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奶爸一个娃——为了避免价格的直接冲突,同一厂家的同款产品必须经过一些外观手术以不同的面貌面对不同的家电零售商。
酷电调查
在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商家价格战的时候,也对前来购买空调的顾客做了民意调查。
调查主题:空调价格对购买行为影响力
调查样本数:45
执行调查人:雷震芳
共45位消费者接受了采访,28名男性、17名女性。其中只有1名男顾客已经购买特价机,他向记者表示只要求空调制冷制暖即可,对其他功能不感兴趣;对特价机表示有兴趣的还有5人;4名女性消费者认为商家下调几百元的限量发售款应增加产品数量,仅售几十台的手法显然是商家的炒作,而非真正让利消费者;剩余的30人全部对特价品持否定态度,其中13名女性和14名男性表明不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更看重产品的能效比。另外,有3名男性消费者直言不讳:“一分钱,一分货,再贵也愿意购买健康、时尚的知名品牌。”
今夏的空调销售旺季价格大战拼杀正酣,看热闹的消费者边观厂家、商家的鹬虫丰之争,边静等着渔翁之利,还不时叫一声好“打吧,打吧,白给我才好呢”。但,“渔翁”真的能得利吗?先看看众商家们是如何使出价格杀手锏的吧。
1 换马甲上位,价格不具有可比性
“买称意空调做到货比三家就行了呗!”当然,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可是精明的商家是不会给消费者直接性的对比机会。针对几大卖场纷纷在价格上打出:“全市价格最低、直接降价、或是差价补还”等宣传口号,记者特意来到电器城进行比较,发现很多降价的品牌和型号是各不相同的,根本无法直接进行同类价格比较。
比如在同一天,当国美推荐区的空调是新科、华菱、三星、海尔、美的1P冷暖壁挂机时,其他的几家卖场相互会尽量地避开这些款型,转而推荐1.5P或2P柜机等不同的型号或品牌;若苏宁限量发售奥克斯1.5P、美的2P等健康型空调,在别家商城的特价区也同样决不会出现。另外,虽然现在聪明的商家已经把“错位经营”玩得烂熟,但大多数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虽然顶着不同的名字,但其实功能、质量,甚至外形都没什么分别,价格当然也只差在块八毛的级别。记者在某卖场看中一台2288元1.5P全健康挂机,在另一卖场,与这一款功能、外形都近似,只是换了“马甲”(型号不同)的机型,标价2296元,差价不足十元。
2 同档不同价
单就商品的价格而言,消费者对处于同一档次、却不同品牌的空调的选择更加困难。拿1P冷暖健康型壁挂机来说,新科大约是1399元、TCL1518元、三星1699元、美的1999元、海尔2080元……不同品牌的差价动辄几百元,消费者应该购买哪一款呢?是不是最便宜的最值,越贵的越好呢?可见,撇开产品质量、厂家信誉等重要的选购因素,光看价格的高低很难衡量所购商品是否物有所值。
3 价格实中有虚
在几家大型电器连锁店里,记者都发现,在明码标价的背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暗降现象。换句话说,商品的最终价格是通过消费者的侃价来决定的。记者就同一型号的空调,分别在各家店进行了试购。令人有些吃惊的是,当记者要求最低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面露难色,或是询问销售主管,全部很爽快地降了价,只是降价幅度不同,从二十元至一百五十元不等。当记者再次要求降价时,有的售货员便向记者建议购买其他功能相似的型号,其价格可降低二百元。
有了这样的购物经历,在记者体会到侃价乐趣的同时,也不禁生出了对商品质量的担心,以及对产品价格真实性的疑惑。
4 特款机性价比低
在空调热销的每个周末,众商家都忙不迭地推出各自的特价款, 使出“惊爆价”、“超低价”、“1+1 2”、“买一送一”、“限量销售”等促销手法,极尽炒作之能事,确实有些许成效,换来了消费者长达数小时的拥挤热捧。 可是,爱便宜的顾客在追买廉价商品的时候,有没有观察到其中没有新款机型,有没有考虑到特价款也许是积压货呢?
其实,对于空调特卖品,作为消费者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既不能对真心让利的商家一棒打死,也不应忽视由商家甩出的库存货。毕竟,面对新品的推出,竞争对手的介入,出现大批积压货在所难免,而利用特价促销是使这些货品脱手的最佳办法。
据悉,不久新的空调能效国标即将出台,特价款里也许会出现不合国家标准的次货。由于这些年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技术、质量上耍起了猫腻。例如,采用劣制压缩机、翻新旧空调、冷轧板代替镀锌板做空调外壳等手段导致的费电、噪音大、制电制冷效果差、一两年的寿命,最终使得省小钱的消费者吃上大亏。
在现今注重价格的空调热销阶段,理智的消费者不要被商品的低廉价格迷惑,忽略了产品质量、技术、服务,用低价买来次品的教训,只能使这些消费者们打落牙齿和血吞。(文中所列价格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