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听证会,理应由民意唱主角。奇怪的是,近日某市举行的供热听证会,与会代表却被告之要“三缄其口”———据9月15日《新京报》报道,会议前后,处处可见物价部门关于“涨价”的操纵和指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听证会还没开始,物价部门捉刀炮制的“新闻通稿”就出笼了,其中竟然称:“听证会代表对市供热办提出的‘居民住宅供热价格调整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大多数代表认为,由于近年煤炭水电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供热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困难,为保证冬季正常供热,可以适当提高供热价格。”
虽然领略过个别人不尊重民意的做派,但该市有关部门在供热听证会上的拙劣表演,还是让笔者大开眼界。作为民意互动的平台,听证会不是某些部门领导个人“拍板会”,也用不着草木皆兵,而应抱着“有话好好说”的态度,多听听群众意见,把问题摊开,由大家议。为什么某些部门连丝毫的耐心和起码的真诚都没有呢?
据报道,连一个中型供热站的详细成本核算都不愿出示,就匆匆召开“涨价听证会”,该市相关部门的动机受到广泛质疑。超出多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将供热价格由每平方米15.4元一下子提高到22.5元,公众有理由担心,供热企业是在仗势掠财,是要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员超编、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的供热成本居高不下的苦果,分摊到每个消费者头上,让大家一起帮他们“消化”。
个别地方的价格听证会异化为“涨价会”,显示了民意在垄断行业面前的孤单无助。剖析这样的听证会可以看出,申请涨价一方都是财大气粗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收入远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经营管理成本当然“居高不下”。他们无意于向公众交代企业亏损的具体原因,也无意于解释管理混乱应该由谁担责,就急不可耐地嚷着要涨价,这实际是自己得利,却让公众为其经营风险“埋单”。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理应倾听双方意见,在进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做出合理仲裁。可惜的是,与人家成熟的价格听证会制度相比,这个听证会不仅在会议的实质上过于离谱,就连其形式也彻底走了样。物价部门成了供热企业坚定的“涨价同盟”,处处对群众封锁信息,却一厢情愿地要求群众“支持涨价”,不能不说是一种职能错位。
价格听证会上那纸可笑的“新闻通稿”,反映了这样一个令人警惕的现象,即某些垄断企业试图用“伪民意”来掩盖乱涨价真相,以乱涨价来填补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漏洞。这对广大消费者无疑是一种双重伤害。依我看,如此听证会还是不搞为好,它不仅可能伤害刚刚起步的价格听证制度,还可能损害政府和企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