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进入危局,而伴随着市场中的不救市的传言,中国股市继续着下跌的进程。市场需要一个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方案。有没有这样的方案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有超过十万亿的银行存款。应该说这些都可以支持中国股市有多赢方案存在,而笔者也一直在论证该方案。
一, 中国股市的问题不外乎两条。
1是投资者的高持仓成本。比如在2000点以上发行的新股,基本都是以60多倍的市盈率进入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是以高成本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的高持仓成本和中国股市的历史有关,这包括中国股市的非市场化发行,和中国股市的股权割裂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层应该负主要责任,而管理层在制定股市发展策略时也曾提出过要尊重历史。
2是如何实现国际接轨。中国股市的种种问题在于股市的制度的不规范,如果能实现国际接轨基本就能解决,但国际接轨又会导致以往高价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严重亏损。随着扩融的加速,不断相对廉价的股票对以往市场的秩序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市场价值中枢不断崩溃,导致整个股市对国际接轨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形成不公平,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形成严重的打击,制约中国股市的良性发展。中国股市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保护投资者高持仓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即如何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
二,现在的下跌是不是市场规律,这样的下跌究竟正常不正常。
当一个市场的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没有投资价值的时候(投资者全部亏损),当中国整个的证券业都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应该说中国股市是不正常了,而越是国际接轨股市越发下跌,这就说明我们股市的接轨手段不适应实际。而那些跌出投资价值的论调,更是荒谬。
这种先让投资者倾家荡产,然后告诉你以后可以发财的思路,是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接受的。
国际接轨是什么概念
管理层这些年一直在提国际接轨,国际接轨是个什么概念呢,国际接轨后中国股市的股价应该在什么程度呢?
国际接轨的证券市场是市场化发行新股的,只要合乎上市标准就可以上市而不受管理层发行节奏的控制。国际接轨是市场是市场化调节的,股市低迷到一定程度,上市公司到这个市场发行新股就会受损失,处于利益的关系新股发行就会受到节制,股市就会受供求关系恢复元气;国际接轨是全流通的市场,是大股东存在随时可以被更换的忧患的市场,是能实现资产配置的市场;国际接轨是市场合理定价的市场,价值一元的股票,这个市场给的定价也是一元,新股发行是同股同价的,绝不会出现中国股市流通股东36.60元入股,非流通股东出资1元的现象。国际接轨是有做空机制的市场,是必须给上市公司资产合理定价的市场,因为在做空机制下,任何偏离市场价格,和股价趋势相背离的交易都可能招致亏损。
而现在的市场如果实现市场化发行新股,如果开出做空机制,如果推出全流通方案,那么不用怀疑中国股市肯定大跌,因为中国股市ST类的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将普遍向香港的仙股的价格靠拢,每股几分钱的价格。含H股的价格也将向H股的价格靠拢,继续下跌!
继续下跌意味着什么
继续贯彻国际接轨的政策中国股市将继续下跌!继续下跌意味着什么呢?将意味着中国股市将彻底的被推倒重来!将意味着中国股价普遍跌破净资产,国有股不低于净资产减持成为泡影——国家利益受损;将意味这大批券商面临破产,大量基金被套牢,面临大面积赎回的窘境;将意味着国际资本以最低的成本接收中国证券业;将意味着银行要接收大量的不良资产。将意味着整个社会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恶化;意味着国九条被彻底套牢,国家公信力将受质疑;将意味着数千万股民、数千万家庭继续向深渊滑落……
所以笔者敢预言中国股市现行的渐进式国际接轨方案不能坚持到低。因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不允许继续下跌。
市场需要相对稳定的治市方案
现在推出不恰当的市场政策都会引起市场的暴涨、暴跌,而且推出不恰当的政策还会形成许多股票暴涨,许多股票暴跌的局面,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方案都不能引起市场的剧烈变动,不合理的暴涨一样不是什么好的现象,较为合理的方案应该是稳定的持续(五年或者十年)的上涨局面,而且能实现市场相对稳定的国际接轨。
通过宏观调控新股发行速度调控市场价值中枢
如何实现市场的稳定,中国股市还不能实现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必须采取人为的调控方式,即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市场价值中枢,从整个国家的利益上看,通过出台政策实现政策底来实现市场的最终止跌,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比如1300点以下停止一切融资行为,包括新股发行、增发、配股等。
而防止股指过度上涨的政策也应该一并推出。即可以根据股指高度调控新股发行速度,来实现对整个市场稳定的调控。
