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李隽琼) 从中东往中国运送石油,最具创意的战略布局将在印度洋北岸展开。 “我国的能源安全策略之一就是要开辟西南通道,通过印度洋,从缅甸进入云南,避免过分依附太平洋这一进口原油的通道。”李连仲说。 李连仲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7月30日在“2004年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他提出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十大对策。 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通过缅甸修建新的石油通道,以破解我国受困于马六甲海峡的能源困局。 “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李连仲说。他估算,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5亿吨,国内的生产能力只有2亿吨,缺口有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达到60%,与目前美国58%的水平相当。 但是,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对国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中国,却几乎是“命悬一线”——进口石油中有4/5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过来的。 “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李连仲说。不容乐观的是,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 中国能源格局受制于马六甲海峡早已不是一时之痛,1993年开始,这种状况开始让中国人如鲠在喉。这一年,中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马六甲海峡扼住我国石油进口的“咽喉”。尤其在过去数月内,这一问题成为国内能源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于是,修建中缅石油管道、泰国克拉地峡运河、中亚输油管方案等多种改道方案纷纷“浮出水面”。 目前,从印度洋北岸,经过缅甸通云南的这条石油通道最引人注目:这条石油管道将从中国云南的昆明经瑞丽到达缅甸西部的实兑港,长度约为1700公里,直通印度洋——在国内打通西南腹地,再借道缅甸——这样,我国石油通道将在印度洋上获得最便捷的出海口,形成与太平洋石油运输线遥相呼应的两翼格局。 专家说,由于这条管道处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比起中哈石油管道的铺设要相对容易,如果按照中哈石油管道的造价,这条管道需要20亿美元左右的投入。 设想中,来自中东或者非洲的石油,将从缅甸实兑港上岸,通过输油管线直达云南。这个“印度洋线路”比传统的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湛江和宁波的“太平洋线路”节省1200多公里,而且要安全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