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将于2004年9月5日—6日在重庆举行“200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高层论坛”。
届时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中国企业500强代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代表、著名经济学家、 管理学家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等将出席会议,搜狐财经独家直播本次活动。
主持人:
下面,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同志做主旨讲话,大家欢迎。
陈兰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
尊敬的锦华同志,重庆市各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200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高层论坛今天在中国西部大都市—-重庆市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对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给予大力支持的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入围的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表示衷心的祝贺!
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已连续三次向全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今年的发布报告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又做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增加了2002至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展的对比分析。应该说,该项活动为观察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对促进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结合这次会议的主题,讲两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大企业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6年的努力,我国企业活力明显提高,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经营的市场微观主体,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形成了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特别是随着我国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大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这可以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三年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充分反映出来:
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整体规模持续增强的态势,成长速度加快的特点。具体显现在下列的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从整体上看,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89935亿元、资产总额达282284亿元、职工人数2066万人,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9.18%、3.16%、2.59%。从2002年到2004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1.36%;资产总额平均增长4.1% 。
二是入围门槛又有提高。2004年排名中国企业500强最后一位的广东中人企业(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为30.6亿元,而2003年相应位置企业的营业收入为25亿元。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每年平均增长5亿元。
2.企业成长速度在加快
2004中国企业500强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18家企业达到《财富》杂志2004世界企业500强的标准,比2003年多6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数量增长幅度最大。1995年我国仅有3家公司入围世界企业500强。2004年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一位的国家电网公司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中的前50名,列第46位。宝钢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4家制造企业首次同时达到世界企业500强的标准,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实表明,钢铁和汽车行业也正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
中国企业在一些成长性指标上已赶上或超过世界企业500强。如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收入增长率为26.24%,比2004世界企业500强的平均收入增长率10.5%高出15.74个百分点;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周转率为31.86%,而世界企业500强平均资产周转率为24.46%。
3.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500强就数量来说是比较少的,即使只按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181557家算,也只占0.28%,如果按中国企业总数来计算,其比例会低得更多。但它们都是举足轻重的企业,拥有较多的资产和较大的经营规模,既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领头羊,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所在。因此,其经济重要性远非是从数量可以表达的。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占当年GDP11.67万亿元的77.04%,比2003年的所占比重67.99%上升了9.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所占比重63.64%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企业500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不断提高。
4.私营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显著的重要成果。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9年至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截至2003年末,全国私营企业达300万户,注册资金3.5万亿元,年创产值2万亿元,实现销售总额或者营业收入1.8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万亿元。连续三年的情况分析表明,中国企业500强的变化也反映了私营企业迅速成长的趋势。私营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个数及比重连续三年稳中有升。私营企业的比重从2002年的3.8%上升到2003年的13.8%,2004年又上升至14.8%;从营业收入比重看,2002年为1.41%,2003年为5.6%,2004年为6.02%。这些表明,私营企业的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私营企业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增强,从从业人数比重看,2002年为0.76%,2003年为3.64%,2004年为4.73%。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遵循企业成长规律,继续做强做大做久中国大企业
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强大,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就不能发挥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竞争中,世界各个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成长。尽管我国大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世界企业500强也在成长,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我国大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规模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资产规模的5.61%,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营业收入的7.3%,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利润只相当于2004世界企业500强的5.22%,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额和人均资产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同一指标的16.23%、11.62%和12.4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必须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找准前进的突破口,继续做强做大做久中国大企业。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对于发展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必须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才竞争国际化,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生产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已替代资本、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紧缺资源。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和许多跨国公司的首要战略任务都是尽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企业要做强做大,首要的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践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企业在追求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破除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获得利润的旧观念,确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新观念,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尤其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不仅承担支撑支柱产业发展的重任,而且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走在前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为从根本上说,企业是基于“社会性的存在”这一立场经营的。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就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就难以持续地开展业务,就无法实现持续、快速、健康成长。
