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编者按:
历经波折的玉米期货,又登上舞台。9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正式挂牌玉米期货合约。这无疑将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相关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以及农民生产和交易产生深远影响,而力争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是我们的目标。
■本报记者 龙昊
9月22日,大商所将正式挂牌玉米期货合约。作为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第一个上市交易的大宗粮食期货品种,玉米期货的推出,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期货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近日的“2004年中国玉米市场论坛”上以及对相关人士的采访获知,市场普遍对玉米期货的推出表示欢迎,同时对于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应当吸取教训。
期货业协会:以玉米期货的发展转移国家风险
“意义重大”,玉米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用这四个字来评价。他说,作为国际期货市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功能完善的粮食期货品种,玉米期货具有极强的价格先导性;同时,作为大宗粮食品种,玉米在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玉米期货的上市,对于完善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使国家通过期货市场来转移风险,管理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田源认为,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迅速复苏,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我国逐渐成为众多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加工和采购的全球中心。据统计,在全球贸易额每年3000多亿美元的净增量中,来自中国的贡献量达1500多亿美元,几乎占了一半份额。可见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之一。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性日趋增强的形势下,期货市场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为企业提供微观层面的服务,而且能够帮助国家在宏观上影响全球资源配置,转移大宗产品风险。
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特别是一些战略性物资的价格,常常会发生剧烈波动。大量采购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期货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化解这种风险。中国在一些大宗商品上的集中采购,经常导致我们到国际市场订购商品,商品价格就大涨;我们停止购买,商品价格又快速回落。我们要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加快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力争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
田源认为,作为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批准上市交易的第一个大宗粮食期货品种,显示了国务院加快发展期货市场的决心,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玉米市场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作用最大。2000和2001两年,CBOT玉米合约的成交量分别为1678万张和1673万张,是同期大豆合约的1.35倍左右,约占CBOT七种农产品期货成交总量的35%。同时,还具有极强的价格先导性,是其他粮食品种的风向标。
田源还说,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我国生产、消费和贸易也具有重要地位,决定了我国玉米现货商对于玉米价格的敏感性较强,使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这是玉米期货市场将来能够活跃的根本因素。而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决定它可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帮助国家化解市场波动的风险。
中国粮食已连续几年减产,近期粮价大幅上涨,尽管国家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乱占耕地,扩大粮食生产能力,但粮食安全问题的神经仍要绷紧。田源认为,发展玉米等粮食期货市场,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完善的粮食期货市场,粮食供应一旦出现趋紧预期,期货市场上的农产品期货价格会提前做出反应,这种价格变动信息将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美国、加拿大以至巴西的粮食生产者会据此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供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国际资源来满足国内需求。
事实上,期货市场可以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价局的定价功能、物资和粮食部门的调配功能等于一身,有效地配置各种社会资源。其远期价格发现功能所要求的前瞻性研究,也远远超出以往经济研究部门的研究范畴。
龙头企业:玉米期货将开创企业新的经营模式
玉米是饲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某些饲料产品中玉米的含量甚至达到80%。而进行饲料生产的饲料企业却处于玉米产业链中游,是一个低附加值的薄利行业,饲料产品原材料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饲料企业的经营效果,因此,玉米价格的波动成为饲料产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那么,玉米期货交易开展后,将会为企业带来什么?
湖南唐人神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作为连接上游玉米种植业与下游养殖业的饲料企业,唐人神集团一直期待着、也一直在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合力推动着玉米、生猪期货的上市,并寄希望于玉米、生猪期货的上市能够促进集团经营创新,提供饲料产业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该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说,玉米期货的上市对于玉米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并且,玉米期货的上市将对我国玉米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玉米现货市场发展以及加强国家对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等,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保护农民收入与玉米产业的稳健发展意义深远。第一、玉米期货上市,有利于确保保护价收购政策的顺利实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通过玉米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可以规避玉米价格风险、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为农民增加了一条可靠的销售渠道,从而通过市场手段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第二、玉米期货上市,有利于促进饲料产业发展,规避现货经营风险。期货市场机制在饲料产业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饲料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经济效益。同时,玉米期货交易也可以使玉米现货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机制,来规避经营风险,保持玉米生产流通链条的稳定。
