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7月12日,广西南宁的韦女士下班途中用手机通话时,手机突然爆炸。经医院诊断:手机爆炸导致韦女士脑震荡,左面部、左肩部软组织挫伤,左肩部皮肤擦伤。据了解,导致手机爆炸的元凶是假冒的伪劣电池。
前不久, 广州市在城乡结合部的芳村区捣毁了一个手机电池造假窝点,一批即将投放市场的假冒名牌手机电池被及时制止。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样的手机电池造假窝点在广州乃至全国十分普遍。
手机成了隐形炸弹
近年来,有关手机爆炸的新闻不绝于耳,与人们朝夕相伴的手机竟然成了一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的炸弹。
2004年1月,深圳魏某的手机突然发生爆炸,裤子被炸烂,右腿严重烧伤;2004年2月,北京许先生的手机发生自燃,手机顷刻间烧成一堆粉末;2004年4月,香港发生首例手机爆炸,导致用户右眼几乎失明;2004年5月,香港又发生一起手机爆炸事故,导致用户手脚多处烧伤;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
往年的事故同样令人心惊:2003年3月6日晚,西安周女士的手机在家爆炸,手机残骸遍地都是,其中一碎片把3米外的木制衣柜击穿;2003年10月,荷兰一名用户放在裤兜里的手机发生爆炸,把腿炸伤;2003年11月,挪威发生了3次诺基亚手机自燃或爆炸事故,在其中一起事故中,用户先是发现其诺基亚手机出现冒烟现象,当用户将手机扔出后发生爆炸;而深圳宝安的傅小姐因装在裤袋里的手机突然爆炸,大腿烧成十级伤残。
从北京到深圳,从国内到国外,手机爆炸声可谓此起彼伏。令人费解的是,一些诸如诺基亚这样的国际品牌为何也频频出问题?一些业内专家研究发现,这些发生爆炸的手机症结大都出在手机电池上。据专家解释,一些不法生产厂商为节约成本,采用从废电池上拆下来的旧电芯生产手机电池,有的安装了假短路保护,有的根本没装短路保护,这些电池就如没关保险的枪,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手机会爆炸了。
令人震惊的是,目前这些假冒伪劣手机电池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普及程度相当高。前不久,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对该市16个商场19种手机电池产品(全部为国产品牌)进行抽检,居然只有9种产品合格,不合格率高达53%。
伪劣电池是爆炸源
这些极不安全的伪劣电池究竟通过怎样的渠道流入我们手中?我们该如何躲避“手雷”的侵袭?
2004年8月25日,广州市在城乡结合部的芳村区捣毁了一个手机电池造假窝点,据知情人士介绍,造假者一般在城乡结合部租用民居或厂房进行地下生产,每一批货脱手之后就寻找新的落脚点,以躲避执法人员的侦察。
据在场的作案人员交待,这个造假窝点由一名温州老板操纵,其工作人员是以极低的价格从市面上找来的打工者。老板先通过多种渠道买回大量没有标识的手机电池半成品,再由工作人员贴上“名牌”标识,加上包装即可投放到市面上销售。这些假冒手机电池有固定的“订货”方,他们大多以每块5元的价格销售给二手手机市场,“仿真度”高一些的甚至会流入正规手机市场。总之,销路不愁。
记者走访了广州大沙头二手电器城和市面上一些个体的手机维修点、手机配件零售点,发现其出售的大都是这样的伪劣手机电池,价格在30至50元不等。而当记者询问“有没有原装手机电池出售”时,他们都说:“现在谁还买得到原装?”当记者对这些手机电池的安全性提出异议时,这些商家均表示“一般不会有问题,若有问题一个月包换”。
据知情人士介绍,假冒手机电池除了在二手手机市场和个体维修网点单独销售外,有时也假借“国外原装电池”之名随手机一同销售。国外手机生产商一般都只在销售时给手机配上一两块原装电池,而不再单独销售手机原装电池。一些造假窝点瞅准了这个空子,大量生产、倾销假“原装电池”。一些不法手机经销商则偷梁换柱,把手机原装配置中的真电池用假电池调包,以降低手机的成本,然后将换下的真原装电池拿去出售获利。
据了解,手机电池造假的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用生产指标不达标的锂电池冒充名牌厂家的锂电池;第二,用废旧锂电芯包装充新;第三,用镉镍、镍氢电池冒充锂电池。目前不法厂商制造伪劣手机电池较多采用前两种,因为后一种方法制造的手机电池在外观结构上与真锂电池不同,比较容易识破。
整顿市场要抬高门槛
执法部门打击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力度这几年从未减弱,可为何生产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厂家和地下窝点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斩断炸弹的“引线”? 业内人士认为,应制定强有力的行业标准,抬高手机电池行业门槛。
记者从质监部门了解到,假冒伪劣手机电池能够横行市场,首先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严格约束手机电池生产企业的标准,致使当前手机电池市场鱼龙混杂,不法企业有机可趁。
