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背景
1994年:
自1993年2月16日大盘见底1558.98点之后,中国股市迎来第一次大规模宏观调控,央行年内连续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1993年5月15日和7月12日)。但市场扩容速度依旧很快,1994年2月22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上市,但收效甚微。3月14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推出“四不”救市政策(即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结果只换来一日反弹。到了7月底,上证指数见底325.89点,时称“股市硬着陆”。
2004年: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投资过热的迹象开始显现,同时出现了资源紧缺的苗头。进入2004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中央提出适当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财政、金融、产业政策调整多管齐下共抓宏观调控。“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加息、QDII等不利于股市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出于金融改革的需要,清查违规资金力度空前,一些上市公司和券商被卷入,同时还有很多上市公司造假的黑幕被揭露出来。5到7月,随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市场扩容速度猛然提速,令投资者难以承受。这些因素的合力造成大盘每况愈下,欲振乏力。 >>发表评论
市场表现
1994年:
上证指数从1993年的1558点跌到1994年7月底的325点,17个月跌幅79.14%。当时的估算结果是,投资者的盈亏比例大约在811,即8亏1平1赚。
2004年:
4月7日大盘创出年内高点1783点,到8月3日天的年内新低1363点,幅度为23.56%;2001年7月到10月大盘跌了730点,跌幅36.97%;1997年5月到9月大盘跌去485点,跌幅32.12%。据相关人士估算:今年年内投资者的盈亏比例为721。这个数字有可能还有水分。
经济影响
应该说1994年那个时候股市对经济的作用并没有表现得很强烈,相反,经济变动在股市上的反应相当快。虽然管理层建设资本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扶持经济发展,但在股市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显然更关照股民的生存状况,一有风吹草动就忙不迭地发社论、出政策。经过十年发展,可能政府认为股市的“哺乳期”已经过去了,应该是收成的时候了,股民应该更有承受能力了,所以股市开始逐渐地发挥调节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结构布局变化的重要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股市的重要功能——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可以为金融改革扫除障碍。国家同时也可以通过股市来反映政策重点,例如在限制三大行业过度投资的时候还在继续批武钢、济钢的融资申请,这充分表明国家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关注。
环境变化
毫无疑问,与十年前相比,目前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市场规模和承受能力都有了大幅增长,投资主体已经由十年前的小机构、小散户演化成今天的以投资基金、QFII等为主的大型甚至超大型的机构博弈。然而正如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笔者所说的那样,十年的发展导致了市场规模的迅速膨胀,但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市场监管质量、证券市场建设等多方面,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发展。如果上市公司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市场就很难形成良性循环,业内人士对此都应该做深层次的思考。股市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更应该同时注重质的发展。中国股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