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随着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生存、国际化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健全和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如何规避国际化发展的风险?2004中国金融市场论坛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搜狐财经将现场直播本次活动。 曾康霖教授,男,生于1938年,现任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金融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教授长期从事金融教学与研究工作,其出版的专著有: 1、《金融理论问题探索》(1984年出版,获四川省政府优秀著作奖) 2、《资产阶段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1985年出版,获四川省政府优秀著作奖) 3、《货币流通论》(1987年出版,获人民银行总行优秀著作奖) 4、《资金论》(1990年出版,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5、《利息论》(1991年出版,获国家教委优秀著作奖) 6、《信用论》(1993年出版,1998年获国家级优秀著作奖) 7、《金融实际问题探索》(1994年出版) 8、《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1995年出版) 9、《银行论》(1997年出版) 10、《经济金融分析导论》(2000年出版) 11、《金融经济学》(2002年出版) 12、《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2003年出版) 此外,曾教授还负责主编全国高校金融类本科教材《货币银行学》、《银行经营管理学》(获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奖);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撰写了相关论文;为国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金融高层次人才(博士和硕士)。为我国金融教育,金融学科建设及推动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80年代,曾教授连续三年被四川省成都市评选为劳动模范,1990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育成果奖,1993年被评为人民银行系统优秀教师,1996年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载入《国际名人传记词典》(1994年第二十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