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王松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石长青,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发展部经理
国资委出面澄清有利股市
主持人:尽管国资委已经澄清没有出台类似“国有资金要退出股市”的规定,但无风不起浪,传言的起因就是上海国资委出台《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上海为什么会出台这个《办法》呢?
石长青:上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有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交易中心,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而且,上海市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企业比较多,上海本地上市公司也较多,国有企业资金进入股市的情况比较普遍,整个上海市至少有200亿元的国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上海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管理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情况,上海国资委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海国资委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
主持人:传言中“国企资金撤离股市”的时间是在7月1日前,而国资委直到6月30日才出来澄清此事,对投资者而言,这有多大实际意义?国资委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澄清此事?
王松奇:国资委在哪个时点上出面澄清某种传闻,受制于多种因素,我们很难判定国资委发言人在6月30日时出面说“国资委没有强令国企资金撤离股市”的声明有什么重大意义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股票投资也是投资,而投资决策是企业的微观行为,这种微观行为本来就不需要某个上级主管部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做规定。
石长青:股市下跌和“国有资金要强行退出股市”的传闻不能说没有关系,大量资金撤出导致股市不断下跌,而股市低迷又促使更多的国有资金撤出股市。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恐慌,国资委也应该出面澄清。
不可否认,对股市的影响确实在7月1日前就已经发生了,但如果不澄清对股市的影响可能还会续继下去,国资委的澄清还是起到了及时止跌的作用。从技术层面看,6月29日股市已经达到了最低点,从6月30日开始,股市开始反弹,应该说这是一个及时的救市举措,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国资委选择这一天澄清传闻,已经到了不能不说的时候,因为7月1日是传闻中国有资金撤出股市的最后期限;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6月30日是结息日,一部分委托理财资金也是在上半年结束,股市低迷,这部份资金正好可以退出股市,所以确实需要撤出和必须撤出的国有资金已经在这个时间撤了出来,国资委出面说话可以托住股市下跌。
赵锡军:国资委澄清此事对股市确实是有利的。前阶段的传闻已经造成了股市的恐慌,国有企业资金是否退出股市其实应该是企业自主决定,这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在股市中,政府的信誉要好于市场的信誉,政府的声音对股市的影响是最大的。国家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股市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越是这样,政府就越要谨慎,越不能轻易干预股市。
国有资金入市效果堪忧
主持人:上海国资委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您作为金融理论工作者,如何评价国有资金进入股市?
王松奇:上海国资委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其动机就是尽力避免国有资金在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从10多年来的情况看,只要用国有资金炒股,由于很难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因此普遍存在开“老鼠仓”的现象,比方说,一大笔国企资金购买了某支股票,将该股票的价位拉升至某一高点,在此过程中部分知悉内幕的人士就会跟进投资并在某一点位盈利出货,此时,投资的国有资金账面虚盈,而开老鼠仓的个人却实现了真实的盈利。由于在较高价位找不到接盘买家,已投资该股票的国有资金实际已被“悬空”,其结果或是被套牢,或是“割肉”出货形成事实上的亏损。所以,在无健全的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条件下,国有资金用来炒股票一般都效果不好。
赵锡军: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上海国资委出台相应的规定是很正常的。出台《暂行办法》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规避企业投资风险,不过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将使上海的国资投资产生较大变化。
国有企业资金虽然也是国有资金,但作为由国资委管理的已经商业化运作的企业资金,应该和其他中小投资者一样,没有托市义务,就像个人炒股票一样,股市好就投资,股市不好就撤资。这与是不是国有资金没有关系。不是因为国资撤出股市才下跌,而是因为股市有问题,国有企业资金才撤出。这个道理和其他企业投资者所坚持的是一样的。
国资退市应是市场行为
主持人:有人说,目前股市非常低迷,监管层在近期出台限制国企资金进入的规定,对于股市冲击太大,因此暂时没有出台这个法规,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国资不会撤离,一旦国资撤出,会对股市造成什么影响?国有资金该不该退出股市?
