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聚宝盆”、建行“汇得盈”、 工行“节节高”……,形形色色的外汇理财产品将现如今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均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就是要在外汇理财这个包含巨大潜力的市场上划出自己的“领地”,其阵势堪比当年的“跑马圈地”。前一段时间热销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便是这种竞争的产物。 与以往银行的外汇产品不同的是,外汇结构性存款本质是一种存款,银行从产品中收取利差而非手续费用。储蓄性质的外汇理财产品在国外也有很多,然而在经营的方式和理念上都有所不同。选取一些产品介绍给大家,或许会拓宽大家的思路。因此,今天的卓越采风,我就为大家介绍澳大利亚西部银行(BankWest)的外汇理财产品——外汇定期储蓄账户(Foreign Currency Term Deposit) 外汇定期储蓄账户(Foreign Currency Term Deposit)实际上就是以澳元为基础的定期储蓄账户,储户可以将自己的外汇汇入该账户,并且在账户存续期内获取固定的收益(fixed interest)。外汇定期储蓄账户同时面向个人以及企业用户。此外,银行规定,只有由银行指定的外币才能开立这样的账户。 需要强调的一点,也是这个产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该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期限内的固定收入。西部银行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的主要信息可以列示如下: 1.最低额度: 拥有相当于10万澳元相当的外币存款才可开立外汇定期储蓄账户。银行决定兑换的比例。 2.存款期限: 定期账户最长的期限是12个月,超过12个月的存款要求将会被银行单独处理(case by case)。 3.存款利率: 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的存款利率随着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是在存款期限内,这个利率水平是固定的。这个固定的利率水平视账户开立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币种、金额、期限和存款日(存款日的汇率水平)。当账户到期,投资人发布指令或者是银行自动进行账户更新(renew)的时候,这个利率会根据当时的市场以及账户情况重新计算。变化之后的账户信息将以信件的方式通知给储户,储户也可以从他们的客户经理那里得到更为详细的信息; 4.账户费用 银行不对账户实施任何手续费或者其他费用,但是相关的服务费用将会被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服务包括外币本币兑换的费用、确认信件和账户信息费用、基于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的支票费用、票据费用等等; 5.开立账户 开立外汇定期储蓄账户需要比较详细的个人信息,银行会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工作,同时发生手续费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银行规定外币现金不能直接用于开户外汇定期储蓄账户。投资人只有持有外汇支票、汇票、电子汇款或者在银行中已经开立存同名储蓄账户时候才能开立外汇定期储蓄账户; 6.储户的账户管理 外汇定期储蓄账户一经开立,投资人在存款期限内就不能再向该账户注入资金了。此外,在存款到期日时,无论是支取还是账户更新,储户都要在账户到期前的两个工作日向银行提出申请,否则银行将默认按照原来账户的期限开始重新开立一个定期存款账户,利率按照当前的汇率市场状况为准制定。 储户提取账户本金以及相应的固定收益共有三种可以选择的方案,但是储户不能直接提取外币现金。三种选择方案如下: ² 可以选择账户余额转存到西部银行的同名外币账户(并非定期固定收益账户) ² 兑换相应金额的澳元并转存同名本币(澳元)账户 ² 可以申请相应金额的外币支票或者是商业票据 7.关于提前支取 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的条款规定,储户有资格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之内提取部分或者是全部的存款,但是提前支取将会损失部分或者全部的利息; 以上就是澳大利亚西部银行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这项外汇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银行固定收益的定期存款账户,由于有外币引入,因此无论从利息计算和账户管理上,该产品和本币的定期存款都有不同。 从产品的介绍和说明中,我们也能看到澳大利亚西部银行外汇定期储蓄账户的理念和目标与中国现阶段的外汇结构性存款有很大不同,抛开外汇管制等宏观因素,我们不妨在文章的最后对二者进行一番比较: 首先,西部银行的外汇定期储蓄账户风险控制的方式与中国的结构性存款的控制方式有所不同。 本文介绍的定期固定收益账户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较短的存款期规避了外汇市场在长时间内大幅变动的风险;而中国现阶段的外汇结构性存款的期限一般是两年,面对外汇市场两年内种种变数所蕴涵的巨大风险,中国的银行采用了在合同中加入附加条款的形式予以规避,如:规定了银行有权力在合适的时候中止合同,并退还所有本金和相应利息。 其次,在流动性方面两种产品也有很大不同 本文介绍的定期存款账户有提前支取的权利;而参加国内的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储户则不能在产品期限内提前支取或是质押,参加存款的储户丧失了未来享受外币利率上升好处的种种权利。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介绍的账户更适合短期的资金周转,而国内的结构性存款更具投资的性质。 说到这里,笔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保险业过度使用投资分红型产品抢占市场的方法已经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质疑。传统上仅仅以交易中介身份进入外汇市场的银行,此番推出外汇结构性存款是否也有此嫌呢?这个问题看来只有通过未来市场的反应才能得到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