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9月18日是CCER成立十周年的庆典,在9月16日到17日,CCER特举行“中国经济展望——机遇和挑战”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国际的著名学者参加此次盛会,9月16日上午8:30分,随着中心主任林毅夫的热情致辞,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始,搜狐财经频道应邀做独家网络支持,全程图文直播此次盛会。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和银行。主持人:华安德
主持人华安德:我今天主持第一部分的会议,我的中文名字是华安德,所以我是华主席,我办事,你们可以放心(全场笑)。我管的比较严,每个人的演讲只有20分钟,每个评论人5分钟,我会提前提醒他们还有2分钟的讲话时间。这部分讨论的内容就是国有企业和银行。听了今天上午的介绍,我不知道这两个是改革的对象,还是改革的敌人。所以我希望通过今天下午的介绍,能多了解这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教授林毅夫讲话。他讲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的关系。谢谢!
林毅夫:今天下午的报告我想是非常容易的,因为我很多的想法已经在上午谈到了。我主要谈一下国有企业自生能力,以及金融体系的改革。在原来的题目上只有银行,但我也想讲一下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任何一个关心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改革非常的成功,但中国的金融体系问题非常的多。金融体系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现在还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四大国有银行呆帐和坏帐的比例特别高,虽然经过前几年的努力,现在呆坏帐比例还是高达所有贷款的19%,这是比任何发生世界金融危机的国家都要高的。资本市场是1990年在上海设立的,后来是深圳。中国设立资本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给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条件,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上市的1200家企业当中80%以上是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上市第一年表现还可以,第二年一般,第三年就很差。一年绩优,二年普通股,三年就成了垃圾股。在开始的时候,只有拿自己的钱的散户可以买股票,当时投机性特别强,很多学者就分析,为什么这些散户拿钱投资,股票市场投机性这么强?当时的看法是散户对股票拥有的比例太少,对公司的治理没有办法施加压力。国外大部分是基金拥有股票,基金通常有专家分析上市公司的情形,他要决定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会买多一些,所以它对股票的持有时间会比较长,当时是用这种方式解释为什么国外的股票市场投机性不像中国股票市场那么强。后来中国引进了基金,当时目的是希望减少股票市场的投机性,但实际的结果基金引进之后,股票市场的投机性没有减少,而且还出现比原来更糟的问题,也就是操作。这些是中国目前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当然国内有很多人研究这个问题。对银行为什么呆坏帐比例这么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些银行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国有资本本身自然就是没有效力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跟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关系,不仅是国有制,而且当中的权责没有划分清楚,因此导致它的失败。我个人想提出第三种说法,就是跟我今天早上所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系出现是因为政府要扶持一批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在中国的改革过程当中,对国有企业自身能力的问题,以及后面出现的社会负担的问题没有解决。这种情况下,政府就需要有手段对这些有政策性负担,不管是自身性问题还是社会负担问题,政府总是要给它政策性的保护和补贴。从83年开始拨款改称贷款之后,利税分流以后,政府是用银行的低息贷款补贴国有企业,因此给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都直接和间接有政策性贷款的性质。把这些贷款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经营不好,因此拿了这个钱以后,就还不了帐。还不了款就变成银行的呆坏帐。我们看到四大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等等情形跟这个都直接、间接的有关。因为四大国有银行把贷款给国有企业认为是政策性的任务,所以这种情况下呆坏帐多也不能怨它。
为什么股票市场出现这么多问题呢?一种说法就是上市公司70%的股票是不流通的,只有30%的股票流通。在这种状况,政府还是可以透过行政的干预来干预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上市以后经营不好的原因。另外,股票市场投机造成很多弊端。刚才讲的都是表面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自生能力的问题和政策性负担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样使得他不能在证券市场获利,那么股民获利的来源就是靠投机,因为上市公司普遍都是不分红的,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实际上监管部门也不能真正的监管,如果真正的监管许多上市公司都要被摘牌。上市公司70%的股票是国家拥有的,把现在股票市场上的问题归罪这样的话,跟事实是不符合的。如果70%不流通股是事实的话,那么国有股减持是有利的。而现在相反的是国有股减持的时候,股市马上崩盘。问题的根源是在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没有自生能力的观念就是所在的行业是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的。既然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的话,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即使经营不错,也不能赚钱。为了让这些企业赚钱,就需要有政府的补贴和补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金融体系是用来保护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
我们现在谈中国改革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我们也很容易受到先进的国家制度的安排的影响。其实在理论当中都假设企业,只要管理好,他就应该能够盈利。前提就是说它是有自生能力,符合比较优势。由于主流经济学前提就是上市公司,所有存在的企业都是有自生能力的,那么在这种状况之下,企业要是经营不好,不赚钱的话,就认为是管理的问题、产权的问题。但从今天早上介绍的当中,现在存在于中国市场的很多的国有企业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所有制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公司治理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内生的现象。但我们现在经济学教科书因为没有涉及自生能力的问题,在正常的市场经济当中,如果公司治理不好,当然不赚钱。如果说企业里面的制度安排不合理的话,肯定不赚钱。但问题是在一个市场经济当中,可以把公司治理的扭曲等等当成外生的原因来看,但转型中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内生的。对一个内生的现象,你要解决的话,就必须先解决外生的原因,如果你单纯想改变内生的现象,可能导致更差。我们早上在讨论乡镇企业案例里面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由于没有自生能力,形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今天早上说了。那么在改革当中中国并没有从改变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政策性负担出发,在这种情况下,利改税、拨改贷,政府实际上是用金融体系的银行贷款或者上市的手段作为补贴国有企业的手段。在这种状况之下,既然我们现在金融体系里面不管是银行的,还是股票市场的这些问题,它背后的原因都是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有政策性负担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在金融体系成功,我们就要造成一个情形,政府不再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只有在什么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没有补贴呢?就是国有企业不再有任何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所在的行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或者是有企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政策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政策性负担消除,包括取消掉它的社会负担和改进它的自生能力的问题。取消政策性负担的话,基本上就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解决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如果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到国外上市,利用国外的资本或者跟国外的公司形成合资企业。如果没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可能有人员优势,比如工程设计人员力量,劳动密集、有中国优势的,这样把政策性负担消除。消除之后政府就不需要给国有企业政策性保护。这样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否则政府始终要保护国有企业。
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你让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不再有政策性负担。在这种状况之下,政府就不需要用上市作为对国有企业补贴、保护的政策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更多的国有企业、经营好的企业上市,这是解决我们目前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问题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我的报告基本上就是这样。总的来讲,我认为,我们现在在金融体系的扭曲,它的根源是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消除政策性负担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银行、上市来补贴国有企业。
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搜狐财经,如需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e-finance@sohu-inc.com。或致电:(010)65102160-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