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离婚率已经达到了15%,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单亲妈妈越来越多。不过,据美国美林投资调查中心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女性在离婚之后的生活水准会普遍下降85%,有的甚至陷于贫困境地。尽管国内尚无相关的调查数据,但我们相信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女性离婚之后,相对较低的工资收入和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都有可能使她们形成潜在的财务危机。
显然不仅仅是女性,即便是男人,在离异之后也同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危机。这些危机最直接的表现是,单亲爸爸或妈妈,除了本身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且唯一的支柱外,还必须分神照顾未成年小孩,不仅身心受创,财务方面的负担与压力也相当大。这导致单亲家庭抗风险的能力大多很弱,如果没有良好的保险保障和理财规划,一旦风险来临,往往会陷入窘迫境地。这里的“理财规划”显得如此“沉重”……
标本家庭
家庭基本情况38岁的刘女士,离异后带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单独生活。现居住的一套近70平方米的住房归刘女士所有,同时因购房而办理的住房贷款(贷款还剩5万元、贷款期限剩7年)也由刘女士负责偿还,每月还房贷800元,目前该房子价值35万元。由于在事业单位工作,收入相对稳定,月收入2500元,孩子的父亲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为了自己和儿子生活得更好,刘女士利用双休找了一份兼职,月增加收入500元左右。刘女士目前个人资产主要是4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和2万元凭证式国债。刘女士及儿子每月生活费为1500元,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
家庭理财目标
一是保障子女教育;二是家庭的财务安全———无论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都不用担心自己和儿子所面临的经济上的压力;三是让自己手中仅有的资产实现稳妥增值。归纳起来就是:资产保值并保持其较好的流动性,以满足日常开支、突发事件及孩子教育的资金需要。
理财师分析
刘女士的理财观念和投资方式均属于保守型,理财目标虽然是希望家庭财产实现稳妥增值,但实际效果却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理财方式由于“过度”稳妥,以致出现了“负收益”。因为她一边按5.04%的年息支付住房贷款利息,一边将现金类资产存在银行享受2%左右的低利率,单此一项,刘女士每年铁定亏损就达千元以上。如果刘女士不转变理财观念,按目前的收入水平、积蓄能力以及考虑每年4%的通货膨胀率,其家庭是很难承受这样的亏损,将来可能面临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
刘女士可以先将手中的6万元定期存款和国债办理提前支取,用于提前还贷。这样家庭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但生活、孩子教育等压力依然很重,因此刘女士有必要将后续收入进行科学打理,在追求相对稳妥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家财的保值增值。
总体来说,刘女士总资产不多,且主要为房产,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比例微乎其微。因此,投资规划并不是她目前理财的主要内容。当前主要应做好金融资产保值并保持其较好的流动性,以补贴日常开支及应对突发事件。
刘女士本人的收入加上儿子父亲支付的抚养费月度合计3500元,扣除本人和儿子生活费共计1500元,每月还节余约2000元,可以积累作为家庭生活费用以外的其他支出的储备。
除此之外,单亲家庭更需要保障。理财的基础是财务安全,而所谓财务安全是指无论在任何不幸的情况下,家庭都不会因缺钱而无法维持正常的物质生活水平,陷入财务危机中。特别是当今社会,家庭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财务安全非常重视,不希望任何事件中断孩子的经济来源。而要实现这种财务安全,保险是最科学有效的方式。
专家理财建议
刘女士家庭的财务风险承受能力为中庸型。由于客户是特殊的单亲家庭,因此防范风险、建立财务安全网是理财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实现的手段主要是保险和备用金,将不少于1万元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固定不动,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建议现有资产和今后收入节余按5:5分别进行权益类投资(如股票基金等)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如存款、债券基金等)。