比如1300点以下停止发行新股,1300-1600点每周发行1只新股(当然股本要适中),1600-1800点每周发行2只新股,1800-2000点每周发行4只新股,2000点以上市场化发行新股。这样给投资者一定的心里预期,以便投资者有根据的作出投资选择。主动适应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证券市场也会在1300点——2000点做良性的波动。以上的节奏具体在实施的时候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应当注意的是要明确新股的发行速度,让投资者有心理预期。(注现在的指数失真,希望修改新股上市当天计入指数的政策)
张卫星的股权调整方案存在很大风险
现在市场好象许多人认为通过股权调整的方案就能实现股市的完美,其实仔细分析,试图通过股权调整来实现股市的完美的方案风险很大。
会导致ST长控(60013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类的资不低债股票投资者的血本无归。
因为股权调整后就意味着国际接轨,市场化发行新股的环境下资产为零的上市公司,股价将为几分钱(同香港仙股价格)。会导致现在市场上几只全流通股票的继续下跌,这类股票无论如何方式的股权调整都不能实现上市公司的资本充实。(资产为零的企业,再调整股权其资产都是零)
会导致600588用友软件(60058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该类的股票大幅上升。
用友软件的发行价是36.60元,而现在股市在直接流通的预期下已经跌到了20元左右,现在行情几度低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比比皆是。如果采取股权调整的方案,该类股票将大幅上扬,这对按现在股市政策抛出该股的投资者和现在买入的投资者将是莫大的不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的股权调整方案来实现股市完美是存在巨大风险的,是能导致股市大动荡的方案。在笔者而言股权调整的方案 仅适用于部分降低股市的高市盈率,只适用于在市场走好的环境下,解决市场的全流通问题,应属于股市系统策略下的一个环节之一。
三,股市方略 :采取存量搁置,增量新股全流通发行的方案
现在市场还不具备解决国有股的问题的环境,采取存量搁置,增量全流通发行方案,将从源头上股权割裂的问题的无限度扩大。而现在市场环境下简单的全流通发行,会对以往股票价格形成冲击,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大股东上市后兑现走人的现象,因为这个市场还是价值高估的市场,在价值高估的市场环境下惯例的新股发行方式,只能使市场失血,投资者利益受损,而建立一个新的新股和市场的嫁接方式,才能使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市场不会因为大量的新股发行而导致大幅下跌。关于扩股全流通的新股发行理论,笔者曾在搜狐财经发表过《中国股市基础理论错误——新股发行溢价收益归上市公司不合理》一文中详细论证。增量新股通过实行扩股全流通发行的方式。就能实现中国股市高市盈率下的新股发行模式。
四,垫高非流通股成本,打造公平的交易平台。
中国股市的不公平之处
中国股市的最大的不公平在与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之间的不公平。
虽然管理层这两年一直在提三公的概念,特别是推行洋理论的海归学者们!而正是他们在推行三公的同时严重的忽略了,中国股市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之间的不公平。用友软件市场价发行新股,导致二级市场流通股东最高成本在100元,而非流通股东的成本只有1元多的巨大落差。非流通股东不到两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而开盘首日参与集合竟价买入的投资者,却面临100多倍的高市盈率的难堪。宜华木业(60097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发行宜华木业发行发起人财富增加9亿元,6.7万股民被套;苏泊尔(00203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套牢3万人,赚钱仅7人,这7人均为发起人股东。发起人财富增加9亿元,6.7万股民被套;苏泊尔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套牢3万人,赚钱仅7人,这7人均为发起人股东。而随着国际接轨的进程,股价不断向下回归,而这个过程更导致了政策对二级市场的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的严重不公。
中国股市其次的不公平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公平。
因为中国股市的非市场化发行导致,上市公司稀缺的属性,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不公平落差。比如用友软件上市,发起人股东资本徒增九倍多。上市公司通过一次新股发行或者增发和配股就能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值,就可以实现不劳而获。中信证券(60003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凭什么收购广发证券,就是因为他上市了,试问如果没有上市融来的近18个亿,他凭什么要当证券业的老大。中信上市之前绝对不是中国证券业的最大的证券公司,比他大的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也很难说中信证券是中国证券业最优秀的公司,因为还有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
中国股市的不公还在于,后买入的投资者相对于早买入的投资者投资成本间的不公(市场缺少一个稳定的市场秩序,系统性风险太大)。
