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一周年前夕,受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日报社、辽宁电台的邀请,本报记者8月30日到9月7日前往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营口市和大连市采访。在辽宁深入基层的采访中,记者被东北振兴所呈现出的迅猛发展势头所深深震撼,更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关于振兴东北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与此同时,记者也看到了东北振兴、打造中国第四个增长极的巨大潜力,感受到了外资、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本争相进入东北市场的高涨热情。
珠三角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如何开拓这巨大的商机?记者边走边看,记录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亮点,并在此基础上,极力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洞悉东北振兴所蕴藏的商机,并学习借鉴长三角特别是浙江温州人在东北市场攻城掠地的成功经验。
本版主要透过辽宁的亮点看粤辽合作的前景和商机,B02版主要透过辽宁的亮点谈它给广东带来的启示。
闯东北,温州人走在广东人前面
事件
温州人在东北攻城掠地
去年以来,辽宁经济呈现明显的加速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更是增长12.2%,为10年来同期最好水平。辽宁经济增长态势好,最重要的是靠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增长的主体有四个:一是数百亿国债投资的示范拉动作用;二是辽宁自我积累能力的增强,特别是民间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并开始加大投资;三是外资特别是日韩资本的加速进入;四是国内发达地区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进入。其中,最大、最活跃的投资者来自长三角,尤其是浙江的温州。
据沈阳市发改委主任汪涛介绍,近些年,沈阳遵循地区间经济互补的原则,与江浙、闽南地区开展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和资本重组,目前已经形成“南资北上”的良好态势,已有22万南方人在沈阳经商办企业,其中温州6万人、泉州5万人、莆田3万人。沈阳及其周边地区已成为江浙、闽南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南方民营企业已有1200余家,投入资金约900亿元,其中仅温州一地在沈阳开办的企业就超过1000家,投资逾200亿元。就在记者抵达沈阳采访前的8月28日,沈阳市举办了“温州日”活动,吸引2000多温州人来沈阳洽谈生意。可以说,温州人在沈阳的投资已成扎堆集聚的发展之势。
沈阳如此,鞍山、营口、大连等城市亦如是。在这些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温州人聚集,并在当地进行了巨额的投资。
看来,温州人已经在辽宁刮起了一股温州风,温州人在东北市场攻城掠地之势已然形成。
启示
广东该向温州学什么?
广东在东北的商贸活动也挺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目前在辽宁共设立企业982家,其中实业投资型企业126家,投资总额达212亿元,孤立来看,投资额也颇为可观。但与温州一比,广东全省在辽宁的投资仅相当于温州一地在沈阳的投资,差距不小。
广东在辽宁乃至在东北的投资扩张为何远不如温州?沈阳、营口等市的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其中的主客观原因。
其中,客观原因不少,如广东经济的外向度较大,本地积累的资本很多投资在外源型经济上;近一两年,广东在用地用电上所受到的制约不如浙江严重,向外省扩张的压力相对小一些;广东的产业结构重型化程度比浙江高,相对浙江而言,与辽宁的同构性更强,互补性稍弱,等等。但更多的是主观的原因,这些原因反映了广东企业的一些短处,值得注意。首先,广东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原始积累完成得比较轻松,如今艰苦奋斗的精神相对较弱,对外拓展的动力不如温州人强劲;二是广东企业家面临的商业机会较多,因而更倾向于赚快钱,对于一些投资大、见效慢、但前景广阔的项目关注不够,对战术问题的重视甚于对战略问题的关注;三是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常常抱团集聚发展,因此一旦有大的企业看中某地的投资机会,就会引来一大群企业,相对而言,广东企业的产业联动弱于温州企业。这三点,都是广东企业在拓展东北商机时要向温州企业学习之处。
粮食篇
将东北建成广东后备粮仓
事件
粤辽结盟长期购销粮食
广东经贸代表团8月访问辽宁时,广东省广弘九江饲料有限公司一口气与辽宁企业签订了三份长期的大量粮食原料购销合同,引起了人们的瞩目。据悉,广弘九江及属下的三水家乐饲料有限公司是我省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年产配合饲料25万吨左右,每年需要采购饲料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玉米、豆粕、鱼粉、菜籽粕及其它农副产品约25万吨。此次,广弘斥资3.45亿元购买大连的豆粕和玉米,并与辽宁省国有粮油企业大连连王油脂公司、大连北良港有限公司、大连中纺粮油公司形成了长期的玉米购销合作伙伴关系。
另据可靠消息透露,广东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目前也与东北有关地区紧密磋商,拟斥巨资在东北建立饲料原料生产基地,以满足广东本部的养鸡业、养猪业的巨大饲料需求。
纵深
与东北开展粮食合作
有助广东可持续发展