2.围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法律责任形式的规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生产者与所有者、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产权清晰,容易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具有可流动性,产权主体多元化;母子公司之间以股权关系为纽带,并逐步形成灵活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格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也变得灵活多样,从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产权制度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制度,企业在构建竞争优势时无需花费很多功夫。目前我国的大企业大多数仍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体制问题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大企业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不能抓紧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性保证。
3.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都把技术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并通过不断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等方式获取新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投入普遍较低,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导致许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水平与国外大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缺乏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产业及产业链中不同的位置来提升自己的技术优势。一是企业通过开拓市场空间,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加大研发投入。要改变我国大企业研发投入低的现状,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建立高标准的技术中心,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速度,加强自主技术研发的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三是通过技术联盟、合作开发来获得技术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开发联盟、技术转让联盟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盟,以加快企业技术开发的速度,降低企业单独进行研发所带来的技术不兼容的风险,争取自己的技术比竞争对手早一步进入市场。四是积极利用社会科研力量。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善于与政府、大学及各类社会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研发,加强“产、学、研”联合,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强大的技术开发工作队伍。
4.加强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正在经历快速成长期,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先进的成功的企业管理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大量的企业创办时间不长,规模扩张较快,加上生存竞争的压力和认识上的差距,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管理工作跟不上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创新,加快提高国际经营管理的能力。
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管理,而且要重视战略管理、资本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的范围不但应包括自身的各种人、财、物、信息资源,还要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逐步由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转到对供应链实施管理。为了适应竞争资源从传统的人、财、物的竞争到知识、信息和无形资产如品牌等的竞争的转变,企业应相应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本管理、知识管理、品牌管理等。为了适应企业由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企业应相应加强全球化管理、风险管理、跨文化管理等。为了适应企业从大而全转向专注核心业务,企业应重视业务协作、战略联盟,形成“双赢”、“多赢”的利益共同体。为了适应企业从单纯追求效益到追求持续成长,企业应重视绿色管理、社会责任管理、和谐管理、诚信管理等。
5.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企业国际化
世界企业500强的发展历史证明,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从国内市场起步,不断走向世界,最终成为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国际化是国际级大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中国大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也是大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企业做强做大的过程是产品组合不断变换的过程,企业要使成熟产品的收益达到最大化,既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又要扩大市场范围。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必须着眼于整合全球资源,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
当前,一些具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的道路上已经捷足先登,把跨国经营、海外并购当成企业国际化的快速通道。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宝钢、中国华源、海尔、万向等企业,他们或者在境外开办“窗口”、建立研发中心,或者在境外投资办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或以海外并购、境外上市等途径“登陆”海外。虽然与流入中国的巨额外资相比,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还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仅是单纯地进行规模扩张,而是要借跨国公司产业调整,注重核心技术的收购和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合作、重组等方式,同海外企业、跨国公司结成战略伙伴。政府部门也要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环境,消除对现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的各种政策性障碍。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具有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总之,如何做强做大企业,使我国大企业能在世界企业500强当中占有更多的位置,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正如锦华同志指出的,“只要战略规划实施有力,经营得法,我国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同时锦华同志还强调,“把企业做强做大,从根本上讲,要靠企业的决策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应当富有创业精神,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不畏艰难,不怕风险,有理想,有追求,而且是执着的追求。他们应当是脚踏实地,作风扎实,不爱出风头,不热心上媒体,不用炒作打造自身的形象。海尔等一批优秀企业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与企业家的敬业精神密不可分,而这种执着的创业、敬业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希望所在。”
同志们,眼下虽然夏日的炎热尚未消去,但按照中国的农历计算,秋天已经来到了。今天,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相聚在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庆,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当前,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宏观经济良好的运行态势为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批具有产权清晰、主业突出、品牌知名、主导市场、核心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不断脱颖而出。衷心希望明年会有更多的中国大企业自立于世界企业500强之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