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评论7月底,“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与央视《经济半小时》合作,前往山西调查报道安泰集团非法占用366.7亩基本农田事件,面临来自安泰集团、山西省相关政府部门及全国工商联的重重压力,被指责为不讲政治。安泰集团违法占地行为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8月24日《瞭望东方周刊》)
从报道看来,山西省有关政府部门对于这位民营企业家的扶持确实是尽心尽力。“领导说,有什么支持什么”,介休市政府专门为安泰集团成立了协调领导组,市委副书记孙振明亲自挂帅,具体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在1998年,介休市政府在安泰总公司召开的一次协调会上,时任介休市市长冯建平主持召开的协调会将安泰集团应交市财政的180多亩土地出让金免交,国家因此损失土地出让金1100多万元。
民营企业的命运在中国几经变化。以前,对民营企业进行打压,固然不对。
但是,现在某些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要求有求必应,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和相关百姓的利益,这同样是错误的。因为这违反了政府在管理经济事务中必须保持的中立和超脱的原则。政府在面对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时,只有保持中立,其行政、执法才能公平公正,才能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诉求。对于政府来说,民营企业家的利益虽然重要,但是国家利益,被占地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的农民的利益同样也不能忽视,也同样需要政府一视同仁地予以关注和保护。政府部门对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权衡取舍的依据,只能是法律的规定。否则,依法治国就只是一句空话。
这些年对于给予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的呼声甚为强烈。这当然是正当的,但是,给民营企业的待遇,也只能止于国民待遇。
因此,所谓扶持民营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也就是说政府要提供让各种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企业都可享有一视同仁的待遇。但是,现在,不少地方对于扶持民营企业给予的特权,已经形成由政府主导的不公平竞争。
给予某些有影响的民营企业家在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税收减免方面太多的特权,已经形成新的所有制歧视,形成新的不公平。
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口号中出现的对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损害,对于法律制度的规避、漠视和践踏,一个方面是由于某些政府部门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能和定位,也是政绩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张旗鼓扶持民营企业的政府行为中,存在寻租腐败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