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到7月12日,韩国经历了银行业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罢工。这次工潮的主角是世界知名财团花旗集团、韩国第六大信贷银行韩美银行和韩国政府。花旗对韩美的垂青,实际也正是世界各大财团觊觎韩国金融市场的缩影。三方的博弈,谁赢谁输——
在经历了韩国银行业历史上最漫长的18天罢工后,韩美(KorAm)银行于7月12日恢复了正常运营。罢工的结果是:员工方得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承诺,而花旗对罢工的关键问题丝毫不做让步。
花旗收购受阻
今年2月,花旗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以27亿美元收购韩美银行,这是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独资直接投资项目。花旗集团的高层表示,有信心在收购了韩美银行后,将其发展为花旗在亚洲的银行业务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
据悉,韩美银行是韩国第六大信贷银行。对于韩美银行而言,这次罢工使其在业界的声誉受到了短暂的影响。韩国金融监管中心数据显示,从6月25日罢工开始,储户已经从韩美银行提出了26亿美元,约占全部存款总额的8.8%。韩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透露,罢工停止后,已有5亿美元的存款回流。他表示,“与过去韩国银行界发生的一些个案相比,这次罢工导致的资金外流情况并不算严重。我们预计,可能会对其收入带来大约为1000万美元的损失。这一数据还要看最终客户的回流情况来决定。”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外资在韩的直接投资都由财政部门来监管。外资对韩国的银行资产的收购,使外资占据了43%韩国国内银行的所有权,并且外资对韩国银行业的兴趣还保持持续高涨。但这对韩国政府欲实现将汉城建为东北亚金融服务中心的设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反而韩美银行的罢工为银行投资家们对韩国现状的困惑提供一个答案。
由于影响到韩国政府建立金融服务中心的构想,花旗集团所做的这项战略长期性的投资韩国银行业的计划受到韩国政府的干预。韩国政府希望花旗集团在韩的业务的扩张能帮助韩国建立一套具备国际水平的银行系统。
外国投资者也注意到,韩国劳工法规的因循守旧、工会罢工的涌现和工资成本的不断增加,严重压制了韩国的银行资产的投资价值,也就是分析家所称的“韩国折扣”,这让外国投资者对新的项目踌躇不前。外国银行家和银行分析师指出,韩国的劳工市场和监管状况如果不改善,那么建立东北亚金融服务中心将只能是韩国政府一厢情愿的梦想。美国第一银行驻韩董事史第芬·詹姆士说,“如果韩国政府不做出改革,那么他们就无法实现建立东北亚金融服务中心的目的。”
谁得谁失
罢工的最后结果是,工方得到一些允诺:花旗保证,从罢工结束起,不再裁减员工,同时委派韩美银行的一名韩国管理高层作为并购计划的执行人,资方还同意支付员工四个月的基本工资、基层员工将得到自动升级等条件,以换取延缓与工方进行关于8.6%的加薪要求的谈判。这个结果对花旗来说不算太坏,更为重要的是,妥协并没有撼动其核心战略——就在罢工期间的7月9日,花旗开始了其收购核心计划,估计整个并购将在10月完成。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罢工真正的失败方应当为韩国政府。因为,在当今韩国,罢工已是司空见惯的,加上国内资产缩水,使外资的投资欲望和韩国进一步经济开放政策的出台受到打压。韩美银行员工的罢工恰恰是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折射——工方联盟针对花旗集团的收购计划提出:要求花旗修改其剥离韩美银行的决定,并保证在韩美银行225个分支机构继续使用韩美银行的标志。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花旗接受了条件,无疑将对其在韩投资的真正目的——在韩国市场大力推广“花旗”的品牌的计划是承重的打压。工方联盟还提出要求保证管理层本土化就业等条件。
第一银行的詹姆士说,对韩国而言,罢工教训的代价是很巨大的。韩国出让的是低价的资产和员工团队。并且,每年平均11.5%的工资增长幅度和韩国不可随意解雇正式员工的规定,让外国投资企业时刻保持最低员工人数。这无疑将引发韩国的就业危机。
国外财团依然看好韩国
尽管如此,许多外国投资者表示,如果价格适合,他们依然对韩国的金融资产有浓厚的兴趣。英国保诚保险公司近日被韩国政府优选为投标人,对韩国的一家国有资产公司的私有化改革的项目进行投标,市场人士分析此项交易金额将达到4.3亿到5.2亿美元,同时包括美国保险、JP摩根、高盛等在内的世界知名财团也纷纷表示参与此项目的意向。据悉,保诚保险在美国的分公司已于今年2月出资3.06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现代资产投资公司80%的股权。有分析家指出,为了深入进军韩国银行业,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新加坡淡锡马资产管理公司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收购人。
外国投资者在向韩国金融市场抛出橄榄枝的同时,也向韩国政府发出了清晰的信息:如果韩国要实现其东北亚金融服务中心的梦想,政府应当从现在开始对国内的工会组织采取强硬措施,并大力推进劳动市场改革,以改变投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