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条准确的气象信息有时减少经济损失或带来经济效益可以百万元计!“气象经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催热了“气象经济”?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海啸博士
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GDP的3%—6%。气象信息可带来或抵销巨大经济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记者:人们传统印象中只有农业等部分行业是靠天吃饭的。但如今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就让一些城市出现空调的“卖方市场”。是不是说时代进步、科技发展让更多的行业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也阴晴圆缺?
王海啸: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加强了。由天气、气候变化造成影响的社会经济价值明显提高。大家普遍的共识在于经济越发达,气象灾害引发的损失就越大。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每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GDP的3%—6%。经济发展了,除传统的农业外,交通、建筑、能源、通信、商业等产业与气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前没有或不迫切的需求涌现,出差、旅游等都更加依赖天气变化。正是这种依赖使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气象信息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气象经济的效益包括两部分:使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增值
记者: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气象事业投入产出比已达1∶40,在经济发达地区则高达1∶100,“气象经济”正被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催热。
王海啸:除了这两个数据以外,西方还有一个著名的德尔菲定律,认为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投入1元钱,就可以得到98元的回报。事实上,关注数字大小的意义并不大,只要后面的数字大于1,就说明产出大于投入,就证明有效益产生。
记者:前不久,有的地方遭遇特大洪水,损失巨大,竟与没有及时收发气象信息直接相关。“气象经济”带来的效益似乎与一般的经济效益不大相同,是不是更为间接些?
王海啸:是这样。因为气象信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人们有效使用这种信息,用得好,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归纳起来看,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是使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带来效益,比如说成功防御了一次台风,就可以减少多少损失;二是在气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增值。除了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外,目前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是需要通过媒体或通信公司才能传播出去,媒体或信息中间商、服务商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就形成了一个效益链或叫价值链,处在这个链条上的供给者、传递者都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取得效益,而最大的效益应该是链条的末端,也就是气象信息的用户那里。我认为,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气象信息大大丰富了信息产业的内容。
气象产品是用来满足全社会共同需求的,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把“气象经济”简单地理解为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收入
记者:“气象经济”是个新名词。媒体、公众和气象部门都比较关注,但大家的理解还不尽一致,您对此怎么看?
王海啸:我国的气象事业是国家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科技型行业,有人形容为“阳光行业”,就是说气象产品如同阳光一样是用来满足全社会共同需求的,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无偿分享。气象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从最近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凝炼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环境资源气象”新理念来看,气象事业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公益性、基础性地位在不断强化。我们在发展气象事业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根据政府防灾减灾和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效益。当然这里也包括提供专门加工制作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提供一项气象预报信息产品需要大量的气象探测资料和计算机资源,其成本核算是相当复杂的。气象有偿服务只是补偿了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特殊产品时额外付出的成本。不能把“气象经济”简单理解为气象有偿服务的收入。
我国从1985年开始为用户提供专用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日渐形成,将适时、适度、逐步开放
记者:不过,从您的言谈话语中可以听出,气象信息既是人们的出行参考、有关部门规避风险的指南,更是商家的商机。有什么办法让部分气象服务向有收益的“黄金”事业靠拢呢?
王海啸:事实上,我国从1985年开始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就可以看作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尝试,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专用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专业气象服务虽只是当时国家针对气象部门的服务政策所做的一些调整,允许气象部门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有偿服务。这一服务形式让气象服务突破了传统界限,尽管还谈不上成本核算、市场竞争,但为解决气象产品的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打开了渠道,向市场靠近了。目前,这项服务已渗透到工农业、环保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公众可通过电话查询、手机短信订制;企业可直接订购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实践证明,气象服务市场在逐步形成。
记者:但我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听到专业气象信息用户对缺乏个性化的抱怨。如今,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显然越来越多样化,这会使气象信息的供给发生哪些变化?
王海啸:气象信息虽与经济密切相关,但作为公共物品,又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其优点是获取容易,不足恰恰在于由于满足面过宽造成产品缺乏个性化。当商家的个性化需求与雷同化供给之间出现矛盾时,传统的气象信息服务方式受到挑战;而同时受到挑战的还有气象事业该进行怎样的体制选择。面向公众的服务可以保持由国家投入支持的方式,继续提供全民共享的公共产品,而面向市场的、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应该怎么办?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寻找出路的问题。
记者:有没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国外的情况如何呢?
王海啸:我们已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些宝贵经验。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可供我们借鉴。
记者:有需要就会催生新产品,气象信息也不例外。我们该如何使面向市场的这部分气象服务更健全?
王海啸:首先应确立明确的市场规则,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界限,制定气象服务市场的准入条件。其次要转变机制,个性化的服务继续延用公益性的服务机制是不现实的,在市场条件下就要有竞争,有成本和效益分析。还有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让需求方与供给方了解彼此的需求,促进气象服务产品向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简言之,我国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会适时、适度、逐步地开放,但要与立法的过程相适应,同时需要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完善。(记者 朱隽)
【链 接】
国外气象服务体制
美、日等国采用的是“公私分明”的气象服务体制,即由国家气象部门向社会和私营气象公司无偿提供普通气象信息服务,由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向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国家气象部门和私营气象公司之间是合作关系。英、法等国则采用结合模式。国家气象部门既负责公益服务,也提供满足市场的产品,在气象部门内成立专业气象服务机构。通过这种方式补偿气象事业经费,同时也允许私营公司按平等原则参与竞争。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与英、法的做法更靠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