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学校存在着法人不独立、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同时民办学校尤其是中等教育迟迟不能发展也是受到了强大的公办学校的影响
随着沪浙经济的交流越发频繁,教育界的互动也随着经济的互动增加而增加
6月到7月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刚刚设立的上海招生处的电话像上海的天气一样越来越热。1000多次咨询电话铃声的响起和100多张已经填好的报名表让这个办公室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但是,老师们却表示,这只是他们预期的结果,他们并不为此感到惊讶。作为第一次在上海招生的两所浙江民办学校,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和杭州远东外国语学校算是为浙江民办学校登陆上海开了个好头。
浙江人的上海教育市场生源争夺战打响了第一枪。
浙江开始争夺上海生源
精明的浙江人把民办教育办得和他们的私营企业一样有声有色。今年6月,他们的触角第一次伸入到了公办教育十分发达的上海。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和杭州远东外国语学校成为了第一批在上海寻找生源的浙江民办学校。
面对浙江省其他学校和外界对此次招生前景的置疑,两所学校以事实给了我们答案。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宋城华美学校的上海招生办事处接到了1000多个咨询电话,并且有100多名学生已经报名。达到三位数的招生人数已经足以使得学校开设针对上海地区学生的专门班级。学校负责此次招生的陈老师对于现在的招生情况并不感到惊讶,他告诉记者,去年在他们没有来沪招生的情况下,上海就曾经有十多名学生主动找到学校,要求就读。他们正是看好上海的招生前景才决定今年的招生计划的。
自从去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权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保证。很多民办学校把外省招生甚至是全国招生提上了日程。浙江人利用本地民办学校的资源优势,把招生领域扩展到上海,是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所学校的上海招生也仅仅是为浙江学校的生源扩张开了一个好头。
上海民办教育存在空缺
谈到上海本地的民办学校,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的刘先生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上海的民办学校近几年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学前教育上,但是与浙江的民办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有一定的民营资本注入,但是上海的民办学校存在着法人不独立、产权不明晰等问题。
他同时提到,从另一方面看,上海的民办学校尤其是中等教育迟迟不能发展也是受到了强大的公办学校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中学教育仍然不能摆脱高考这个指挥棒,上海市等级分明的高中几乎垄断了优秀的学生。从示范高中到市重点高中到区重点高中再到普通高中,初中毕业生被层层挑选后提供给民办学校的生源已经很少,这严重制约了上海市民办学校的发展。那么浙江的学校又如何能在这个不大的空间中找到立足之地?这实际上是由浙江和上海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上海是全国公办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更多的学生的择校标准是高考的升学率。但是,为了兼顾中等职业教育从而不浪费教育资源,上海采取两考分离、多次分流的中考模式。每年上海都有约45%的学生分流进中等职业学校,而分流的潜规则就是分数的高低,有大量的学生由于成绩不足以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选择职校就读,或者另寻其他途径。2002年上海初中毕业生升学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53.9∶46.1,而这个数据在2003年大约是56∶44。但是,这个数据显然还不能满足很多家长的需求。对于把上大学作为孩子前途保证的家长来说,只有普通高中才是孩子就读的第一选择。上海不能提供孩子就读普通高中的机会,他们就把眼光转向外地,而外地的民办学校对于生源的需求正好可以由此得到补充。
浙江人正是看好这个潜在的45%,他们甚至为了适应上海高考的自主出卷,为上海学生特别准备了上海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他们现代化的住读管理模式和提倡的人性化教学也使得上海的家长们对于孩子住读外地打消了顾虑。而最有吸引力的是他们提出的创新的教育理念。
然而,这个45%的市场却不能为上海本地的民办学校所用,他们必须在上海普通高中统一招生的分数线上进行录取工作,即使由于生源不足违规降分招收学生也只能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且从教育成本投入上看,就读上海的成本投入确实要高于浙江,即使在上海的民办学校和浙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有部分家长还是有可能选择浙江。
浙江省的情况在今年也发生了变化。浙江今年正式开始高考自主出卷,那么教学的配套工作也就必然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那些目前随经商父母就读上海的浙江籍学生来说,上海的公办学校不提供给他们应对浙江高考变化的教材和考试辅导,回浙江就读是必然选择。浙江民办学校此次招生就是把重点放在这部分学生上,而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的父母也确实更容易认可学校的住读方式。这一部分的生源完全是长三角经济交流的结果,因为有了大规模的经济交流才有可能产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上海的学校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已经错失了竞争的时机。
这两方面的生源如果开发恰当的话,足以支撑起浙江民办学校上海招生的大半天空。那么两个学校对于此次招生工作的信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竞争催生浙沪生源互动
浙江省民办教育的发达程度在全国无人能及。根据浙江省民办学校协会提供的数据,到去年年底,浙江省共有民办学校10932所,其中民办中小学555所,在校学生超过40万人,企业参与办学逾100家,民办学校的各项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首位。
在中国教育协会2003年中国优秀民办学校的推介中小学中,浙江的民办中小学打下了大半壁江山。14所推介学校中浙江的学校占到了8所,同在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是5所,而上海却没有一所入选。这是对浙江民办教育的肯定,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信息,浙江的民办教育在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展开激烈竞争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对于有限的生源的竞争。
最近几年,浙江的个人和民营企业把教育看成是最后一块有价值的蛋糕,纷纷把钱投入到民办教育中。资金的注入确实给民办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浙江省内这个蛋糕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所有民办学校的需要。那么,小范围内的竞争必然导致一部分学校分不到蛋糕。
这一点也得到了验证。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提供的一个事实是,从2000年开始,仅仅杭州地区每年就有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被迫倒闭。假如生源问题不解决的话,这个趋势恐怕不能扭转。
正如杭州市教育局的这位领导所说,家长的教育投资这几年越来越冷静,他们看重学校的质量,很多有特色有口碑的民办学校的生源不存在问题。浙江万里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就认为,他们学校不存在生源的问题,本省的生源已经很充足。但是,即使是这样,拓展生源还是每个学校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谈到外向发展的动因时,浙江学校方面的说法是,这不是简单的解决生源问题,也是为了满足上海学生对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填补现在上海民办教育的不足,同时交流互相的教育理念。
而浙江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是,这是一种必然的生源互动。随着沪浙经济的交流越发频繁,教育界的互动也随着经济互动的增加而增加。上海优秀的公办教育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浙江学生。上海的16所示范高中每年可以对全国的优秀学生进行招生,并且这部分学生享受在上海参加高考的政策优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浙江的学生。此外,还有很多浙江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上海的学校就读。从这个层面上看,浙江的民办学校在上海招生也只是生源互动中的一部分,是不能避免的趋势。
谈到生源互动的受益者,杭州教育局的领导同志认为,不仅仅是两地的学校受益,同时,学生择校的选择变多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变多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同时生源的互动不可避免地带动了两地教育观念的交融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互相取长补短,何乐而不为?
上海市教委的态度显然没有那么积极,市教委的一位王女士在谈到这次的浙江方面的招生的时候认为,招生是浙江单方面的行为,是民办学校的自主行为,上海方面并不是很清楚。显然,公办教育发达的上海对于两所浙江民办学校的进入还没有感觉到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