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这位本色的中国草根企业家,正在从“疯狂”回归冷静,不过,他依然坚持“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信念
李书福今年41岁,媒体在描述他时都不忘提到,他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但至今仍保持着穿工作服,在食堂吃饭的习惯。自从19岁时离开学校。他一直将工作视为最好的娱乐。他雷厉风行、精力十足。可是,你很难知道他究竟是一位预测天才,还仅仅是一位劲头十足、不怕失败的草莽英雄。
一直以来,这位说话直率的商人都在做着“疯狂”的事,他造摩托车、造轿车、办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吉利大学,而这些都是当时民营企业不被允许干的。同时,由于喜欢批判,他的确一度以“疯子”著称。4年前,他对汽车行业限入制度的强硬批判姿态,曾赢得一些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了更多人的抨击和不屑。实际上,直到现在,大家对他的好感都不曾增加多少,国有的大型汽车厂家同行对吉利的低价车仍有微词,政府官员一边把汽车产业政策讨论稿给李书福看,同时说,他能看懂吗?而李书福不得不把这一切视为当“鲶鱼”所付出的代价。
然而,尽管尚不能得到政府的足够好感,但这位拥有1万多名员工的企业家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兴趣。8月8日是吉利造车6周年。在6年里,吉利造车23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吉利累计销售排名全国第五位,前5个月累计销量5万辆。
学习成熟
李书福出名,是因为他在为自己的吉利汽车申请汽车目录时,就开始放出惊人的言论。他提出要造自己的低价车,并直接指责其他汽车企业的“无能”。由于他这种“媒体放炮”的游说手段过于激烈,以致很快被人称为“狂妄的李书福”。
直至2002年,李书福终于如愿以偿——上了汽车目录,才不再频频“放炮”。有人说,李书福使用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招。
但当《商务周刊》记者就此询问李书福时,这位精力充沛的商人立刻表示了反对:“你们都错了”,李书福说,“国家批准目录,哪有媒体呼吁就可以解决的。政府毕竟是政府,绝不会因为你闹得厉害就如何的。当初国家计委、经贸委、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来我们企业调查。是浙江省人们政府专门给国务院写报告。当时一共调查了包括安徽奇瑞在内的6家汽车生产企业,最后都解决了。”
回忆起这一段往事,李书福承认自己当初使用的方式并不够好:“事实证明,这样说是没有用的,这个我自己很清楚。多做事才是真的。”李书福说。
正是在此之后,李书福对“多做事、少说话”有了更多认识。
而在另一件事情之后,李书福更是慎言。这就是2002年著名的黑哨事件。当时,李书福成为国内炮轰黑哨第一人,一下子揭开了黑哨的内幕。
但事实是,一开始李书福并不准备过深介入黑哨事件。现在谈起来,李书福还有一点激动:“在吉利宣布退出足球时,我照着讲话稿念,并不准备说黑哨。快念完时,有一个记者就问我为什么退出?我说,没有办法,做不下去,记者问,怎么没办法呢,别人都做得下去。于是我就说了黑哨的事情,记者就说,你讲的话要负责任的,我这个性格的人,当然就说,我肯定负责任。”于是,当天晚上电视台就播放了李书福和记者的这段对话,掀起了全国反黑哨高潮。
李书福说自己是“气不过”揭出了黑哨事情。之后,他开始尽量配合反黑哨的调查。但是,十几天后,他不再在媒体上就此发言。
“后来我就不说了嘛,无聊死了。”李书福对《商务周刊》回忆说。自己只能点到为止。“事情是做的,不是说的”,同时,比净化足坛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一定要全力造好汽车。
李书福并不介意媒体把自己称为“狂妄”或者“疯子”,但是,他认为“就是因为媒体这么说,所以我要接受他们的意见,要及时修正,这个世界又不是属于我的。”所以,现在的李书福,相对已经很少在媒体上“放炮”了,显得更为成熟和冷静。
“其实,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就不说,我闭口嘛。”李书福对《商务周刊》透露了他“冷静”的秘密。
疯狂念头
实际上,正是由于李书福超常的热情,才得以进入汽车领域。
当李书福刚开始进入汽车领域的时候,似乎没有人有兴趣记录这一事件。乍看之下,李书福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也许显得有些错位。1996年,只有拥有汽车目录的厂家才能生产汽车,这个市场上尚无一家民营企业。
果然,“所有人把我想造车当成一个玩笑。”李书福回忆说。
1997年,李书福找到新的突破口——收购了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工厂。可以生产一种“像”轿车但不是轿车的客车。
1998年8月,吉利生产的第一台“像”轿车的车——吉利·豪情下线。一开始“豪情”的销售并不好,1999年和2000年销量几千辆,然而,李书福对凭借每辆4万多元的、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廉价的售价去竞争市场充满希望。
而在当时,这样的市场竞争听起来,就好像是李书福要和迈克·泰森来场拳击赛,他胜出的几率几乎为零。
吉利车的低价立刻被质疑,那段时间是李书福最艰难的时期。有人说他快疯了——见人就讲自己怎么造出4万元轿车来的,没人信他。
市场态度的转变来自夏利、奥拓的暴跌让消费者明白3万元的车质量有保障。2001年,吉利车的销售局面开始打开。全年全国销售达3万辆,实现了盈亏持平。
而另一方面,李书福也为取得目录不间断地奔走。李书福曾到国家各部门游说,据说当某国家部门的官员告诉李书福,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李书福“诚恳地”回答:那就请给我一次跳楼的机会吧。最后,由于表现太执著,李书福得了“李疯子”的诨名。
