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场50年不遇的台风,给浙江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也把人们内心深处一种侥幸心理彻底掀翻。而随之而来的思考更是显得那么必要:在一个民营经济如此发达的地区,为何这个群体的投保率如此低下呢?经济发达了,农业又该摆放到怎样的位置,农业险何去何从?“云娜”过后,浙江省保险业“重装上阵”———
立秋以来,长三角进入台风多发季节。第14号台风“云娜”刚离开,台风“鲇鱼”、“艾利”紧随而至,纷纷登陆浙江等省市。台风过后,经济损失惨重,仅“云娜”就给浙江一省带来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
然而,能够获得商业保险公司理赔的损失却只占一小部分,财产险的乏人问津和农业险的真空窘境,在“云娜”之后终于显露无遗。令人欣慰的是,在“云娜”过去的半个月后,财产险热销和浙江加速农业险试点的消息或许可以抚平“云娜”留给浙江人的创伤。
百亿缺口谁来补
记者手中拿到的浙江省保监局的一份统计表明,受50年不遇的台风“云娜”影响,截至8月24日,该省财产险和人身险已决赔款分别为6277.3万元和45.5万元。据消息人士分析,浙江保险公司最终的理赔金额惊人,但应该不会超过10亿元。
10亿元是个大数目,但相对于“云娜”造成的百亿元损失,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浙江省保监局有关人士表示,造成保险理赔金额与“云娜”损失之间相差甚大,有两大原因。
投保不足是首要原因。“我们调查发现,在重灾区受损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投保率非常低,而丧生‘云娜’者中投保的竟不足两成。”该人士分析认为,居民风险意识不强是导致投保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而台风造成居民的房屋损失恰恰又是本次灾害的重点之一。
“除了居民以外,企业的投保意识也十分薄弱,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与浙江各保险公司的频繁交谈中,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尽管浙江的民营企业非常多,但是他们的投保观念相对仍滞后,这与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十分不符。”
从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看,在所有投保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投保相对充足,而民营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相对甚少。太保浙江分公司办公室赖小科一语道破,“民营企业都存有侥幸心理,更有一些民营企业家把保费支出视作一种经营成本而不是当作一种有力保障。”
其次是浙江农险真空问题,这也是浙江保险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云娜”对浙江农业造成的损失,多数不能够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近年来农业保险在浙江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均呈萎缩态势。
财险热骤然升温
经过这次“云娜”的肆虐,深受其害、损失惨重的浙江居民和企业对于购买财产险也不再是一味拒绝,相反促使这些地区的财险保单猛增。在“云娜”的重灾区温州、台州等地,前往保险公司咨询、购买财产险的居民和企业络绎不绝。
记者从人保杭州分公司、平保浙江分公司等了解到,最近半个月内家庭财产险的保费收入比平时增加了近四成。
据平保浙江分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为浙江家庭财产买保险的市民极少,但是每年的7至9月,台风登陆浙江的频率极高,随之而来的门窗玻璃打碎、房屋进水、花盆砸落等现象频频发生,诸如此类的现象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另外,虽然苏州、南京等地与“云娜”、“艾利”等台风擦肩而过,但是造成浙江等地财产损失的消息还是令他们心有余悸,一股购买财产险的热潮骤然掀起。
同样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易受台风影响,而且上海城市格局相对拥挤,台风一到,损失更为严重。从沪上几家保险公司的统计中可以看出,近两周以来,上海财险增加了近两成保单。
据沪上一家保险公司业务员介绍,一般居民适合购买传统保障型的财险险种,一年保费只有几百元,而保额为5至10万元,保障范围较全面,其中涵盖了房屋、家电、家具、装潢等方面的意外损失。
赴沪取经安信
“云娜”过后,浙江农业险真空现状再次凸显。正在这个当口,国家对农业险的重视也促使浙江省保监局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一行亲赴上海,考察上海农业保险机制,以加速启动浙江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作为保监会指定的几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浙江在探索农业保险路上摸打滚爬了很久。”浙江保监局产险部门卢先生感慨,这次上海之行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8月24日,浙江保监局和发改委等一行来到上海首家农业保险公司———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考察。
对于是否会复制农险“上海模式”,亲赴考察现场的卢先生这样回答道,“上海有长达14年的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展农险和培养技术人员的经验,从这一点看,浙江与上海相差一定距离。”潜台词是,浙江想要复制上海“以险养险”的农险模式似乎很难。
“在保监会提出的几种农业险模式基础上,浙江也在酝酿一种合适自己的农业保险基金模式。”当记者具体问及会采取哪种模式时,卢先生谨慎地表示,浙江方面还是比较倾向于代办的模式,但是也不排除其他模式,这要取决于浙江省政府的最后决定。卢先生介绍说,代办模式与纯粹的商业化运作有很大不同,需要政府在税收和补贴方面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在代办的过程中应保证农业保险单独运作,与保险公司其他业务不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