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债损失非业绩下降主因
上市不久就曝出“故意隐瞒2500万元国债委托投资丑闻”的江苏琼花(00200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日前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02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9%,每股收益为0.11元。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利润率19.64%比上年的23.86%下降了4.22个百分点,江苏琼花的解释是公司主要原材料PVC树脂采购价同比上涨18.99%,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的原因所致。
对于国债投资,公司在半年报中承认,投资收益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比去年减少388.6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国债行情低迷,投资损失增加。
公司在中报中对备受质疑的国债投资事宜进行了披露,称其分别委托恒信证券、德恒证券进行管理的1000万元和1500万元国债,已由扬州德龙履行了代偿承诺,分别将987万元和1361万元款项划入了江苏琼花的账户。而江苏琼花控股子公司扬州威亨塑胶有限公司在南方证券的1054万元国债投资,截至今年8月7日,投资款尚未返还。对此,控股股东江苏琼花集团已出具承诺,若本月底仍未收回,集团公司愿以8月31日的市值购买这笔国债。
江苏琼花此前发布的公告指出,江苏琼花国债投资在2004年1-6月合计产生税前投资损失88.4万元,对2004年中期业绩的影响较小。另外,江苏琼花在半年报中预测今年1-9月业绩将与去年同期持平。
是谁酿成了“琼花事件”?
6月30日,某媒体以《江苏琼花:中小板里的“罂粟花”》为题撰文对江苏琼花国债投资风险提出质疑,随后又有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一时间,“罂粟花”成为各界愤怒声讨的对象。7月12日,深交所对外正式发布对江苏琼花的《谴责公告》;7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又对江苏琼花进行了立案稽查;还有许多投资者等待稽查结果,看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实现股票赔偿。这就是所谓的“琼花事件”。
那么,是谁酿成的琼花事件?除了公司本身的原因外,深入地看,总根源还在于市场环境的不完善。江苏琼花本身也是“问题券商”的受害者,如果受托理财的券商们按时归还了江苏琼花那2500万,后来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
保荐人不尽职则是问题形成的又一导火索。首次上市,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们没有经验,不懂规则,是客观的。但是,一个负责任的保荐人对重大事件是必需要核实的,“琼花事件”暴露后,保荐人大呼“我恨死江苏琼花了”,意思是琼花向他们做了隐瞒,江苏琼花是否有意隐瞒还有待稽查后确认,但如果保荐人尽职尽责做了核实,琼花能实现隐瞒吗?江苏琼花董事长于在青、总经理敖吟梅接受记者访问时都辩称:购买国债是上过董事会的,我们知道。但通过什么形式购买,没有讨论过,具体是由财务总监运作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也买过国债,收益还比较理想,所以在具体运作细节上也没有太过问。购买国债的风险提示我们看过,当时觉得投资国债的金额说了、风险也提示了,没有意识到还缺少什么,更没有意识到是自营还是委托的细节也要披露,认为主要内容有了就可以了,否则我们一定会问财务总监具体操作流程,并要求披露。
如果他们说的是真话,说明他们对市场信息披露规则无知。
募资并不可怕 关键是钱该用到哪?
质疑江苏琼花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公司有如此巨额国债投资,说明资金较为充裕,上市融资是不是只为了“圈钱”?董事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由于经营比较好,年度内几乎是没有应收帐款的,经营性资金充裕,每年都有一二千万的余额,但这个余额不能满足上大项目的资金量,可从经营角度闲置也是浪费,为了使资金发挥效益更大化我们做了国债投资,前几年,都是10%左右的收益。当时觉得投资国债是比较安全的又有很好的收益就做了,而且都是一年左右短期的投资,需要时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他的话是真是假,还有待他们募集资金的投放项目是否落实,主营业务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才能得到佐证。从公开信息看,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盈利前景良好,6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上市公司增加5283万元的利润,对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参与国际竞争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苏琼花中报显示,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24%,今年上半年原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主营利润只下降了0.52%。如果原料不上涨,他们的利润会上涨20%。董事长于在青告诉记者,明年第四季度,他们投资建设的、可以替代PVC的环保产品PVDC的产量将上一个很好的规模,利润率也会相当高。
客观地说,虽然本次“国债事件”使市场对江苏琼花的投资价值产生了疑问,虽然该上市公司未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委托国债投资的相关细节,已构成信息披露违规,但与前些年红光、麦科特等虚构主营业务、虚假上市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中长期来看,江苏琼花还是一家主营业务明晰、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