放眼全国,在农业资源方面,我国南方水多土少,华北土多水少,西北二者俱缺,唯有东北水土资源配置得最好,是我国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有鉴于此,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在随广东党政代表团考察完东北时提出:广东应认真研究与东北建立长久、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以解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利用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强、市场网络健全的优势,鼓励我省企业到东北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开拓企业成长的巨大战略空间。
城市改造篇
辽宁酝酿拓展城市空间机遇难得
房地产
粤商捷足先登占领制高点
总体而言,广东企业在辽宁的外来投资者中,并不能跻身于实力雄厚者的行列,但在房地产业是个例外。
不到辽宁还真不知道粤商已在辽宁房地产界打下了颇大的一片天地:深圳万科集团属下的沈阳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入沈已达10年,业务发展到大连、长春、鞍山,连续多年稳居沈阳商品房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在沈阳开发的5个项目个个成功,项目总投资已完成12亿元,全部完成后将达26.6亿元;保利房地产投资6亿元开发沈阳房地产市场,6年内将投入20亿元;广州富力地产集团与沈阳亿隆房屋开发公司合作,目前也已投资10亿元正式进入辽宁开发房地产市场。
纵深
辽宁城市空间大拓展
目前辽宁省城市化率达54%,是中国内地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省份,其工业城市的高度密集程度,在全国是罕见的。但由于辽宁的城市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工业的拉动发展起来的,因此普遍存在着城市改造任务重、居民住房欠账多的问题。在东北振兴的过程中,辽宁的城市需要进行大的空间拓展和重整工作,这为现代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沈阳市这个老工业城市近3年多来进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城市空间大拓展,陆续推出了城市发展的六大空间:2001年,全面启动了120平方公里的浑南大开发;2002年,将铁西工业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组织了125平方公里的铁西新区;同年规划建设了42平方公里的农业高新区;去年7月,启动了全长17公里的“中央都市走廊”的开发;今年5月,推出了42公里长的“浑河两岸开发”。六大空间的拓展,构筑起了沈阳未来发展的全新格局,也为房地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极好的商业机会。
沈阳房地产业的勃兴,得益于其工业城市的定位向工业与商贸并重的中心城市转变;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则得益于其临海工业的大发展。营口开发区近年来依托港口的优势,大力引进鞍钢临海钢铁基地等大型重化工业的进入,并形成了“港区互动”的良好态势。借此势头,开发区制订了2010年“建成亿吨大港,城市人口由30万人发展到100万人”的大规划。良好的规划、美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使营口开发区的房地产业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新城区南部中心规划区的几个楼盘,每平方米楼价从去年的600元窜升至今年的1300元。
在辽宁这个城市格局大规模重整的调整期里,像营口开发区房地产业的黄金投资机会不在少数,这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史上是越来越稀缺的商机,正有待有实力、有眼光的开发商前去挖掘。
商贸
巨大的市场VS落后的业态
巨大落差催生诱人商机
城市化程度高、城市高度密集,是适合商贸流通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生态;辽宁各大城市近两三年加大力度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举措使这种气候更为宜人;而对外来投资者而言,辽宁各大城市先进商业业态(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大中型专卖场等)的稀少,更成了投资辽宁的绝佳理由。可以说,辽宁各大城市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落后的商业业态之间的落差形成诱人的商机。
对于商贸业这一商机,我省部分先行企业已有所洞悉并开始行动。如香江集团早在1999年1月就投资1亿元建立了沈阳香江家具装饰材料大市场,营业面积达5万平方米,基本确立了其在东北家具市场的地位。今年6月,该公司又投资6亿元,建设20万平方米的“香江好天地”商业中心,目前正在兴建之中。深圳新一佳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在沈阳、鞍山开了三家连锁超市,日销售额约80万元。据悉,在今年8月广东经贸团访问辽宁期间,又有一大批广东商贸企业与辽宁有关企业一道商讨合作事宜,并达成了许多初步的意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环保篇
优势互补掘金朝阳产业
事件
抱着金娃娃过得紧巴巴
记者在沈阳采访的第一站是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具有80年历史的老企业,拥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技术,不少产品在国内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如汽车组合开关占全国市场的30%,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在全国水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与日本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型轮式装载机属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选矿成套设备产量居全国之首。不过,尽管有着这么多的好技术、好产品,但由于这些产品的市场过于狭窄,全国市场也就十亿八亿的市场总量,因此并不足以使沈矿集团做大。
