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之下竟有完卵﹖
2004年上半年在国债、股市黑色暴跌与投资者一片唏嘘声中,券商半年报的总体业绩竟出现了“翻红”转机。
据中国货币网显示,截至2004年7月22日,已公布半年报的56家证券公司净利润总和为1.47亿元,平均每家盈利262.85万元。其中,赢利36家,亏损20家,亏损家数比率35.71%,远远低于2003年上半年券商全行业亏损60%的事实。
但市场显然不认同这样的数字,甚至各项指数已提前给予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2003年1月上证指数从1320点上涨至当年6月的1486点(全行业亏损60%),而2004年1月上证指数从1517点下落至6月的1399点(半年报显示亏损面35.71%)。
专家认为,这样的半年报似乎不太可信,“看天吃饭”、对证券市场走势依赖程度极高的券商业绩居然走出与市场相反的结果,令人费解。
“水分”难改颓势
或许,“未经审计”这四个字眼能够说明半年报水分的问题。
按照有关规定,券商的财务报告只有在年末需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中报不需要审计。
因此,面对2004年全行业难以启齿的羞涩业绩,难免有部分券商不严格执行2004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而在业绩成绩单上粉饰太平。
尽管如此,56份券商半年报依旧暴露了证券公司积重难返的困境与靠天吃饭的证券行业收入结构上的缺陷。
券商半年报显示,国泰君安证券以净利润1.5亿元独占券商盈利鳌头,其次东方证券、广发证券以6666万元及5662万元名列榜眼与探花。而净利润亏损最为严重的是老牌券商申银万国,公司今年上半年亏了2.5亿元,其次是大鹏证券与北京证券,分别亏损1.21亿元与8723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半年报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比重没有下降,对于很多券商来说,手续费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还是很高。
据统计,56家券商依靠经纪业务赚了61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8.23%。
而大券商依旧高居榜首,国泰君安在56家券商的排名中以6.59亿元的手续费收入排第一名。其次是申银万国5.04亿、海通4.1亿元、广发3.6亿元、广东2.2亿元、光大1.9亿元。其中,申银万国的手续费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90%。
此外,报表显示,券商利润普遍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自营证券受到重创,即使如此,券商的自营仓位依旧普遍较重,无论是流动性还是资金压力都十分大。
虽然,海通证券自营差价收入有2.02亿元,但该公司自营证券跌价损失就达到3.17亿元。而申银万国自营证券跌价损失达到1.75亿元,国泰君安1.33亿元,广东证券1亿元。
据统计,56家券商共计提持有的自营证券跌价准备为21.40亿。
申银万国研究所人士分析,2004年4月起,股市与国债联袂高台跳水极大挫伤了证券公司在年初时保存的经营实力,业绩一落千丈。
很多券商在这三个月内损失惨重,几乎抹去了一大半上半年的利润。例如申银万国6月份就亏了1.5亿元,占公司上半年亏损的60%。
此外,与自营业务相比,56家券商的承销业务显现得较为平稳,承销总额为7.25亿元。
除中金公司以1.08亿元夺得证券发行收入第一名外,其余券商收入比较平均,平均每家为1294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上半年IPO项目达到74个,再融资项目也有18个,合计比去年同期多出40多个,但大小券商均能分到一杯羹,因此没有拉开距离。
离奇的委托理财数据
“56家券商受托理财亏损总额仅1.8亿?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不少专家对于这项离奇的数据提出疑问。
稍微关心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知道,2004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受重创的两大原因:啤酒花、德隆“三剑客”等强庄股的资金链断裂;以及监管层查处券商违规挪用客户国债及宏观加息因素下的国债市场暴跌。
5.8亿违规国债回购使鞍山证券走上断头台;富友证券39亿国债回购毁灭“上海首富”,也毁了“农凯系”;经不住炒家“朱大户”的诱惑,新华证券胆敢动用20多亿国债回购资金接盘,最终在3岁生日的前10天夭亡;而爱建证券的高管层更是胆大妄为,居然挪用20多亿元国债回购资金炒港股。还有佳木斯证券、珠海证券,皆因大量进行违规国债回购走向死亡。
事实证明,无论是哪种原因,都重重影响到证券公司的受托理财业务。可以肯定地说,委托理财业务是2004年证券公司最大的重灾区,其亏损力度应丝毫不弱于自营亏损。
数据显示,在56家券商中,委托理财损益亏损最厉害的是申银万国证券,亏损2.65亿,而撇去该公司数据,上半年55家委托理财收入总额竟然出现获利8500万元的离奇数据。
按照有关会计规则,如果委托理财合同未到期,券商可以不把亏损计入当期损益。
但,这样的说法托词券商半年报中的离奇现象,未免有些牵强。
国泰君安人士告诉记者:“委托理财合同并非都从年头签订至年尾结束,相当部分的协议会在每个月份陆续到期。”
