“也许他们目前还并不十分了解保险,但他们相信我这个人。做了需求分析后,如果觉得有必要,他们就在我这里买了。如果暂时不想买,或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不能买,也完全没有关系,还是朋友,只要知道我马力在做这一行就行了。”
“不是我利用朋友赚钱。其实保险人人都需要,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我给他们提醒,设计出专业合理的保险计划,让他们早一点有一份保障,这是双赢的事情,有什么不好?”
父子同望将来看到儿子取得的成绩,一向持反对态度的父亲口气也开始松动,他对儿子说:“你现在只是‘寿险顾问’,最低级的代理人,即便我想帮你,我的那些朋友也不会买你的帐。什么时候你小子升到‘客户经理’、‘业务经理’了,我也帮你介绍业务!”
马力对于几年里的发展规划是,首先在保险公司追求更快更好的发展。等到客户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就成立一间“理财工作室”,为客户提供保险、证券、基金、法律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