沈矿集团真正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它掌握的一系列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特别是水处理技术。可惜的是,尽管拥有如此的技术水平,由于企业的包袱尚未完全放下,现代企业的框架尚未真正搭建起来,资金筹措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沈矿集团水处理产业的年产值还不到1亿元。不过,也正是这种巨大潜力和较小的实际产值之间的落差,让我们看到了广东企业凭借资金、机制、市场渠道优势与之合作、占领市场的绝好商机。
商机
700亿的市场需求
水处理产业无疑是一个成长性非常好、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据有关专业机构统计,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达到415.2亿吨。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一直小于15%,工业废水达标率也在70%以下。若达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50%的规划目标,预计2005年我国水处理技术装备市场需求400亿元,到2010年达到约500亿元。因此在未来的十年中,水污染治理市场总需求为700亿元。国家需投入6500亿元人民币来治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国水处理产品、技术水平还没能跟上,产品设备总体水平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的不到40%。同时,面对量大、面广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缺乏高效低耗的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对日益污染的饮用水,也缺乏有效的净化技术和成套设备。水处理设备与工艺的集成性也较差,许多设备产品仍依赖国外进口。
总体来说,我国水处理产业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内巨大市场的实际需求,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对这种商机,辽宁的企业有技术储备、有专业人才,而广东的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灵活的机制、良好的市场触角,二者结合起来,迸发的能量将是相当可观的。
其实,水处理设备产业只是一个例子。广东企业与辽宁企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乃至装备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要双方各自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粤辽就可以通过这种产业对接和重整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旅游篇
南北差异带来合作空间
事件
广州鞍山加强旅游合作
8月中旬,广东党政代表团访问鞍山,广州市与鞍山市签订了结成友好城市的协议;9月中旬,鞍山党政代表团访问广州,双方细化了包括加强旅游合作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协议。鞍山市市长张杰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鞍山和广州今后将积极开辟两市旅游业合作的有效途径,协助组织旅游客源,推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针对两市旅游需要,制定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组织重大的旅游交流和推介活动。
商机
辽宁旅游开发全面升温
东北与广东,一个有北国冰雪风光的壮观,一个有着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从吸引游客的景观而言,具有天然的互补性,这是两地合作的坚实基础。广东旅游服务业发达,完全可以通过资源互补、客源互换、信息互通往来等手段加强与东北的合作,推动两地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但具体到辽宁而言,广东旅游企业与之合作的商机更多地体现在辽宁正处在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升温的关键阶段,这给了广东企业许多的投资切入点。
辽宁旅游开发升温的支撑点有如下几个:其一,沈阳故宫、清朝关外三陵等历史文化名胜最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必然大大激发人们赴辽宁旅游的兴趣;其二,辽宁丹东市被特许经营朝鲜游,到朝鲜这个神秘的国度游览,对许多游客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其三,近十年八年间,辽宁大手笔地开发了不少称得上“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日增。如鞍山开发的“世界第一玉佛”、“亚洲第一温泉”、营口港开发的世界最长的海滩之一,等等。
人才篇
借东北人才发展广东
事件
南海在东软软件园建人才培训基地
在8月广东省经贸代表团访问辽宁期间,南海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组建人才培训基地的协议,培训基地重点是为南海培养高端的软件开发人才。
