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被杜邦不粘锅事件闹得心绪不宁之时,美国一家权威的学术刊物日前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制造不粘锅必用的人造化学物质全氟辛酸已经在全球无数人的血液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十国志愿者无一例外
美国化学学会成立于1876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协会,其会员数超过16.3万人。该学会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是一本非常严肃的专业学术刊物。受美国环保署的资助,该杂志自去年以来组织专家学者,对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巴西、比利时、意大利、波兰、印度、马来西亚和韩国的473名志愿者进行了抽血化验,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的血液中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全氟辛酸残留物。其中,美国和波兰的志愿者血液中的全氟辛酸含量最高,平均超过30ng/ml,韩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巴西、意大利和哥伦比亚次之,介于3ng/ml与29ng/ml之间,印度最低,不到3ng/ml。该杂志说,科学家尚未发现年龄与性别对血液中全氟化合物含量高低的影响。该杂志还说,他们以前对日本的献血志愿者也进行过类似的化验,发现被调查者的血液里也都含有全氟化合物的残留物。
环境工作组不买杜邦的账
眼下一个问题是:这些全氟化合物对人体是否有害?如果有害,危害有多大?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分歧最大。
一方面杜邦公司高层信誓旦旦地声称,“愿以整个杜邦的名誉作担保”,“杜邦不粘锅绝对安全无害”;另一方面,却是美国环保署冷冰冰的指控以及众多环保组织对杜邦的“四面围攻”。根据美国环境工作组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资料,最新的动物试验已表明全氟辛酸对动物有害。该工作组声称,食用了含有全氟辛酸成分的食物后,老鼠的生长发育明显缓慢,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老鼠甚至出现肿瘤和过早死亡等现象。工作组说,考虑到安全问题,迄今还没有进行人体实验,但对相关工厂工人的死亡和疾病案例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全氟辛酸“对人体肯定是有害的”。
环境工作组媒体联络主管劳伦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里早就不再使用杜邦的不粘锅,而是选用安全性能更可靠的粘性锅,“虽然麻烦一点,但为了安全也值得”。该组织高级副总裁理查德.威尔士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也说,环境工作组早在2003年就要求美国环保署对杜邦公司做出处罚。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美国公司越来越善于做广告、公关和宣传,美国消费者变得有些麻痹大意了。他语气十分肯定地说,让全氟辛酸等全氟化合物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个时间问题”。
美国环境工作组是设在华盛顿的一个非营利、非党派的民间环保组织,成立于1993年。可别小看这个民间组织,十几年来,它在保护美国人免受有害有毒物质侵害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它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美第一部保护儿童免受有毒农药侵害的联邦法律;它成功地敦促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关注长期被忽视的金枪鱼含汞问题;它促使美国环保署严格禁止在木头器械的加工过程中进行砷处理;它迫使美国政府取消了在内华达州建立核废料填埋场的秘密计划;它大胆揭露孟山都化学公司在亚拉巴马州的工厂排放有毒化学物质多氯联苯,导致该公司被判罚7亿美元;它迫使美国四大化妆品公司不得不提前淘汰含有有毒可塑剂的化妆品生产线。它之所以谁都敢得罪,是因为它重视环保,而且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基金会。威尔士对记者说,他们与杜邦有过联系,“杜邦公司非常不喜欢我们这个机构”,但“它也拿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拿它的钱”。
但愿只是虚惊一场
从目前的不粘锅事件,记者不禁联想到人类曾经经历过的一次环保灾难———“DDT(滴滴涕)事件”。科学家保罗.米勒在上个世纪曾经发明了化学农药DDT,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人类在享受DDT带来的高效农业的同时,谁也没有意识到,一个戴着面纱的“生态杀手”正在对我们的环境肆意摧残。在一片喊打声中,DDT终于在1972年被美国政府正式下令禁用。然而,时至今日,DDT残毒的幽灵依然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闪现。科学家发现,在美国加州海岸死去的海豚体内,DDT仍有极高的含量,而南极的企鹅、北极圈内的北极熊甚至因纽特人体内,也一样藏有DDT!
中国驻美使馆商务处一秘赵宝庆先生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目前正与美国环保署保持密切联系,希望美国环保署今年9月份的检测结果能够最终给中国消费者一个交待。
如果最终证明全氟化合物对人体无害,那么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将松一口气。如果情况相反,那么不仅杜邦将面临一场新的“审判”,整个人类都将再次遭遇又一个“DDT事件”。但愿这一切只是虚惊一场。(本报华盛顿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