首先要明确中国股市不具备合理定价的功能,股价并不是围绕着股票的价值波动,而是根据市场的整体价值中枢波动。如果价值中枢下移 就会造成先前买入的投资者亏损,造成不同价值中枢下买进股票的投资者之间的不公平。中国股市因为是在不断的国际接轨,股市的整体价值中枢不断下移。市场价值中枢在15元时,买入的投资者的持仓成本就会高于现在的7元钱的价值中枢环境下,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而现在7元左右的价值中枢环境下买入的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将高于国际接轨时买入股票的成本,国际接轨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的成本将高于国际接轨后的投资者的成本。因为有以往不公平的存在和对未来不公平的预期,现在的投资者基本没有信心买入股票。而没有接盘,又影响现在的渐进式接轨的进程,可见中国股市现在的政策走不通。
通过以上的分析,要使投资者对这个市场又信心就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稳定的市场交易秩序,即排除因为扩容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除了将市场推倒重来之外(最大限度的牺牲现在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市场公平的交易秩序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垫高非流通股东的成本来实现,例如上市公司可以竟价买壳上市,或者采取扩股全流通的发行新股的方法。(如下)
扩股全流通发行的新股发行模式
扩股全流通的发行方案很简单,就是新股按以往定价发行后不直接上市流通 而是根据发起人股的净资产和发行价的比例将流通股扩股,扩股后,包括以往的非流通股(即发起人股)所有的股票都可以流通。扩股全流通发行实行后,要改变以往按市值配售的办法,而是成立共同基金,新股发行一律定价发行给共同基金,由共同基金负责扩股,然后在首个交易日按集合竟价抛出。这样新股发行过程中的溢价收益归共同基金所有。这样就形成了在高市盈率环境下比较公平的新股发行模式。新股发行尽量截流了上市公司的溢价收益,而共同基金将给以后国际接轨过程的中市场补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
下面是以个股为例的扩股全流通发行,例如:扩股全流通发行中创信测(600485)(相关,行情,个股论坛)
第一步新股按以往定价发行,如发行1800万股A股,发行价是每股10.21元,第二步发行完毕后不直接上市流通,将流通的1800万股采取张卫星的扩股方案将流通股按1:10.21进行扩股(该比例大致可以根据新股上市之前每股净资产和新股发行价之间的比例进行)。第三步经按比例扩股整理后上市流通!(和以往新股上市一样只不过该股是全流通发行,原先的发起人法人股可以上市流通)
下面是扩股流通和以往发行方式的效果对比:融资额度前后两者相等扩股全流通发行融资10.21*1800=1.8378(亿)现行模式发行融资10.21*1800=1.8378(亿)
扩股全流通发行前后发起人每股净资产变化情况:发行前发起人股每股净资产1元,发行后每股净资产1元
现行模式发行前后发起人股每股净资产变化情况:发行前每股净资产1元,发行后每股净资产4.12元
扩股全流通发行和现行模式发行后发起人股所占比例:前者,发起人股上市后所占比例21.5%(仍是第一大股东)后者73.6%(绝对第一大股东)
扩股全流通发行和现行模式发行发行按市价计算发起人股的资本增值倍数: 前者,(按估计上市后4元以上定价计算)发起人股增值4倍 后者发起人股按流通股09月19日收盘价20.41元计)增值20倍(暴利) 可见扩股全流通发行,明显改变了新股发行大股东的暴利程度。
怎样组建共同基金,新股发行全部发行给共同基金,由共同基金扩股后,在二级市场通过集合竟价抛出,所得收益用来组建共同基金。以中创信测为例,发行了1800万经过扩股达到1.8360亿股,上市后开盘竟价如果是4元,那么发行一只中创信测股票将获得4元*1.8360股=7.344亿元的资金。扣去认购资金10.21*1800万=1.8378亿 共同基金可获7.344亿-1.8378亿=5.5062亿 的新股发行的溢价收益。每只新股发行,共同基金都可以截流可观的溢价收益,这些收入足以解决中国股市的种种问题。
如果说以往的市场定价发行模式不合理,那么扩股全流通发行将是对以往新股发行的合理修正。因为这个市场是价值高估的市场,即使发行时的定价是合理定价,那么一旦进入市场,市场的重新定价就会导致股票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扩股全流通的发行模式,实现了发行过程中的同股同钱的原则,而且并不影响新股发行过程中的融资需求,也不会存在对上市公司价值低估的现象。发起人股东仍然可以享受新股上市以后的价值高估,只不过是扩股发行其享受的价值高估的比例小了。而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股东也都处于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说应该是多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案。而该方案更有利于改变以往市场多输的格局。
五,组建共同基金实现高市盈率的软着陆 通过上市公司业绩和资本推动来解决中国股市的高市盈率的软着陆。
前面提到过调整股权的方式来解决全流通的问题,在市场没有一个资金主体的情况下 难以实现各方面多赢的全流通方案,只有组建共同基金的方式才能实现,在通过股权调整的实现国际接轨的全流通过程中,ST长控类上市公司投资者血本无归,而方案前买入用友软件(600588)类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会获暴利。这是个不均衡局面。而且笔者提出过垫高非流通股东的思路,而垫高后就会导致市场有多余的一部分资金的存在,即新股发行过程中的溢价收益,既然我们已经论证了新股发行中的溢价收益归上市公司不合理,那么该部分的溢价收益组成共同基金归市场所有则比较合理,按以上的方案我们可以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市盈率的股市平台。而该高市盈率的最后如何着陆,需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还需要一个庞大的资金主体——共同基金的推动。何况以后的A、B、H股的不同市场的并轨,和国有股的多赢方案都需要一个资金庞大的,不以赢利为目的资金主体——共同基金。
