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淮周路两侧60米宽的田地辟成绿化带,种上了名贵花木 |
图:绿化带内种植的朝天椒。 |
图:国家扶贫县淮阳正大搞城市建设。 |
豫东县城淮阳,古称陈州,著名的包公放粮、铡国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七月中旬的淮阳,正大兴土木。铺青石板、种植花木、扩路搭桥。一位土生土长的淮阳老人说:“这几个月拉砖拉瓦的大货车,比我一辈子见的都多。”
这个国家扶贫县今年大搞城市建设,今年10月份这里还将举行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
然而,淮阳所属周口市并没有为这次文化节拨款。淮阳县一位官员则估算,办姓氏节“光硬件至少得两个亿”。
淮阳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则显示,2002年淮阳县乡镇债务达2.7784亿元。
淮阳到哪里去筹办文化节的几亿资金?
5月8日,姓氏节筹资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姓氏节基本上靠社会捐资和内部筹资。
“淮阳要一年建设,十年还债。”县委主要领导在电视讲话时表态,“干部群众要舍小家,顾大家。”
当初的设想是姓氏节开幕时一望红彤彤,当地干部称朝天椒也是经济作物,可为农民增收
地里种上名贵花木
淮阳远古名宛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被概括为“一陵一湖”——太昊陵和龙湖。太昊即传说中的三皇之首伏羲氏,据说,伏羲曾“定姓氏”、“制嫁娶”、“封龙官”,中华民族“龙的传人”之说即由此而来。
2003年年底,由周口市策划,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等单位共同举办,河南省侨联、周口市单位等承办的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定于2004年10月17日至19日在淮阳举办。
为办姓氏节,淮阳启动了十大重点工程,“淮周路精品绿化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连接淮阳县城与周口市的省级公路名为淮周路。淮阳境内这条路总长20公里。当地一位官员说,文化节期间领导和来宾到淮阳来,必然要走淮周路。淮周路是淮阳的迎宾大道。
7月20日,记者驱车行驶在淮周路上看到,公路两侧两条数十米宽绿化带已经初步成形。公路两旁紫薇、木槿等观赏花卉已经开花;一排排楸桐树均已栽种完毕;而树下种植的朝天椒,长得快的,青绿青绿的一串串小辣椒已经坠在了枝头。
淮阳电视台的一则消息显示:今年3月20日开始,淮阳全县22个乡镇(场)每天出动上万人,用7天时间在20公里省道两旁的麦地里,栽种了一排排名贵的花木。
根据县委书记刘庆森的要求,淮周路两旁灌溉沟外侧,辟出10米花卉带,依次种植腊梅、紫薇等观赏花卉。花卉带之外50米,栽种楸树,一种名贵的园林树种。
以20公里长、60米宽计,这条花木绿化带共占耕地4000多亩。
“村里本来人均只有5分地,县里一下子占了3分多,今后口粮都不够了。”淮周路旁的郑集乡李楼村,一位村民这样说。
今年10月份这里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据称姓氏节资金主要靠社会捐款和内部筹资
公路两侧干部种田
当地电视台的消息同时显示,今年3月,淮阳县将沿路耕地从农民手中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返租”回来,分包给全县22个乡镇(场),各乡镇分别成立林草牧一体化发展公司,负责分包地块的开发。
按照县委的要求,各乡镇所包路段花木要栽一棵、成活一棵、成材一棵,林草木公司要求“昼夜值班”。知情人士介绍,当地每个乡镇都抽出大约30%的人力轮班为花木浇水、剪枝,并斥资数万购建管护设施。实际上,花木种植情况已与干部的职位和前途休戚相关。
事实上,淮阳仅有四个乡镇毗邻20公里长的淮周路。为保证所包路段花木100%的成活率,15公里外的临蔡镇专门派出副镇长俞成海带领35人组成管护小分队,包树到人,浇水、剪枝。镇里还在所包路段建了4间管护房,打了3眼水井,购买各种管护工具和器材,为此开支5万余元。
“当初向农户租地的6万块钱也是镇里出的,买树苗又出了1万多,盖房打井又花了5万多。”临蔡镇一名干部说,“农民种地都不挣钱,干部种田还能挣钱?不就图个好看!”
