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我想请问招商银行(600036)几个问题: 1、宏观调控对招商银行的贷款有什么影响?会不会使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趋势改变? 2、央行货币信贷政策收紧、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招商银行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克服不利的影响? 3、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和次级债,是为了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资本充足率问题对招商影响的发展有多大影响。此次次级绩的募集和即将发行的可转债完成后,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以后还有何计划? 对李先生的提问,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了如下答复: 关于问题一。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近几年,我行明确提出了“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确立了“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的稳健经营理念,逐步构建了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风险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了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把追求长期稳定增长的利润作为经营的根本目标,强调质量与发展的协调统一。 总体来说,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行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1、商业银行经营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这对银行经营环境是很有利的。 2、招商银行一贯倡导风险文化,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追求“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我们绝对不主张盲目的规模扩张、绝对不参与不理性的规模竞赛。 3、宏观调控政策对我行今年的经营目标的完成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1)年初制定目标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宏观经济可能变化的因素,适当调低了贷款增长速度。 (2)市场资金的偏紧对银行贷款定价有正面影响,有利于利润目标的完成。目前,我行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进一步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抓住信贷投放整体紧缩、资金紧缺的有利时机,在甄别客户的基础上,调整客户结构,增加贷款收益。 (3)我行现有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比较好,宏观调控对我行资产质量不会构成实质性影响。 近年来,我行对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贷款总量和占比都是比较小的,电石、铁合金行业我行没有贷款。2003年我行对上述五个行业的贷款总量为255.59亿元,占我行2003年末贷款总量的比例为8.31%。2004年一季度,我行这五大行业的贷款总量为278.33亿元,占贷款总量的比例为8.32%。五行业新增贷款占一季度境内新增贷款总量的5.67%,增速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另外,由于此次宏观调控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等影响较大,而我行2003年末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和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5%和4.84%左右,因此对这些行业的调控对我行的影响不大。 关于问题二。信贷政策收紧的影响见上题回答。由于目前人民币采用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受国家管制,汇率管理机制并不是按市场汇率形成的,因此也相应锁定了汇率风险。所以,与国外实行市场化利率管理机制的国家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承担的汇率风险普遍较小,汇率最终如何变动并不会对银行收益产生大的影响。 不过,市场对于汇率走势的预期将直接影响客户行为,导致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发生变化。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目前客户多选择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从而造成银行外币存款减少、贷款需求增加,资金头寸面临一定压力。目前,我行已全面加强外币流动性管理,并建立了以高流动性外币债券为基础的一、二级备付制度。同时,全行进一步加大了外币负债营销力度,以切实扩大外币资金来源,增强全行资金流动性。 关于问题三。银监会今年颁布了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提高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导致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按照旧口径计算,我行资本充足率一直高于监管标准,2003年末为9.49%。按照新口径计算,我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我行35亿元次级债发行完之后,目前按新口径计算的资本充足率仍高于8%,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且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位于较高水平。 由于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我行发行65亿元的可转债后,在未来两三年内随着业务的发展,依然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内并没有硬性要求。因此,在过渡期内,我行将继续根据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科学测算现有资本金所能支撑的业务发展速度及其相匹配的资本金数量;及时跟踪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情况,建立资本预警机制;适时进行必要的资本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