基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规避价格风险的功能,陶一山认为:玉米期货的上市将在两个方面促进饲料产业经营创新,开创饲料企业新的经营模式:
首先,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可以创新饲料企业原材料供应与定价模式:第一、利用玉米期货市场,签订玉米远期交货合同。远期交货合同是指农民与买方签订一份远期合约,该合约确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某一确定价格,由农民向买方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农产品。远期交货合同使农民能够确保今后农产品的现货卖价保持不变,彻底消除了卖价下跌的风险,但是当价格上涨时,也失去了获得更多利润的机会。而买方根据期货价格和往年平均的基差来确定远期合同买价,在与农民签订远期交货合同之后,买方还需要在玉米期货市场对远期交易的玉米进行套期保值。
第二、利用玉米期货市场,签订玉米固定基差合同。固定基差合同部分锁定将来玉米的销售价格。也就是锁定基差,而实际销售价格需在锁定当时的期货价格时才能确定,即合同执行价格为当时的期货价格减以基差。签订基差合同后,玉米所有权就转移给了买方,农民可以预先从买方得到玉米卖价的部分款项。签订基差合同使卖方避免了基差变化的风险,但是农民仍然要面临期货价格下跌的风险。如果期货价格下跌的同时基差扩大,相对于现货市场,农民仍可获得更多的收益。买方由于面临基差风险,仍需要在玉米期货市场对所购玉米进行套期保值。
其次,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创新饲料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第一、库存玉米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饲料企业所关注的是玉米存货价格将来会否贬值,并且能否体现持有成本,饲料企业可以在玉米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期保值以达到对库存玉米现货保值的目的。
第二、经营过程套期保值规避利润风险。饲料企业的经营是稳定、持续的,饲料企业经营时面临着双重风险:以后买入玉米时可能面临玉米价格上涨的风险,以后卖出饲料时可能面临饲料价格下跌的风险。饲料企业可以在玉米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卖出套期保值以达到对企业经营利润保值的目的。
大商所:玉米价格波动风险将变成市场机会
在“2004年中国玉米市场论坛”上,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认为,今年对于粮食饲料经营企业特别是玉米经营企业来说,形势不同于往年。玉米生产和进出口状况发生了大的变化,玉米市场面临进一步放开的形势,企业经营难度明显加大。不过,新的机遇也随之降临,那就是,玉米期货将于9月22日在大商所上市交易。
作为世界期货市场历史最悠久的期货品种,玉米期货在美国期货市场的诞生,使美国玉米产业产生了革命性变革。郭晓利表示,玉米期货在中国推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中国玉米产业发展自此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郭晓利认为,玉米期货对于企业意味着未来玉米市场的价格我们都能早知道,打开了我们的“天眼”。有了玉米期货,作为现货经营企业,在核算出相对精确的经营成本之后,期现间套利交易的可能和便利,将使玉米价格波动的风险变成市场机会;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企业则可以为已经看到的现货经营利润买上保险。这样,未来不管市场风向如何转,企业都可以“我自岿然不动”。
郭晓利说,玉米期货大品种的合约特点,低成本交割和期现良好结合,科学合理的交割制度、安全稳定与效率相结合等制度设计,都为粮食企业和期货投资者的便利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玉米期货交易的组织方,在今后玉米期货交易管理中,大商所将坚持依法治市、依市场自身规律发展市场的理念,按照规范起步、循序渐进、严控风险、稳步发展的原则,精心培育市场,努力推动玉米期货经济功能的发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玉米期货培养成为一个规范、成熟、稳健的期货大品种,为大家充分参与和利用这一品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玉米期货充分为现货企业市场经营保驾护航。
粮食协会:玉米期货要从大豆期货汲取经验教训
“两化、一周期”,在“2004年中国玉米市场论坛”上,中国粮食协会会长白美清用两个词概括当前我国粮食工作的特点。“两化”就是市场化、国际化,“一个周期”就是粮食生产处在新的生长周期。他说,粮食生产从1万多亿斤,掉到8千多亿斤,今年又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进入新的周期,这个周期不是短期的,粮食供求形势也发生变化。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就取向国际化、产业化经营。
白美清指出,中国粮食要进入国际市场,走上产业化之路,必须开拓市场,充分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他认为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机遇很好:一是党中央重视粮食工作,开始进入新的粮食生产周期。二是国务院新批准了玉米期货,已经开展小麦和大豆期货。这表明中国粮食行业正走向内外市场结合、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
大豆和玉米是农产品中进出口量最大、影响面最宽的商品。国内玉米每年产量达1.1亿吨到1.2亿多吨,中国的出口这四年平均是1100万吨。玉米主要是国内消费,但是出口也是很大的。现在玉米开始期货交易,玉米发展也开始进入新阶段。白美清特别强调,从大豆看玉米和玉米期货,中国应从大豆汲取经验教训,搞好玉米市场。
今年以来,油脂行业进口大豆遇到的风波,上半年全行业亏损值得玉米行业借鉴。白美清认为,这是中国入世后农产品遇到的重大挫折。他说,这次风波和挫折,主要是产品供不应求,国际资本市场投机商操纵、利用中国大豆进口商加工能力过大,急于进口大豆,联手哄抬价格,致使大豆进口出现重大损失。今后,农产品进出口交往当中主要是在价格问题上、市场上进行竞争和管理。进口中,合资企业进口很少、国有企业进口很少、进口多的是没有经营经验的人。这次风波造成了一些炸油厂商的严重亏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白美清认为,这次进口大豆最深刻的反思是:行业和企业应当下功夫研究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对接后,要看到新的情况,现在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价格波动异常频繁。特别是从国际市场对接后,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加大加快了,并随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而起伏。白美清指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市场变化规律;研究价格起伏波动的趋势;研究左右市场的因素和动向;研究规避市场风险的机制和途径。简言之,要熟悉和研究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规律、规则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