正规军做派
2001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前的10天,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6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车榜上有名。于是,李书福成为中国民营轿车第一人。而此时,李书福已经建成了临海、宁波、上海浦东三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基本战略架构。在这一批被核准的企业中,另一家安徽奇瑞后来也成为了市场上的“低价杀手”。
进入了正规军的李书福开始考虑如何在业内发展。研发和自主生产成为主线。也就是在这一年,吉利开始扩张。2002年年初,吉利汽车开始实现盈利。全年销售汽车4万多辆。2003年,李书福又投资49亿在台州建成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
同时,和众多江浙企业一样,李书福的企业本来是家族企业。李书福开始着手进行家族制改造,李书福的三个兄弟完全退出决策层,由职业经理人徐刚、柏杨进入吉利集团出任CEO。2003年2月,吉利挖来了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担任集团副总裁,李书福很自豪能挖到这样“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人才”。2003年9月,李书福又找到南京菲亚特总工潘燕龙来到吉利担任汽车研究院的院长,吉利的员工透露,“吉利已经聚揽了超过1000名业内精英”。
人才储备成为吉利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最关键砝码。外界评价说,“李书福、徐刚、南阳,三位一体的吉利新高管格局已经形成。”而李书福给予了专业人士足够的信任。在吉利目前的产品决策委员会中,除了李书福外便是徐刚、潘燕龙、南阳3个,采购决策委员会同样如此。这些人才来到吉利之后,开始给吉利“补课”。潘燕龙用了一年多时间完善基础工作,将产品开发程序化,吉利开始在电脑上实现网络化车身设计。这样,吉利从一个产品图纸都不全的企业,变为了一套有序的技术管理体系。
而此时,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合资企业主要依靠引进车型,普遍缺乏研发能力。反而是诸如吉利、奇瑞这样的“草根”企业,被“逼”出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能力。
2002年开始,吉利陆续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联姻,与韩国大宇国际、塔金属集团正式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协议。
也就在2003年,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介入汽车领域,陆续有“电池大王”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贵州新世纪汽车投资公司接手贵航云雀轿车厂;做工业照明设备的浙江中誉联手东风收购武汉万通汽车;做汽配的宁波华翔收购河北中兴汽车;宁波奥克斯集团收购沈阳双马汽车等。此时的李书福除了压力之外,先入者的优势开始显露。2003年,吉利销售汽车8万多辆,销售总额为43亿元。
2004年1月,北京亚运车市公布了2003年北京市场十大畅销车型,消费者货币投票的结果是,859种车型按销售量排名,吉利美日入选,这让李书福颇感欣慰。
神奇的生命力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告诉记者,吉利是一个有着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生命力的企业。实际上,这一点颇似李书福本人。
在浙江浓郁的商业氛围下长大的李书福,19岁就开始做小生意——从废品中提炼金银。之后,李书福自己开起照相馆。
一年之后,李书福开始做电冰箱,很快显示了在经营上的天分,年营业额达四五千万元。然而,由于没有进入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李书福不得不放弃了电冰箱的生产。
1991年,李书福瞄准建材高端市场,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和第一张铝塑板就此问世。至今以国美命名的建材,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在接下来的摩托车项目中,李书福再次表现了商人敏锐的嗅觉。在一次参观中,李书福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而且利润空间巨大,于是决定生产。李书福的摩托车厂生产了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1998年产量最高时达65万台,产值连续几年高达20亿-30亿元,出口到22个国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
而在李书福一连串的创业中,他对技术的把握是其特殊的优势。当19岁时从废旧显像管里提炼金和银,李书福已经开始依靠技术赚钱。开照相馆时,照相机也是李书福自己买来镜头、齿轮等依样画葫芦组装的,连反光罩也是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敲的。
此后一长段时间内,李书福一直使用“依样画葫芦+改良”的方式。李书福生产摩托车时,首先买来样车拆了以后看原理,“拆了以后,我把它按照市场需要改了,”李书福说,李书福的低价摩托车非常受欢迎。“不是模仿。从根本上来讲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对新鲜事物感悟的问题。”李书福说。