专家建议,单亲家庭的保险额度至少应为子女成年前所需的生活费、学费的总和。若是经济能力充裕,则可趁早为小孩规划独立的保单。因为附加在父母之下的儿童保障最高只保障到25岁,为免单亲家长因身故而保障中断,最好让子女有独立周全的保障。
1.银行专家投资建议:
【资产投资方面】
购买定期定额型基金
这种模式类似于银行存款中的“零存整取”。定额定期投资计划实质上是一种“储蓄”兼“投资”的投资工具,是普通家庭实现长远理财目标的主要手段。日前华安、招商等不少基金均推出了定期定额型基金。这种购买方式,不需要自己每月操心购入基金,只要签订协议,后续操作全部自动完成扣款购买。如投资者每月投入固定金额,基金公司会运用基金净值高时买入较少份额,基金净值低时买入较多份额的“平均成本法”来分摊投资成本,使投资风险降低,收益更稳定。刘女士可以将自己的代发工资存折作为自动扣款账户,每月固定时间由银行自动转款购买基金,如约定每月账户中扣出500元购买开放式基金。在价格高时所购份额较少,价格低时所购份额较多,长期下来,成本自然摊低。这种投资方式就和
“滚雪球”一样,最大的优势在于聚沙成塔。可把其作为子女教育基金或自己的养老保障基金。
【孩子教育计划方面】
教育保险和教育储蓄
目前为孩子积累教育金有两种方式,一是教育储蓄。教育储蓄具有利率优惠的优势,一年、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可以说是零存整取的存法,却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同时,教育储蓄免征利息所得税,如果加上优惠利率的利差,其收益较其他同档次储种高25%以上。刘女士可以为孩子开立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月存260元,则孩子上高中时凭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证明,即可享受利率优惠和免税待遇,届时可取回本息19576.8元,比参加零存整取储蓄多收入582元。与教育储蓄相比,教育保险的特色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到其十四五岁都有资格投保这类险种,然后在孩子上中学开始,获得保险公司分阶段的现金给付。
相比之下教育保险有一定的优势,一是计划性强。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安排现在的保险,用倒推法来选择险种和保额;二是保险确实有一种强制储蓄的作用,三是投保人如在保险期内发生重大意外,可以免缴以后各期保费,被投保人到期仍可得到保险公司足额的保险利益。
如果孩子上到大学,可以考虑让孩子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可享受贷款利率一半免息、免担保待遇,如此即可增加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体会生活的压力和动力,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压力。
2.保险专家建议:
【保险保障方面】
最便宜的保费获取最高的保障
单亲家庭,投保保障型为主的险种。如果附加投保的是保费最便宜的定期险,保障期间至少要能照顾到小孩成年之后。通常依收入状况决定,通常以收入的10%至15%为准。
保险方案一:
设计险种:育英年金
主要保险利益:(见右表1、2)
注:这是一份保家长、孩子两人的保单。刘女士每年需交保费3000元左右,交至孩子25岁,子女可以拥有育英年金、教育金、养老金、身故保险金等四重保障。如果家长出现意外,保险公司可以代为完成子女教育责任,解除后顾之忧。大人在满期后可以领取本金。
保险方案二:
①针对刘女士设计险种:幸福定期+附加定期+附加定期重疾
主要保险利益:
定期:保单生效一年内因疾病身故,给付30000元“身故保险金”,并无息返还所交保险费,保险责任终止。因意外伤害事故或保单生效一年后因疾病身故,给付300000元“身故保险金”,保险责任终止。
定期重疾:因意外伤害事故或于保单生效日起90天后因疾病,如经诊断初次发生“一类重大疾病”,给付80000元“一类重大疾病保险金”,给付责任终止;如经诊断初次发生“二类重大疾病”,给付20000元“二类重大疾病保险金”,给付责任终止;如从未给付过“一类或二类重大疾病保险金”则给付100000元“身故保险金”,保险责任终止;保单生效日起90天内因疾病身故,或保单生效日起90天内因疾病诊断初次发生“一类或二类重大疾病”,无息返还其所交保险费,保险责任终止。给付“一类或二类重大疾病保险金”后,公司豁免以后各期的保险费。
②针对刘女士小孩设计险种:鸿利(分红型)+附加高中教育年金+附加大学教育年金
主要保险利益:
保单生效后每满三周年时,领取800元生存保险金,终身领取。
从15岁开始至17岁,每年领取4000元“高中教育保险金”;17岁同时领取2000元“学业有成祝贺金”;15至17岁共计领取14000元保险金。
从18岁开始至21岁,每年领取6000元“大学教育保险金”;21岁同时领取2000元“学业有成祝贺金”;18至21岁共计领取26000元保险金。
注:按照这套保障计划,刘女士为自己年交保费1500元左右,交费期为20年;为孩子年交保费2200元左右,交费期:主险20年,附加险交至15周岁。总计该家庭年交保费3700元。
综上所述,考虑刘女士的具体情况,上述方案属于保守型理财计划———重点从财务安全和子女教育目标,兼顾保障以及长远养老需求。但该方案仅适用于子女大学教育期,在子女大学教育完成、家庭生活稳定,可以调整自己的理财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