事实上,除了申银万国等二十多家公布了委托理财损益,包括海通证券等在内的其他三十家券商的“委托理财收入”一栏中是空格,没有任何数据。
另一种可能是,申银万国人士认为,“没有委托理财这项的证券公司主要是把委托理财当表外业务来算,没有并入大账。
此外,按照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券商财务报告中必须在附录中注明“受托投资”与“受托资金”金额,但据统计,只有十几家券商执行了这条规定,其余的券商都严重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格式。
“关键在于,并非每家券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随意粉饰报告的结果就是我们从券商报告中看不清券商的真实问题。”专家指出。
而中富证券的半年报更是体现了财务报告的不可信与券商的失信。
报告显示,中富证券的受托资金为“空格”,但实际上,已公开的中富证券委托理财纠纷案件就有以下数件:与交大科技(60080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5000万委托理财纠纷案;与南方汇通(00092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3000万委托理财纠纷;与浙江纳爱斯公司相关人等6亿元的委托理财纠纷。
其中,交大科技委托给中富证券购买国债的5000万元被挪用买入股票,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目前该账户总资产值仅为1500余万元;南方汇通同样被套中富证券,3000万委托资金只收回1685万元。
那么,这些数千万的损失或者或有损失不应反映在中富证券“委托投资管理收益”或其他科目中吗?
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富证券的受托投资管理竟盈利36万元。
相比之下,专家认为报告体现委托理财亏损的证券公司似乎更具有可信度。
据申银万国人士介绍,申银万国证券出现巨额亏损的原因是比较严格地执行了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一是严格按规定计提了七项资产减值准备;
二是已经把历史上形成的营业部柜台账、账外账、或有负债经清理后并入大账,作了必要计提损失;
三是严格按审慎原则,对历史遗留的客户委托理财部分,作了必要计提。
据该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申银万国手续费收入50418万元,营业费用40695万元,如果按去年证券公司会计制度计算,应该是赢利5700万元。
据统计,有半数以上的证券公司没有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进行严格披露。
两难
股市大跌与委托理财允诺至少6%的保底收益损失,“迫使”券商无颜面把真实家底亮相,于是,遮遮掩掩之间,券商选择把诚信与财政部下发的会计制度丢弃一边,离诚信与真实越来越远。
其实,这也反映了券商的生存困境。
“没有新的业务创新,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没有新的融资渠道,那么券商只能一味抱紧原先靠天吃饭的业务品种,券商还是会继续遮掩下去。”一些券商人士认为。
深圳一家券商研究人士表示:“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券商很少,股票融资遥不可及,如今发债受阻,加上银行禁贷,券商长短期融资渠道均被堵死。”
证券公司短期融资的途径和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同业拆借、国债回购以及股票质押贷款。
“具备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的券商,估计在一半左右。”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蒋健蓉指出,全国共计120余家券商,约有60余家无缘该市场。
至于股票质押贷款业务,部分商业银行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股票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大,实际操作中风险很难控制,因此不少银行不愿办理该业务。
蒋健蓉认为,股票质押贷款的成本相当高,如果有其他融资渠道,券商不会选择股票质押贷款,因此其在券商的融资中所占比例很小。
此外,国债回购曾经是券商最倚重的融资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券商国债回购不断爆出资金黑洞,金额高达千亿,监管部门对此异常警惕,短期内这个融资渠道也被堵死。
事实上,证券公司期待的发债融资也备受市场冷落,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媒体透露,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拟定向发行12亿公司金融债的国信证券,日前决定暂停其发债计划。
面对现状,监管层需要反思,需要迫切采取各种手段,譬如财政注资来挽救券商,一味地打击与抑制券商创新,只会使券商继续遮盖与包藏窟窿。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不要到券商危机演化成金融灾难的导火线时,才亡羊补牢。”专家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