以上的扩股全流通的发行方案中,如果采取以往的一级市场申购,那么中了签的投资者以为可以扩股,这样这就形成了另一个暴利群体。而通过组建共同基金的形式,截流新股发行中的溢价收益,这一方面可以改变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不公平,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源,为以后降低市场的高市盈率,和解决存量的股权分置,不同市场的并轨等问题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
共同基金的成立给市场以后的软着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也为以往国有股的全流通改造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使国有股全流通过程中所谓的流通股东的补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全流通改造必须有不以赢利为目的,肯牺牲自身利益的共同基金作为主体。这样全流通才能够顺利实施,才能实现公平公正的全流通改造。因为全流通需要通盘考虑,即要考虑非流通股东的利益,又要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只有在共同基金给各方补偿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各个方面的多赢,比如国有股可以由共同基金按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接下所有非流通股,在非流通股不反对的前提下,然后再按张卫星的扩股全流通方案进行合理股权调整,最终实现市场的全流通改造。
六 虚拟经济中信心的作用
现代经济就是信心经济,信心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反观现在的股市政策,一方面通过扩容,通过所谓的市场化,加快国际接轨的进程,通过股市的不断下跌严重的伤害投资者的信心。现在的股市政策是扼杀投资者信心的政策,因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是国际接轨!
首先投资者都明确现在的政策正在向国际化接轨,都明确以后的市场价值中枢还会更低,没有人愿意进来接盘,另一方面本想进场对某些壳资源类股票进行重组的机构,也因为知道现在的市场是将要国际接轨的市场,以后市场化发行新股壳资源会消失,谁还敢冒风险进入这个市场。同时管理层还想让投资者接盘,还想让投资者维持这个市场。
如果真的要蹦盘了,管理层会不会出政策救市——6.24行情停止国有股减持就是明显的例子。很多看清趋势的投资者抛空了,但突然来个利好,大盘涨停,看你蒙不蒙!中国证券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过不救市论,但事实上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管理层都救市了。这是投资者对这个市场迷茫的地方。
投资者一方面不敢进入这个市场,另一方面又害怕哪一天管理层真的出台利好让自己踏空。在这样的股市策略下,不断进场的投资者就会和以往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一样,不断亏损。投资者的信心也随着市场价值中枢的不断崩溃屡次遭受打击。
可以说现在的股市政策绝对是让投资者绝望的政策,是没有出路的政策。为什么2001年股指能维持在2000点以上。因为那时的投资者信心最大,投入股市的热情最高。为什么以往出台政策股市会大涨,现在即使是停止发行新股股市一样照跌不误?听说还要推出单方面征收印化税,即使推出了,我看一样下跌!因为现在的投资者已经没有信心了。因为现在的股市策略已经不能让投资者有信心了!
没有信心的中国股市等于没有了一万亿!
股市是虚拟经济的范畴,是信心经济,必须有让投资者有信心的股市策略。
现在管理层的思路基本上忽略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不公平,强行推行市场化,而市场化发行的直接后果就是投资二级市场流通股东的财富被蒸发怠尽。而要维持市场不跌用政策托市,虽然流通股东能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但对非流通股东而言,却是暴利的,是资本翻倍翻数倍的,而且一样还会给市场留下下跌的空间。
中国股市只有在充满信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虚拟经济的力量,才能解决问题。要依靠上市公司业绩和资金推动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下下才能实现高市盈率的软着陆。
比如ST类资产为零的上市公司,该类股票的软着陆,必须在高市盈率的的市场环境下,通过资本的高压才会有更多的社会企业敢于注资重组该类企业。(其前提必须是市场价值中枢稳定,重组方买入后壳资源贬值预期不要太大。)然后靠上市公司的业绩实现最终的国际接轨。否则即使是股权调整的方式也不能实现该类企业的资本充实。而该类股票基本代表整个市场投资者的高成本。如果能解决该类股票的问题那么中国股市的问题就基本得以解决。中国股市必须垫高非流通股的成本,堵住新股发行、增发配股中的资金黑洞,然后靠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更大规模资金的推动才能实现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当股指突破2000点,市场实现市场化发行新股,那么基本上就实现了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
声明:此稿为网友投稿,其观点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搜狐网观点,如须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须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e-finance@sohu-inc.com,或致电010-65102160-6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