南海软件科技园是广东省四大软件园区之一,作为一个高校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IT人才匮乏是南海进一步发展IT业的最大掣肘因素。因此,南海区近几年来不断与全国著名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这些高校的力量是为自己培养人才。拥有全新IT教育与培训理念的东软集团是南海区的合作对象之一,早在2001年6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双方已经在南海大学城共同创办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目前,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人,到2005年将达到5000人。这些学生将成为南海乃至广东IT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军。
纵深
充分挖掘辽宁的人才宝库
作为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具有明显的科教人才优势。全省拥有普通高校66所,在校生47.6万人;有独立科研机构203家,两院院士51名,从事研究和发展活动的人员5.7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4.8万人;近几年取得重大科学研究新成果1.59万项;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70万人,高级技工36万人,技师5万人。
值得指出的是,辽宁拥有的高级技工和技师队伍正是广东今后发展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所急需的人才,广东完全可以通过招聘、控股辽宁的相关国有企业等多种方式来延揽这些人才,为我所用,来加速推进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重化工业篇
重化工业如何与东北形成互补
事件
重机企业向临海地区转移
到辽宁这个老重化工业基地跑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趋势:一批计划经济时代布局在内陆的老重型机械企业逐渐往临海地区迁移,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几年凭借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引进了年产量40万吨钢铁的伊斯帕特项目,世界钢铁巨头仁川制铁公司也在与营口洽谈之中。但最令营口人欣喜的是:在钢铁业排名世界第9名的鞍山钢铁集团也基本敲定了在营口投资建设年产量500万吨的临海钢铁基地的计划,此举将大大增强营口的工业实力。
而在上世纪50年代被称为我国“国宝”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也已开始挪窝,工程设计中心早两年已从齐齐哈尔迁到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工厂目前正准备迁往大连棉花岛,建设临海制造基地。
大连重工、大连起重是大连市两个产品相似、工艺相近的企业,以前两家企业靠海不临海,在竞争中自相比拼,内耗严重,都难以做大做强。2001年12月,在大连市政府的推动下,两家企业强强联合,并通过搬迁实现改造,利用出让市区黄金地段获取的土地转让金,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临海制造基地,这是我国重工企业中唯一的临海制造基地。搬迁改造完成后短短两年半时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型机械产品制造、总装能力增长2倍以上,产品交货期缩短8个月,成本大大降低,2003年企业销售额和劳动生产率比重组前分别增长98%和265%,企业具备了与国际重机企业同台竞技的能力。
纵深
三大力量决定重化工业走向
辽宁这个老重化工业基地出现的重机企业由内地向沿海走的动向是决定未来中国重化工业走向的重要作用力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向,乃是市场的力量使然。目前我国现有的大型重机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当时的布局有很浓重的备战色彩,因此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律摆放在成本更低的沿海,而是放在了内陆腹地,这种布局最大的特征是“布点多、规模小”。我国目前拥有重机企业40多家,只有“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临海布局的;而一般的发达国家则只有五六家重工企业,且均是临海布局的。由于生产运输周期存在的巨大差异,临海布局与内陆布局的重工企业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原来布局在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1.4万工人,年产值为12亿至14亿元,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去年员工为4250人,产值则是23亿元,布局在内陆的重机企业根本无法与临海重机企业竞争。由此不难理解地处内陆腹地的重机企业向沿海搬迁的缘由。
决定重化工业走向的第二股力量是国际重化工业向我国加速转移。由于本国劳动力价格日益昂贵、重化工业所服务的轻工品市场逐步转向新兴工业国家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国际重化工业向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最低限度而言,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也会在新兴工业国家选择合作合资的对象,以降低整个集团的整体成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刚完成搬迁改造,就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美国通用、洛克维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公司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
决定重化工业走向的第三股力量是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东南海凭借着庞大的轻工品市场对重化工业品的需求和地处沿海的优势,争上重化工业项目,力求推动本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度重型化。
启示
广东重化工业应如何定位?
