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租房沧桑(上) 宣传片 解说:这是一桩旧事,半个世纪前他们自己的房子被政府租给了别人 同期:(马吉昌)按照国家政策你们出租房超过15间,就应该国家来经租 解说:这是一桩难以忘却的旧事,半个世纪后他们成了住房困难户 同期:(麻丽杰)我们没有房住,得自己去外面租房,高价租别人的房子。 解说:这是一群沉默了半个世纪,终于发出自己声音的人 同期:(魏秀玲)有的人把我们的产权剥夺了,实际上强行剥夺了。 解说:他们连同他们家族的命运都因房子而改变。 《财富无限》本期讲述《经租房沧桑》 导语 对大部分收看财富无限的观众来说,“经租房”应该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可是,确实是有这么一批人,对这个名词已经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他们,甚至他们家族的命运都和这三个字息息相关。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房子被叫成经租房,他们的身份是经租户。半个世纪之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把自己的房子拿出来交给政府,然后由政府出租给别人居住,他们只领取一部分租金。应当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或者说为北京这个城市做出了贡献。但是在半个世纪之后,再也没有人这么评价他们,现实的情况是,这些曾经富有的经租户,反而成了住房困难户,他们的经租房已经不再属于自己。我们接下来就要讲述一个经租户的故事,他的名字叫邵新和。 解说 93岁的邵新和一生疯了三次,其中有两次是为了他的房子。老人现在已经瘫痪在床,几乎说不出话,有关他前两次发疯的情况,家人都不是不太清楚,只是第三次,二女儿邵香珠却再也难以忘却。 同期 经租户 邵香珠 因为他神经有毛病,所以我们在他面前,根本不敢提房子的事,不能提房子事,只要一涉及房子,那他就暴跳如雷,那就开始骂,这都是我的,只要别提房子,另外就像今天这房子,人家要是修房子,只要他一看见谁家动一瓦一块砖,一块木头,他都开始跑到那儿去,给人家提泥,给人家搬木头,给人家搬砖、搬瓦,为什么?他认为这房子是他的。 解说 这就是邵家所在的四合院,房檐的青瓦依稀还透着当年兴盛的痕迹。清醒的时候,邵新和老人曾经无数次和他的儿女们说起,70多年前,他还只有10来岁,他就已经是这个四合院的主人,这个四合院花掉了他们家所有的积蓄。在邵家人看来,四合院姓邵,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只可惜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承认那是邵家的房子。从50年代开始,这个私人的房产就已经成了所谓的“经租房”。 同期 经租户 邵香珠 找我们那时候我妈妈在世,找我妈就是说现在呀,就让你去开会,学习开会,你不同意就不让你回家,你们家房子够15间以上了,就得国家给你经租,什么叫国家给你经租,产权还归你,由你和国家共同经营管理由国家给你出租,每个月给你一部分租金,那一部分租金国家拿走,来维护房子的维修管理什么的。就是咱们共同经营管理,就是这么说的。 解说 经租房一词来源于1955年12月16日的一份中央文件,这份文件提出,要对城市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国家经营租赁”,也就是邵香珠所说的“由国家统一进行租赁,统一分配使用和修缮维户”,并且房主还可以领到一定的租金。 同期 记者 你去领租金吗?当时? 邵香珠 对,我每个月去领,五号去银行去取,49.15元。我听我妈妈说当时给我们家,照顾我们家,因为我们家生活比较困难,人指着这生活,所以给我们40%租金,全部租40%。 记者 这个租金领到什么时候? 邵香珠 66年8月份。 记者 等于就是停止了。 邵香珠 66年8月份北京开始武斗了。8月18号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以后北京开始武斗了,打,砸,抢,我们家28号从这院,爸爸妈妈被哄走的。 解说 这就是当年的一份经租本,在邵香珠的记忆中依然清晰,甚至她也保留了当初的收据。她说,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经租只维持了10年。66年文革爆发,邵家领房租的日子戛然而止,四合院被红卫兵收走,邵新和夫妇被遣返回河南老家。等邵家人陆陆续续回到北京的时候,他们才愕然发现,院子里已经住满了陌生人,他们已经有家难归了。 同期 经租户 邵香珠 我爸爸他们单位说,我们帮你出面找,我爸爸他们单位给我们安置了一小屋,这算我们有了个,算有了个家,然后我们就找找,最后把这两间找回来,然后又把这两间找回来,我爸爸妈妈81年才从河南回来。 解说 邵家人几经周折才住回自家的院子,但也只是其中的四间。一家人只能暂时挤一挤。到84年,北京房管局给邵家送来了产权证,他们认定,在邵新和名下的房产只有他们所住的四间。 同期 经租户 邵香珠 只有84年,我看一看,这怎么只有一粗实线,而且它写了,粗实线之内为私人产权,那么其它的难道不是你的了?对吧?完了我就上房管所去问去了。我说你只给我这四间,其它的房,那经租房呢?我知道其它都是经租房,经租房产权是我的原来,那怎么不是我的了。怎么不给我划出时限,他说什么?经租房没政策,现在落实的是自助房,也就是文革房,文革产,你那个经租房没政策。 解说 这就是经租户们84年领到的一份产权证,证书上用实线标明的就是经租户们的私产房,也就是他们的现住房,而其它用实线标注则没有定论,依然由当年的房客们居住。邵家人说,原本还抱着希望,以为只是暂时挤一挤,没想过这种日子竟然要一直持续下去。 同期 经租户 邵香珠 这间房子是我的,我们一家四口人住。 这间房子是我弟弟住,有一个22岁的女儿,这不就在床里面加个木板,侄女睡最里面,弟媳睡中间,弟弟睡外面。 解说 84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邵新和依然在为自己的房子困惑着,虽然已经说不出话,但儿女们都知道,要回房子,是老人一生中最后的心愿。 同期 邵香珠 我就是想在他有生之年,帮他把房子要回来,了了他一个心愿。我们姐妹几个,就我照顾他。(哭) 记者 老人家受了许多苦。 邵香珠 就这房子是他的心病,是他的心病,爸爸别哭,爸爸别哭,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咱们一定能把房子要回来,政府一定会给咱们解决的,咱们相信政策能给咱们解决。 导语 有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邵家的故事看起来让人的确有些沉重,但是沉重的故事却远不止邵家一个。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据资料,仅北京一个城市,目前就有7千多的经租户,经租房有20多万间,380多万平方米。今天的北京,城市改造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经租户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残酷。已经破旧的经租房就要被推倒了,而经租户仍然无法界定产权,赔偿的问题更是无从说起。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北京的7千多经租户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始终相信国家会给他们一个说法,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结论。我们还会继续讲述经租房前世今生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听,就请您明天继续收看我们的财富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