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截至2004年3月底,中国外债余额已达2023.21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822.59亿美元,占比升至40.66%,已高于国际警戒线15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进出口贸易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快了我国外债规模的扩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30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9%;全国合同外资金额726.97亿美元,同比增长42.6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9%。 但除了经济基本面的原因,本外币利差较大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较强的因素更值得格外关注,这实际上成为2003年以来我国外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人民币利率依然远高于美元利率以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的背景下,我国境内企业和个人纷纷采取了“抛售外币资产、增加外币负债”的策略,典型的例子是,国内外贸企业大都采取了提前收汇和推迟付汇的贸易信贷方式,这导致外汇资金大量流入我国。这种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大都具有真实的贸易或合法的投资背景。2003年以来,我国资本项目结汇增长很快,尤其是外资企业资本金和外债结汇增长显著。 境内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调集力度更为明显。外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实现顺差52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只增长了1%,而证券投资则从2002年的103亿美元逆差变为2003年的114亿美元顺差。其他投资项目从2002年41亿美元的逆差扩大为2003年的58.82亿美元逆差,说明境内金融机构除了减少境外拆放,还增加了境外拆借。 与此同时,许多境外资金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据初步估算,2003年以来,已至少有200多亿境外资金投资于我国的国债市场。这除了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良好预期,一个重要依托就是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些资金普遍的策略是,先借入美元,再将其换成人民币并购买人民币国债,等待人民币升值后抛售所持债券,再买回美元并偿还负债,由此获得巨大汇差。 这一点可以从流入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资金呈下降态势上得到佐证。据统计,2004年5月境外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股票和其他证券的净资本流入总额为564亿美元,为2003年10月以来的最低,说明国际资金对美国国债和股票的市场需求减少。 热钱的流入亦不可忽视。始于2003年9月的全国外汇专项检查中,许多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曝光,一些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资金基于套利动机而通过资本项目渠道流入我国境内。外管局从近期的外汇收支平衡表的动态监测中,也表示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的现象非常明显。海外研究机构和媒体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正在经受热钱大量流入的严峻考验。 因此,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入应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2003年我国实际资本净流入近1000亿美元,远超过经常项目盈余,而2004年的资本净流入更为明显,一季度在进出口逆差的情况下,我国的外汇储备同比还多增69亿美元。 监管层显然已注意到了外债过快增长的态势,并主要采取了相关措施。下一步呢? 笔者以为,宜加快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尤其是资本项下的改革,疏通资金流通渠道从而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今年6月底美联储加息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资金大量流入我国的局面,但单纯依靠联储的加息并不现实,因此未来的政策走向值得密切关注。 首先,引导合规资本流出。近来,外管局表示,我国将要出台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主要集中在资本流出方面,主要是:允许境内移民财产的合法转移;对跨国公司的外汇资金跨境管理;加强境内资本投资境外市场的研究,以促进资本的双向流动。其中中国保险业外汇资金的海外入市可望有大的动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内保险公司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中国保险业的外汇资金已相当可观,但由于境内缺乏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这笔资金大都以存款形式存放于银行,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因此,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 其次,加大对境内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解决它们的资金瓶颈问题。目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一大障碍在于外汇流动资金短缺,而境外较高的融资成本和条件难以解决中资企业的资金问题。因此,今后有望进一步放松对境内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 再次,大力推动全国统一外汇市场的建设,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步伐。日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向CME提供中国外汇和货币市场的政策、规章及市场运作信息, CME则帮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熟悉国际外汇衍生市场的产品、规则和操作。此举意为加快我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速度,为国内外汇市场的完善提供参考。今后的改革重点在于:放宽外汇市场准入限制,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外币间交易;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和推广。 最后,加大对非法资金的监控。日前,国内专门的反洗钱情报部门——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成立,该机构将负责收集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分析结果。可见,面对非法资金的涌入,对其加大监控和打击力度将是监管层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