据介绍,目前我国多数手机电池生产企业采用成本低、安全隐患大的液态锂电芯制造电池,但我国现行的《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与国际通行标准本来就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天更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手机电池行业陷入“无标准”的混乱状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手机电池分四类:原装电池、品牌电池、不知名的杂牌电池和假冒伪劣电池。据不完全统计,后两者所占比例在半数以上,这些电池正是引发手机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而现行的国家标准对目前手机电池市场品牌繁多、良莠不齐的状况显得束手无策。
为了加强对手机电池生产企业的约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已从今年7月开始起草新的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国家标准,以代替现行标准。新标准将对手机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作出明确规定,届时手机电池市场的无序状态将得到一定改观。
适当降低“正牌”价格
有业内人士指出,假冒手机电池横行市场,与消费者的心态有关,应矫正消费者的“廉价”心理。
一块进口的原装电池售价在300元至600元左右,一块知名的品牌电池也得卖100多元,而一块杂牌电池或假冒伪劣电池最低售价仅30元。如此大的价差难免让一些消费者作出不正确的选择。还有相当多的劣质电池以各种名目的促销、赠品等形式流入消费领域,消费者在“拣”到便宜的同时,浑然不知已“拣”到一个定时炸弹。
记者了解到,广州有一个庞大的“假货”消费群体,这是造假窝点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比如广州的南方大厦电子城和大沙头二手电器城,已成为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固定订户,这里的经销商甚至会很明白地告诉消费者这些手机电池的真实来源。而消费者到这些地方来购买手机或手机电池,也大多不会问“是不是原装电池”或者“是不是真的”。面对这种“愿打愿挨”的交易,打假者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据一位技术人员介绍,“正牌”手机电池设计时会选用成本较高的优质电芯,并在手机电池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高低温环境测试、短路保护测试、抗压测试、抗跌落测试等10余道严格的检测方可出厂,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手机电池的生产成本。
但是,面对制假售假分子咄咄逼人的攻势,一些正牌国产手机电池生产厂商已开始努力寻求一条既“优质”又“廉价”的道路,例如联想等手机厂商的原装电池价格已经回落到100元左右。当原装电池的价格不再高高在上时,伪劣电池自然就会失宠。
不给造假者可趁之机
一位厂家人士无奈地说:“伪劣手机电池的来源复杂,光靠手机生产企业很难去杜绝。”鉴于此,诺基亚等国际知名手机厂商曾呼吁,希望能和手机电池厂商及政府执法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打击假冒伪劣电池,净化手机电池市场环境。
规模小、涉案货值少是手机电池造假窝点的固有特点,狡猾的造假者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故意分散财力、物力,大钻法律空子。例如广州市8月25日摧毁的造假窝点就相当隐蔽。造假场所位于广州市芳村区城乡结合部一个偏僻的居民楼,平时大门紧闭,只有出货时才开门。而且房顶装有远程监视器,周围情况尽在掌握之中。执法人员制定了“秘密设伏、待机行动”的方案,等到8月25日下午4点,一辆黄色出租车开到窝点门前将假冒手机电池往车上装时,执法人员迅速出击,才一举破获了这个隐蔽的造假窝点。
据执法人员介绍,他们在造假现场查获了假冒手机电池成品3200多个、半成品数千个,以及涉及国内外多个知名手机品牌的标识。涉案货值根据市场估价才1.7万元,按照相关规定,执法部门将对造假者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此前在广州破获的几起假冒手机电池窝点涉案货值也都不大,执法部门对他们只能进行罚款与教育,并不能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只有涉案货值超过10万元时才能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造假者进行拘留)。
更让执法部门头疼的是,伪劣手机电池的生产厂家大都是这种无牌无照的“地下工厂”,不少造假者在事发后一逃了之,连责任人都找不到,更不用说罚款了。而造假者逃走后“另起炉灶”,继续制假售假,致使伪劣手机电池在市面上屡打不绝。
目前,不少手机生产企业都聘请了专门的“调查公司”协助执法部门打假,但在造假者日益成熟的“反侦察”手段下,依然是防不胜防。有专家提出:应当建立质监、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相联合的打假队伍,同时建立全国各级打假部门之间的联网机制,实现覆盖面宽广的“打假网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手机电池造假者的流动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