淮阳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则显示,2002年淮阳县乡镇债务达2.778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1389万元;村级债务达1.2348亿元,每村合24万元。大多数乡镇5个月没有发薪,有的乡镇去年还欠着4个月工资。
未收的小麦强行铲掉
租地种花木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也引起部分村民的非议。搬口乡贾寨村的农民告诉记者,土地返租给政府的时候,今年的春麦还没收。“该毁的毁,先种树,之后再收割剩下的麦子。”一位姓贾的农民说。
在郑集乡官路边村,村民们同样证实了这样的说法。一张姓村民一提起这事儿就生气:“离收割只剩下六七天了,他们就把麦子铲掉了。”
农民们说,“600元返租金只是我们一个春季的收成。照现在这样,这些地我们每年要干赔一个秋天。”
贾寨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的地基本上都靠近公路边,被政府返租后,他家原有的近5亩地现在只剩了七八分,“连口粮都不够了。”
今年3月27日,周口市有关领导视察淮周路精品绿化工程后,赞道:“淮阳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为全市各县市区树立了榜样。”
两万公职人员成债主
花钱的当然不只是一条淮周路。县里一名干部透露给记者两个数字,县城北关的午门前广场将是姓氏文化节的主广场,改造资金为3000万元;另一处位于东关的淮郑河的改造工程需资金2600万元。此外,可以此类比的工程还有滨湖福文化广场、滨湖亲水游园等等。
“舍小家顾大家”,渠道有两种:捐资和集资。政府除向乡镇借款外,该县县级财政供养的两万多名公职人员,目前已成为县城建设的“债主”。
临蔡镇那名干部透露,县里召开姓氏节筹资动员会后,就要求每个干部职工“自愿”捐资200元,“镇干部今年其实就没发过工资,有些人只得从家里拿钱。”
7月5日,淮阳县一位退休干部证实,她本人捐了100元,单位的在职人员则捐了200元。另一位监察局的退休干部表示捐了200元。城关镇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也证实自己捐了200元。
扣工资,“为姓氏文化节出力”
记者多方了解,采访中涉及到的该县各职能部门、金融、卫生、教育以及各乡镇干部职工都数额不等地捐了资。
郑集乡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公办教师告诉记者,他的工资每月900多元,此前,每年都会被以针对救灾、扶贫等内容直接扣掉数百元的工资,但上面给的说法却是“捐资”。今年又被扣发了200元工资,只是内容改成了“为姓氏文化节出力”。
“现在是7月了,学校里刚刚发放4月份的工资。”这位教师说。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村庄,村民们也都表示给姓氏文化节捐了钱:每人3元。
镇里科级干部每人被借5000元
3月中旬,淮阳县大规模拆迁正式开始,其中龙湖商业街拆迁的补偿费用,县里是向各乡镇筹集的,其中,向临蔡镇借款10万元。
3月下旬,淮周路绿化时,淮阳县再次向临蔡镇借款6万元,班子成员每人300元,一般干部每人200元,编制外人员每人100元,临蔡镇共有干部职工100余人。
4月上旬,淮阳县再向每个乡镇借款30万元,摊下来,科级干部每人5000元,副科级每人3000元,一般干部2000元。
那段时间,县委主要领导在召开各乡党委书记会议讲话的情景在电视上每天播三遍,反复播放,以至于多数淮阳人都耳熟能详:“县里搞建设,各个乡镇都要集资,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表态,有意见马上提,没有意见就散会,三天之内钱到位。”
淮阳人认为这位领导很是“雷厉风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拍桌子:“集资不成功,我就摘你书记的帽子!这是摔打你、考验你的时候。”
淮阳有关官员并不认为大兴土木是为了姓氏节。“淮阳今年的城区建设力度很大,但这仅仅是(姓氏文化节)客人来了,我把家里打扫打扫,创造一个环境。”县城建局局长张振淮说,淮阳县今年的城建内容包括老城改造、环境绿化、广场建设、坏郑河改造和安居工程,“资金渠道不一样,有行业投资,更主要是自筹。”
“三天交不上钱就回家”
城关镇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确实有乡镇集资集不上来的,“数额实在太大,乡镇不堪重荷。”
据该县金融部门透露,由此,有乡镇采取了另一种集资方法:以乡政府的名义,从乡信用社贷款,然后将款项交到县财政。
7月21日,淮阳县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向各乡镇借支的情况实际上是各乡镇上交的保护树木的资金,各乡镇的保证金也已在6月份全部退回。
该县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他妻子在县旅游局上班,局里要求每个人集资2500元,三天集不上来就回家。三天之后,有几位干部钱没交上来,被要求“回去弄钱”。
国土局干部每人借支七万
淮阳县国土资源局是该县集资数额最大的职能部门。该局在龙湖商业街的拆迁中承包了上千万拆迁补偿款的筹集任务,其中600多万需要依靠内部借款。
4月10日,国土资源局宣布再次借款:干部每人3万元,职工2万元。记者看到了该局一位年轻干部出具的借款条,上写“拆迁八步桥及修路借款2万”。
7月20日,该局一位干部向记者证实,淮阳县国土资源局前后一共向每位干部集资7万元。她还表示:局里面不叫集资,叫借支。
而县里的干部们现在已经统一口径,集资或者借支统一称之为“回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7月21日下午,淮阳县国土资源局成富才局长告诉记者,借支本着“自愿”原则,“随时入、随时出”。
淮阳县多位干部表示,这次工作,上级的力度很大,“钱必须到位,你到哪儿弄钱我不管!”如果干部们不想丢掉这个铁饭碗,就只能到处挖空心思去借钱。
记者采访中,一位退休干部直言不讳:“县里美化环境我举双手赞成,但目前的情况是财政不能负担庞大的建设费用,而其中的财政缺口又被分摊到县里的人头上,有钱掏钱、没钱借钱,都要出份子,这迟早是个问题。”
太昊陵绿卡全县人手一张?
“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临蔡镇那名干部说,“县里已经决定,每个乡镇要购买1万张太昊陵绿卡,每张150块钱,每个乡就得150万元。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往农民身上推。”
太昊陵绿卡是淮阳县推行的一种旅游卡,持卡人在一年内可以免费游览太昊陵。
淮阳一份政府刊物发表的消息显示,4月13日,刘庆森在全县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要完成提前销售太昊陵绿卡100万张的任务。
淮阳县总人口不过135万,要完成县委书记这个任务,150元的太昊陵绿卡要人手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