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周宏 发自上海 6月9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巨额资金终于吹响入市号角,迈开了滚滚的入市步伐。尽管社保和基金管理公司刻意保持低调,但入市的细节还是被闻风而来的媒体泄了底。140亿元的现金,外加3亿股中石化(市值12亿元)将在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下投向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其中预计投向股市资金为50亿元。 然而这并不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在最初的一段热闹过去以后,市场的眼光很快由社保入市转向了入市后的实际影响。直接地说,市场关注着谁能够从社保入市的变化中得到实惠。 一个直觉上的反应是已经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有社保入市的巨额资金“抬轿”,坐在轿子里的投资者似乎应该舒服很多。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首先,截至6月12日,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合计14122亿元,区区50亿的入市资金能够多大程度上对这么巨大的股市产生刺激值得怀疑。 其二,社保资金的初始投资期限(建仓期)达数月之久。按简单平均法,50亿元的资金规模也不过是一天入市一个亿左右。相对于沪深股市日均150亿元上下的成交金额而言,其冲击成本几近于零。也就是说,大部分时候,社保资金的入市效应处于“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其三,社保基金事实上奉行了分散管理、分散投资的运作方针。50亿元的资金分给5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话,平均一家公司也就十亿元。再加上通常的投资比例限制(例如,投资单个股票不得超过委托资金的10%),那么最后能够投向单个股票的资金可能不足1亿元。这更降低了社保基金对股市的影响。 事实上,社保基金理事会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要“抬股市这个轿”。就如同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社保入市本来就是来赚钱的。刻意的低调、高度的保密都是为了支持盈利这个目的。而一些证券业高层的入主,更使得社保基金会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洞若观火”。希望社保资金为股市“托盘”,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保入市没有受惠者。 社保基金自身就应该算是个大赢家。 境外证券市场的历史证明,要想长期获得超过债券投资的收益水平,投资股市是必然的选择。社保基金要想长远地保值增值,应付未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也需要在多渠道筹集社保资金上做文章。开放社保入市,对社保基金而言是很大的机会。 经过近两年的下跌,中国内地股市的投资价值逐渐被市场所发现,部分股票更是博得了境外投资者的认可,在首批QFII即将入市之前,社保基金率先入市。即使不能说是有意为之,也是制度安排上的有利条件。而相比苦苦寻求直接投资机会的保险公司而言,社保基金一马平川的入市之路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此外,社保基金委托管理的品牌效应,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资产规模的高速膨胀,对基金管理公司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考虑到未来社保业务的扩展以及其对包括商业保险资金、企业年金、房屋公积金、地方保险基金等业务的示范效应,基金管理公司对社保基金资产进行精心管理是可以预想的。而这对社保资金的好处不言而喻。 社保基金的受托人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受惠者之一。这不仅是指基金业可以从管理社保基金之中分得管理费,更长远地讲,这是基金业在与其他主体竞争资产管理市场的一个重大胜利。 前期在“开放专户理财业务”以及“社保基金的管理资格”上,基金业同众家券商也有过交锋。现在,社保资金委托基金入市的尘埃落定,说明在这两场竞争中,基金均暂时领先。券商暂无缘社保委托,而基金则暗开了受托管理的大门(社保业务是专户理财业务的一种)。 社保委托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做法,再次肯定了基金业的规范运作和市场地位,特别是在以“资金”说话的证券市场上。随着社保资金的高速膨胀,基金的受托资金可望同步获得高速增长,基金的投资理念获得张扬,市场上号召力进一步加强,市场核心地位得到巩固。 股市也有望从社保入市中获得好处。但这无疑是长期的、结构性的。越来越多的新资金入市,使得原有的投资者结构获得改善,过去投资力量的影响被稀释,操作方法逐渐趋于边缘。而在此影响之下,中国内地股市也有望进一步摆脱以往的束缚,踏出新格局的第一步。如果真能走上这一步,那受惠的将是整个股市。 《国际金融报》 (2003年06月17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