决定重化工业未来走向的三股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候互相促进,比如国际重化工业的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布局在内陆的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有时却会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竞争,比如,原来地处内陆的东北重化企业一旦通过搬迁到沿海发展并改造提升,就可重振雄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与意欲大举进军重化工业的广东形成竞争。
如何看待这种竞争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党委书记朱德康的看法是:在不少领域,东北通过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举措已经占得先机,广东企业的进入门槛已经被大大提高。以重型机械行业来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率先走出了发展临海制造基地这一步,目前已经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占领了很有利的平台。而广东要从头做起的话,即使有市场的拉力,也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做起来,但已为时过晚。广东唯一可选择的一条路是一边承接原有基础较好的内陆重机企业的搬迁转移,一边承接国际重机企业的转移,通过整合三大力量来抢时间,但整合的难度不小。
作为同行,朱德康的看法或许带有所处企业乃至所处区域的利益的考虑,但他仍提出了两个值得广东深思的问题:一是看准了要发展的产业就必须尽快动手,而且要尽最大可能整合各种力量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以汽车工业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市审时度势,突破了“广东不再把汽车工业当作支柱产业”的观念障碍,借用广东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的市场力量和日本轿车组装环节向中国转移的力量,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将广州汽车业做大做强,2006年全市汽车工业产值可达2000亿元。广州汽车工业的经验表明:看准的事还得干,但动作要快!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要注意错位发展。目前,东北三省和长三角重化工业的基础都较好,广东产业结构向适度重型化工的方向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广东在发展重化工业上没必要求全,而是要注意抓空挡,抓自己的优势项目,注意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比如,在重工业和石化工业二者之间,我省石化工业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市场拉力巨大,且已经有中海壳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进驻,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多下力气;而在重工业方面,也可以考虑发挥我省IT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较发达的优势,对数控机床等产品予以适当倾斜。
总结篇
在全球视野中寻找发展定位
事件
辽宁吸引外资增幅远超广东
城市里车水马龙,城市周边到处是工地,投资热火朝天,政府工作人员的干劲高涨,即使在餐桌上也更多的是介绍城市的优势、蓝图和商机,而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要频频劝酒,让人生畏。这是记者到东北采访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感性的印象。
深入采访,了解到一串数字,更让人眼前一亮:就辽宁全省而言,国民生产总值为6002亿元,接近广东的一半,但辽宁的人口是4200万,略超过广东的一半,人均水平并不比广东低多少;此外,辽宁今年1至7月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远远超过广东的增幅,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令人不敢小视。
辽宁先行地区的发展势头更让人吃惊:沈阳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0%,几项经济指标在副省级城市里名列前茅;大连市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幅也达到16.2%,该市力争在2005年的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营口市1至7月份经济增长为21.8%,增幅超过广东增长最快的东莞,其追赶之势,让人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想起了四小虎。
一些地区改革力度之大也让人惊叹。沈阳今年结合“环境年”活动,对政府审批事项进行了第四轮清理,取消了涉及8个部门的12项审批事项,将全市原有的1229项审批事项削减至227项,使沈阳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营口98%的县区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了改制,其中94%以上的企业完成了产权意义上的改革。1至7月份,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8.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3%,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
东北虎已经苏醒,重振虎威的时候到了。
启示
紧扣全球产业转移的脉搏
东北振兴实施不到一年就取得较明显成效,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最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律在起作用,而东北地区的干部群众正确地理解并主动地运用了这些规律来指导自身的经济发展,给自己寻找发展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非常重要的实现方式就是产业的全球转移。对后发展地区来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借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之一,谁能最大限度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谁就将获得发展的先机。如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港资向内地投资,并由此带来了消费品工业向内地的转移。在这一阶段,广东由于具备区位、乡缘、体制、观念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最主要的承接者和得益者;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前期,台资向祖国大陆投资,并带动了轻工业,电子信息业和部分石化工业向祖国大陆的转移,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主要的承接者,其中,由于长三角承接了更多的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其发展势头显得更为强劲;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日韩、欧美资本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试探后,也陆续加大了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并在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开始加速。它们主要是带动耐用消费品产业、IT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轮转移中,承接者既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也有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距离日韩较近,有区位优势,重化工业基地好,人才众多,因此,在这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东北异军突起,成为投资的重点之一。大连目前引进的日资占全国引进日资的1/4,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辽宁今年1至7月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倍,也是个例证。
从东北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里,不难看出广东可借鉴的东西:一是要重视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特点,推动适度的重型化工。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特点很不相同,它要占用更大块的土地,需要大资金的进入,对环保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政策的透明化和政府运作的规范化,要求一个区域规划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在这些方面,长三角乃至东北都有其优势,值得珠三角学习。而广东的优势在于观念和体制上有优势,且已经形成对重化工产品的庞大市场需求。广东的当务之急是要认清形势,扬长避短,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几个细分门类的重化工业。
此外要重视对日韩的招商引资。要在高度重视继续做好引港资、台资,重视招引欧美大资本的同时,重视对日韩的引资。应该说,近几年来广东在这方面已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去年与香港联手到日韩招商,我省签约外资额近30亿美元;再比如,广州对日本三大汽车厂商的引资非常成功,使得广州2006年的汽车产值可望达到2000亿元。广东今后应该做的是将此类成功经验发扬光大,争取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