1989年,李书福花6万块钱买了一辆深圳产的中华轿车,“我看了一下,并没有多少东西嘛。”李书福说。之后吉利开始造车,也是“仿造+改良”。这些工作全凭李书福的聪明劲。
一开始,李书福觉得造汽车并不复杂。“你想想,汽车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简单地讲就是这样。”李书福的这段著名言论,后来成为外界证明其“疯”的代表之一。但是,现在的李书福说:“造汽车其实很不简单,不然世界上为什么就剩下这几家,汽车集成性非常强。”
李书福的一位朋友告诉《商务周刊》,李书福敢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疯狂思考的过程中,他的聪明总是能帮助他找到实施的办法,做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在获得汽车牌照之后,李书福更为重视自主研发,他本人就专门花了半年时间学习汽车的技术研发。“我现在还常去车间解决技术问题,”李书福告诉《商务周刊》。
而之前,高中毕业就走向社会的李书福,曾经脱产读书3年。之后又到上海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现在,他自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另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竟然去办大学。在吉利汽车初创时,“八字还没一撇”的李书福就将厂区规划为教育区、生活区、工厂区三部分,同步建设。到目前为止吉利投资近亿元,征地270亩,创办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今年在校生达800多人。同时,在北京的吉利大学也成为全国十大民营大学之一。现在,吉利的技术人才基本可以由“自己的”大学提供。李书福的吉利也逐渐从学习走向超越。
有多疯狂
李书福还曾经有过一段造“奔驰”的经历,从这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李书福的“疯狂”。 1996年刚准备造车时,李书福买来了包括奔驰在内的几辆名车,自己把这些车拆了,然后托人从香港买回奔驰的零配件开始组装,1996年,李书福造的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奔驰”下线。那时他开着这辆“奔驰”在台州四处跑,又在电视台打广告。但这辆样车送到有关部门时,被告知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从天上回到地上,李书福决定从实际出发,走低档路线,“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
李书福对人能力的“试验”也曾经使得他亏本几千万。现在讲起这段故事,李书福语气平淡。李书福19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非常笨,但之后,通过工作成绩他逐渐认为“自己原来不笨”。2000年,李书福的吉利车开始初见曙光,李书福感觉到,“我李书福并没有什么特别,这些事换一个人做也许会取得同样效果,具备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人之间,其实是一样的”。此时,李书福的几名部下正好提出了几个项目计划,于是李书福立刻拨款鼓励他们一试。李书福希望以他们的成功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可结果正好相反,这几个项目纷纷失败,亏损几千万。李书福拿着原本以为非常完善的项目计划书和现状一一思考印证,认为如果自己去做也许就会成功,于是,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原来人和人之间还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种种看似疯狂的思索和实践,使得李书福一步步坚定了现在的信心。
实际上,李书福坦白承认,最初准备制造轿车仅仅出于市场的考虑。“这个市场大呀!”李书福说。但是,当他真正涉足并了解汽车产业之后,另一种感情开始上升——“造中国自己的汽车”成为一种理想。
当李书福听到日本称“中国一定成为世界工厂”时,并不激动,而是提出一系列问题:世界工厂由谁下订单?假如中国市场汽车被外资控制,世界工厂是不是变成世界加工车间?如果变成世界加工车间,还有没有民族品牌?还需要企业家吗?还是只需要车间主任?他认定:“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点上的一个思考。”
李书福认为,中国市场汽车暴利,就是因为中国不能制造出有自己竞争力的汽车。比如中国的汽车贷款不被偿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贬值得太快。而在美国,因为汽车本身售价就低,贬值也很慢。李书福甚至将吉利生产的美人豹跑车定在15万的低价上,就是希望不断实践自己的低价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李书福开始举起民族产业的大旗。“现在世界汽车‘3+6+1’的格局,总会有所改变,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就可以改变。”实践5年之后,李书福对《商务周刊》表达了自己希望改变世界汽车的格局的信念。
李书福感性地把完成这一理想的过程形容为:“一股力量在风中回荡。”
这个目标对李书福如此重要,以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无足轻重。拥有巨额财富的李书福住的是10年前的旧房子,他吃职工食堂,开吉利产的汽车、穿吉利皮鞋、吉利工作服。吉利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李晓云告诉记者:“李书福对物质享受几乎没有要求。”
李书福与迈克·泰森的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