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敏:庆祝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
![](/images/cc.gif) |
BUSINESS.SOHU.COM 2004年9月6日18:32
|
|
![](/images/cc.gif) |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来源:[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自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许多伟大的变革都与海归派密切相联。就当今的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腾飞而言,海归派的功勋也是不可磨灭。十年前,几个留洋的中华学子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十年来,又有许多优秀的留洋学者先后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使这个小小的教育和研究机构成为中国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光辉在于:一小群优秀的海归赤子赤女团结在一起,借北京大学这个中国独特的“科学与民主”的园地,创立了一个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同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的环境。在国际经济学界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名气很大,可以说她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最前沿、最优秀、最出成果的学术单位。从那里毕业的双学位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国际上与同等学历相比,也是最优秀的。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腐败(抄袭学术成果、贱卖高等学历、滥用科研经费等等)盛行的环境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竟能够丝泥不染!
当今中国人心浮躁。许多人以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了二十年就可以算作世界先进水平了。不少人以为:既然花大钱能盖成世界一流的高楼大厦,那么花大钱也能在二十年后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其实不然。优秀的高等学院不是用金钱堆出来的,是靠大师创办出来的。从当今中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腐败盛行可见,中国高教界的大师不多,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大师。
我总这样想: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与在经济学研究中拿诺贝尔奖不是一回事。现今中国不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经济学家的使命是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完善经济院系建设、培养出更多的经济学人才和管理人才。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能为中国人民带来多少钱?不过就是一百万美元。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好主意,就能为中国经济带来上千万美元的利益!中国需要的是能够为经济起飞出好主意、把正舵盘、测准气象、辨明方向的应用经济学家。我知道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好几个这样的经济学家。五十年后人们写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的时候会把他们的名字写进去的。
作为北大的毕业生,能回母校去传播我多年来在海外潜心学习研究所得到的科学知识,是我衷心的愿望。去年秋季我有机会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教学研究,这是我的荣幸。我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看到了中国光明的前途。
黄少敏
2004年8月31日
|
|
|
![](/images/cc.gif) |
![](/images/cc.gif) |
|
![](/images/c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