王松奇:国资委做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其使命是保障国有资产不遭受损失,但一个正常的股票市场总是有两面性,即既能为投资者带来新财富,也能造成财富损失。正由于这一点,中国股市也就可以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场所。只不过近几年来的情况有些特殊,股市长期低迷致使绝大多数投资者被套牢,许多参与投资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但从长期看,股票市场一旦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就应当让所有的投资者都有平等的进入机会,对国有企业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国资委要做的工作不是禁止国企资金入市,而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体制特点订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趋势上看,以后国企资金也不会禁止入市,因为国资委一旦出台了这样的规定,就等于向全国人民宣告:中国股市不值得投资,只能让老百姓的钱去承担风险,而不能用国有资金去承担风险。这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进步意义。
赵锡军: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资金退不退出股市,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由股东来决定。国资委管理的资金毕竟也是国有资金,虽然国资委可能会更考虑股市的稳定,权衡之后才会出台一些相关规定,但这不是国资委的义务;况且,国有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税收,用这个钱去为别人托市是没道理的。而国有资金该不该退出股市,这完全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应该是政府行为,不应该规定什么时候退出,什么时候进入。如果没有政策性干预,国有资金在股市中按市场的规律进退,都不会对股市造成大的影响。
石长青:一旦国有资金撤出股市,大盘失血,毫无疑问会造成利空影响。但国有资金该不该退出股市,还应该看是什么样的资金。如果是国有企业自身经营获利后投资股市的资金,实际上就不存在该不该退出的问题,那是企业自己的钱,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去投资什么。而现实中很多国有企业资金都是银行贷款或挪用其他项目资金(如发行股票融到的资金)用于炒股或是委托理财,这样的国有资金早就应该撤出股市。国资委如果全面限制,有干预企业运营之嫌,其实,可以像社保基金那样,选择一些资质好的券商、基金公司,让企业合理选择,也许会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主持人:从国有企业资产安全角度来看,国资委应该对国企资金进入股市、委托理财等行为进行规范,而在未规范之前将国资撤出股市是最好的选择吗?企业资金入市是堵还是疏?
石长青: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一下子全都撤出,肯定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这不是市场本身的需要,会对股市造成很大的冲击。当然,对于那些违规进入股市的国有资金应该尽早撤出,但不要一下子撤出。可以让“阳光资金”进入股市逐渐置换国有资金,比如可以让保险资金、证券资金进入股市替换国有资金,这样对股市的不利影响就会小多了。用“堵”的方式管理国有企业投资不是一个好方法。企业资金入市堵不如疏。
赵锡军:在国企资金进入股市、委托理财未规范之前将国资撤出股市,对于股市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但从国有企业资产安全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王松奇:如果国有资金全面撤出股市,肯定会制造出新的大跌行情,甚至有导致股市崩盘的风险。到时如果由政府出面救市,花费的成本就会更大。所以,即使目前对国有资金入市缺少全面、有效的规制和办法,但先撤资金再制定办法,等办法出台后再让国资进入股市,这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国资委明智的做法就是尽快出台一个有利于减少国有资金投资股市风险的原则规定,同时以查处国企管理者投资性舞弊为工作重点,而不是出台硬性的国企资金从股市撤离的规定。这样就能避免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的中国股市再次遭受信心冲击。
背景:国有资金逃离股市?
6月初,关于“上海国有资金要在7月1日前退出股市”的传闻已经在上海乃至全国弥漫。传闻越传越盛,最后发展到“将以上海为试点,向全国推广”。
上海国企资金离场的说法缘于一份名为《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以下简称“办法”)。
据报道,2004年3月,上海市国资委颁布了《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已经于4月之前发放到了归口企业,7月1日起将在上海市国有企业范围内正式施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严格限制营运机构从事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和委托理财、适度控制营运机构购买债券和基金;营运机构的金融投资规模和比例应当与自身的权益和财务融资能力匹配。据了解,《办法》针对的是上海国资委的归口企业,包括上汽、宝钢等38家市属大型国企集团。也就是说,从2004年7月1日开始,上海国资委将决定其掌管的6000亿国资的投资方向和内容。
那么,上海国资委为何出此《办法》呢?
2003年9月,兰生集团控股的兰生股份(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公司总经理常中背着董事会,共计投入6.2亿元在海南橡胶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橡胶期货炒作,产生高达4亿元的账面损失。而爱建证券更是被庄家套走39亿元炒港股,39亿元中绝大多数是上海国有企业的委托理财资金。上海有些国企参与股票与期货等方面的投资行为及其风险已经引起了上海国资委的高度重视。有关人士透露,就上海国资委对其下属60多家国有企业的检查情况来看,这些国有企业从事股票、期货投资和参与房地产市场炒作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专业人才,风险比较大,其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
据了解,上海几个大集团常年都有3-6亿左右的资金在券商处托管或者通过券商委托理财,总额估算最少也不会低于200亿元。上海国资委担心这样下去将落得个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决定在草拟《办法》限制营运机构从事期货、股票投资和委托理财之前增加“严格”两个字。
《办法》宣布后,海通证券(相关,行情,个股论坛)31亿元的非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中,将近10亿元的上海国资遭遇提前结束委托合同的尴尬局面,其中海通证券上海一个营业部一天之内就被抽走1亿元的未到期委托理财资金。目前上海百联集团、宝钢集团、上海电气(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集团等国资委归口企业,纷纷从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华夏证券(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撤回未到期或者到期原计划再续签的委托理财计划。
据接近中央企业层面的人士分析说,国务院国资委在规范中央企业投资这方面的思路将会与上海有所不同。此前市场传言的全国范围内国企资金撤离股市的说法不能成立。
6月30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对传言予以澄清。发言人说,前段时期股市中关于“国有资金要强行退出股市”的传言毫无根据,国资委没有出台类似的文件,也没有这个打算,国资委支持国有企业规范改制上市,督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做强做大。尽管如此,许多投资者仍然感到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