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沪深上市公司2003年报和2004年第一季报的相继披露,山东板块一扫业绩滑坡、大面积亏损的阴霾,呈现出整体快速回升的迹象——2002年亏损的14家公司有10家扭亏为盈,亏损总额由50.3亿元降至6.47亿元。 2002年,山东板块上市公司曾被ST的阴云所笼罩——济南5家市属上市公司全部被冠以ST,山东省ST公司高达10家,山东上市公司亏损面高达20.5%。当时正值我国国有股权多元化改革之机,山东省政府发起了一场重振鲁版、挽救稀缺“壳”资源的救市运动。山东省副省长林廷生曾明确要求,力争绝大多数亏损公司一年实现扭亏,两年内摘掉ST帽子。 据一直关注山东板块的天同证券研发中心尹萃分析,由于ST企业绝大多数是政府作为大股东,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山东板块的整体ST危机最为迅速、有效。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没有起到根本性效果,被认为是山东出现众多ST企业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重振鲁版中,实质性资产重组和追讨大股东欠款等也就必然会成为拯救上市公司运动的主要手段。如,济南市政府牵头济南重汽集团重组ST小鸭,被认为是一个成功救市的案例。由于重汽把重型汽车的优质资产注入到小鸭中,不但使ST小鸭主业发生了改变,也使企业的资产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虽然,在2003年报中ST重汽报亏,但根据2004年第一季报显示,ST重汽业绩迅速提升,每股收益达0.13元,每股净资产也达到了0.95元。有专家预计,ST重汽有望在2004年摘帽。随着一系列实质性重组运动,ST烟发、ST渤海、ST济百和ST黑豹等ST一族由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变股权结构而相继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山东省政府利用公司重组机会,解决大股东欠款及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被称为“国内亏损第一股”ST轻骑曾因大股东违规提款而造成34亿的巨亏。在政府的帮助下,2004年轻骑集团筹资8个亿注入“济南轻骑”,按照ST轻骑2003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匡算,其净资产将由负14.62亿元增加为6.65亿元左右。终于,ST轻骑驶出了破产的泥沼。据统计,山东大部分重组公司全部或部分解决了大股东欠款,包括ST黑豹、ST重汽、ST鲁银、ST渤海、四砂股份等。 此外,当地政府出面妥善解决了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如烟台市政府归还因其违规炒股所获的收益10.39亿元,使东方电子顺利摘下了ST的帽子。而ST渤海土地使用权在政府及各部门支持下重新启动。 尹萃预计,伴随着ST渤海、ST重汽、ST烟发、ST黑豹等实质性资产重组,山东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明显得到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将更加规范,2004年中报可望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长。届时,山东板块将彻底走出ST困境,重返绩优榜的行列。 任重道远 即将出版的《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资产重组》一书对2001-2003年中国资本市场中发生的资产重组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结论。如:1.从各年份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全体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2.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构成依然主要以绩差公司为主,体现为资产重组活动的“救命”色彩浓重,而真正的以提升企业价值的扩张型(可以称之为“锦上添花”)资产重组活动较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重组成功的概率偏小。该书还指出,不同行业、不同的重组类型下的重组绩效差异较大,特点迥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