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6年前,当大连破天荒地开办国内第一个服装节时,曾引起一片非议责难。16年后,服装节已成为国内众多城市扩大影响的时髦选择。然而,热闹的背后是进退两难的尴尬。
一哄而上的服装节
“经营城市”离不开办节。一时间,全国竟有百十个城市的服装节、博览会竞相登场。看似简单的服装节已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振兴地方经济的首选项目。西北一个县级市,本来并不具备兴办服装产业的条件,可是当地县人大、县政府在决定中说,服装节已成为我们地区进行经济振兴的重要活动,全县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搞好服装节招商活动。结果是尴尬的。当地的服装制作水平还相当原始,全县上上下下忙乎一阵子,妇女们扭秧歌扭得腰腿痛,可是服装节并没有给全县带来什么显著的经济效益,短短几天节日形成的财政赤字只好由全县各单位分摊。这个被称为馊主意的服装节让当地的干部们想起来就头痛。如此繁多的服装节、博览会,究竟能达到多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尚难有乐观的统计。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叫苦,老百姓喊累。服装节热热闹闹开幕,冷冷清清关张的不在少数。一些自称成效显著的服装节正在走入办也难、停办也难的窘境。
政府无奈撑着办
造势是各地办节的一大法宝,有的地方还硬要让服装节搭上“国际”二字以显示盛况空前。一些地方办服装节通常有三项内容:一是投入不菲的开幕式晚会;二是东拼西凑的服装展示会;三是鱼目混珠的各种模特大赛、服装品牌评选等等。服装节开幕式上,海内外一些演艺明星演出要价令人咋舌,一场演出动辄挥霍掉当地政府的半年财政收入;一些服装展会杂牌充斥,常常引起国外客商在展会上大喊“捉假”,令主办者相当难堪;一些地方的服装节频频评选服装名牌、名师、名模,更是随心所欲,丑闻迭爆。一些穷地方为了办好服装节,只好从地方财政出资;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只好想尽办法向企业摊派。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说,我们反腐倡廉辛辛苦苦一年工,到了服装节就成了一场空。
各地的服装节在谢幕之际,总要公布一些成果性的成交数字以宽慰主办者及公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动辄几十亿元的注水数字,除了宣传意义,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能有多大的作用。
企业大多怕过节
大连的一些企业老总向记者反映,他们最怕过服装节。问个中缘由,说是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政府领导人、职能部门以及一些打着领导旗号的人要企业提供数目不菲的节日赞助费。推辞吧,企业不敢,怕因此得罪领导人;拿钱“出血”吧,又怕引起企业干部职工的反对……
据了解,大连国际服装节热热闹闹地办了十多年,企业掏钱过节似乎成了惯例。按理说,一些企业尤其是服装企业,通过国际服装节做些企业品牌的宣传活动,完全是企业自愿的事情;但事情要是弄到“摊派”这份儿上,就有些变味儿了。他们抱怨说,国际服装节并没有造就什么大连的服装品牌。再说,服装业本来就是微利,年年掏钱他们也掏不起。
大连一位非服装业的老总说,他的企业和服装节不搭界,可是每年都要面对打着市委市政府旗号到企业摊派赞助的人;这些人身份特殊,拒之不敢,应之不妥,怎么办?他有一个妙计,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外地躲它几天,过了节再说。
为做大声势,大连国际服装节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国内外演艺界人士献歌献舞;每年都要从企业中“化缘”解决这些巨额的节目支出,企业要为节庆活动掏钱埋单。
一些企业领导抱怨说,服装节组织部门分配给我们的晚会票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动辄上千元。这些票企业推不掉,大都通过条条块块当作政治任务分下来。如何分配这些节日票,也是企业一件难事。班子成员去了吧,怕职工反映领导班子买高价票看节目作风腐败;让职工去了吧,又怕你有他没有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最终,这些票大多送给了关系单位。正是,辞也难,受也难。
恶性竞争毁品牌
中国各地服装节的举办频率过于密集,由此产生了竞相争抢海外客源的现象。你到我这里过节吗?费用全免;你到我这里参展吗?给与税收及费用的补贴,等等优惠……服装节恶性竞争的后果是破坏了中国服装节在海内外的声誉,更影响着服装业的健康发展。
香港贸发局一位展会负责人私下里对本报记者说,国内各地都在搞服装节,都在办服装博览会;海外的客商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拉来拉去,使双方效益都下滑,海外厂商找不到合作方,一些内地的企业也达不到海外厂商的市场要求。国外知名品牌进入国内,往往受地域经济文化及市场消费条件的制约,不顾当地条件,强拉海外知名品牌落户难有收效。因为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益,海外品牌最终还是要飞走的。
由于各地办节更多地考虑形式、影响,缺少对产业的规划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难有收效。拿大连来说,2003年统计表明,共有服装企业1811户,但对大连工业的拉动作用很小,服装企业仅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3%左右。有识之士建议,中国服装产业应当珍惜服装节与服装博览会的品牌。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统筹规划、整合服装及服装博览会资源,规范办节、办展方式,改变目前国内服装节、服装博览会过多过滥的状况;在展会的布局及运营上,也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让服装节及服装博览会真正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