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四月份以来,随着市场重心的不断下移,新股跌破发行价的现象也开始陆续出现。自5月25日两面针跌破发行价以来,本报就一直关注着“新股破发”这一多年罕见的现象,并积极推动和呼吁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
8月17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股以及中小板苏泊尔在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也使我们注意到,市场持续低迷仅仅是新股频频破发的外在表现,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原有的发行定价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证券市场的客观需要。为此,本报在苏泊尔跌破发行价的次日刊发了《发行定价机制亟待改革》的分析文章,并呼吁引入机构投资者询价制度,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此后,宜华木业、美欣达也相继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也使投资者对新股破发问题的关注达到高潮,在此期间,本报陆续刊发了《新股跌破发行价考验定价机制》、《市场化发行迈出重要一步》、《让高市盈率发行画上句号》等系列稿件,以及《发行市盈率还是低点好》、《改一改新股发行方式》、《“新股不败”神话破灭是好事》等一系列评论文章。
而且,我们也率先注意到,近期以来,有节奏的新股发行在上周被打破,市场的融资功能也面临考验,并在第一时间向投资者传达了《“破发股”市值缩水20亿新股发行放缓迹象明显》这一信息。而本周一本报《发行定价机制改革箭在弦上》一文更是准确地预测了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