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美航权新协议给中国民航业带来的震动尚未平息,中欧航权谈判又再次悄悄展开。本报记者近日独家获悉,本周将有一支由政府官员和航空公司代表组成的中方代表团秘密飞抵德国,与德方展开谈判。
这是今年以来中德展开的第二轮航权谈判。据民航总局有关官员向记者透露,中德新航空协议将有望在此行中草签。
德国最大的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并表示对此次中德航权谈判保持极为乐观的态度,认为9月欧盟对中国
旅游已经整体开放,新航权协议的签署无疑将有利于中、德航空公司的发展。但就具体谈判细节,汉莎却表示在协议没有最终签署之前还不能透露。据了解,9月6日、7日汉莎在新加坡召开的一次全球会议上,汉莎高层已经表露了对此次谈判的乐观态度。
有资深人士指出,这也许意味着欧洲所有有实力的航空公司都将可以加入中德、中英航线的竞争,也就提前了欧洲各大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的时间。
中欧航权谈判历程
“中欧航权谈判与中美航权谈判不一样。”中国民航总局国际司副司长宋庆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和欧盟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还是在与欧洲各个国家进行单边会谈。”
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欧洲各国都要求签署不限制额定运力条款,但在中方坚持下,中欧航线应都会采取逐年开放的方式,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航空公司的保护。”
事实上,早在2002年,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政府民航会谈就拉开序幕,2002至2003年两年间,中国已经与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新民航协议的谈判。其中最早与中方接触的德国,早在2002年9月就和中国政府率先举行了会谈。
原有的中欧航空合作体系是在1998年前制定的,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当时身陷亏损怪圈的中国航空企业的保护。中国民航总局作为国内直属航空公司的法人代表面临国有资产经营方面的压力,因而采取了“保守式的开放原则”,同意欧洲各民航当局的增班要求。
中英合作成蓝本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经过3年间的2次协商,其实早在今年2月12日,中国民航总局与英国交通部已经在上海签署了新中英航空服务协议的合作备忘录。但由于中英双方对此都保持低调,所以此消息并没有得到国内舆论的关注。然而,该航空协议已成为今后中国与欧盟各国谈判的“蓝本”。
据悉,新中德航权协议将参照中英航空协议,将沿用“梯度开放”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逐年增加中欧航线的航班数量,逐步加大客货运的开放力度。”
根据记者从民航总局获得的资料,新中英航空协议采取了梯度开放的政策。根据新协议,2004年英方航空公司的每周客运航班数量将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15个;而明年,这个航班数量就可以达到每周25个;到2006年,则将增加到31个。同时,英方航空公司还取得了除北京、上海以外另六个中国内地城市的直飞权利。
亲历了中英航权谈判的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中国区销售部经理严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每周只有5个直飞北京的航班,并没有用满原先中英协议中6个直飞航班的额度。但中国民航市场的发展速度是不可以预测的,新的协议让我们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航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 据严彪透露,今年10月英航就将开通上海—曼谷—伦敦的货运航线,并对英航首条中国货运航线充满期待。
欧洲各航空巨头提前到来?
“其实,从新签署的中英航空协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所遵守的‘梯度开放’原则对中方航空公司更有利。”东方航空<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除了使得中方的航空公司在与欧洲航空公司拥有同等的权利外,还保证了在中国航空公司实力不足时,航线不会被欧洲航空公司垄断。”
在今年4月,新中英航空协议签署后,东方航空开通了每周3班的上海—伦敦的航班,开始与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展开正面竞争。
然而,一位民航业内资深人士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中欧新航空协议对中国航空公司的威胁将来自于背后。“英国、德国都属于欧盟成员国,依照欧盟的要求,欧盟各成员国都应享受相等的权利。在新中英航空协议中,英方表示,任何一家有实力的欧洲航空公司都可以与英方航空公司一样享有开通英国至中国航线的权利。但对于这个条款,中国民航总局却一直在与欧盟沟通,而并没有给英方以明确答复。”
这位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所以中英双方虽然已经签署了备忘录,却一直没有正式签署协议。当然这并不影响新协议今年的实施。但中德新的航空协议如果签署,这个问题将再次被推到前台。如果民航总局妥协,无疑意味着欧洲所有有实力的航空公司都将可以加入中德、中英航线的竞争,这也就提前了欧洲各大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的时间。”
截至2002年夏秋季,中欧航线总运力超过了每周100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欧航线也因此成为中国航空企业与外航合作最频繁、最紧密的网络区域。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刘伟民教授认为,中国航空公司必须施行低成本战略。“没有别的出路可以选择。”这既是因为竞争激烈的环境逼得航空公司不得不这样做,也是因为国家希望通过市场和竞争的手段来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如果国内不能尽快摆脱高成本运营的负担,想与欧美列强竞争实在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