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人民网大连视窗9月25日电记者王科、张世安报道:在昨天于大连召开的第五届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著名金融学者巴曙松研究员作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十大挑战》的主题演讲。
巴曙松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分化,在未来2―3年内相互间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而中国银行业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本身已不逊色于海外银行,未来与海外银行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如何从庞大的业务信息流中发现机遇和风险。
据巴曙松介绍,当前影响全球金融界最为深刻的风险管理原则,当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这个新的协议经历了相对较长的酝酿时间。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新资本协议》的草案,向全球金融界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6年里,新资本协议一直是国际金融界讨论的重要问题。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了三次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定量影响测算(QIS),并先后于2001年1月、2003年4月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第二、第三征求意见稿。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新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25个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示将利用《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俄罗斯等也将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实施《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实施已成定局。目前,尽管中国银监会对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制定了“两步走”和“双轨制”的策略,但是从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实际动作看,对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还并不充分。
据巴曙松的研究分析,他认为巴塞尔新协议将会给中国金融业带来10大挑战:
――确立资管理理念的挑战:资本管理是资本协议的一以贯之的线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当局将资本看作银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当银行风险管理尚不完善,准备耗尽的时候,资本可以吸收损失从而防范银行倒闭。决定合适的资本水平是巴塞尔委员会努力的目标;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大起大落,缺乏资本约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惜贷到快速的贷款扩张,体现了缺乏资本约束的内在稳定因素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运行;确立资本管理理念的挑战――持续增加资本金的压力,制约资产的扩张,拓展资本金渠道;新协议深化了对于资本的认识,力图使银行的资本要求与银行面临的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允许银行更多的根据自身的风险判断来决定资本水平。
――不仅是对大银行的挑战,也是对中小银行的挑战:在国际金融协会第十五届年会的讲话中,西班牙银行行长、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卡如纳强调,为了保证新协议世界范围内的适应性,委员会努力寻找平衡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以适用于国际性的银行,同时也可以适用于那些小型的、地区性的银行。目前中国银监会确立的两步走策略有一定现实意义,但是忽视了可能对小银行带来的冲击。中国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应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尽早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几家在海外设有分行或附属机构、国际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商业银行,将被外国监管当局认为是“国际活跃银行”。2007年开始,在发达国家设立的子行要按照东道国监管当局的要求执行新资本协议,届时若母行仍采用传统的风险管理体系,一家银行内部同时采用两种风险管理体系的成本很高。对于中小银行,中国银监会的要求是,中小银行应借鉴新资本协议所代表的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近。中小商业银行受规模、数据等因素的制约,单独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成本很高,难度很大,因此可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商业原则通过信息共享,成本分担,缓解单个银行面临的数据约束,实现规模效益,建立具有
――不仅是风险模型的挑战,还是风险管理制度与体系的挑战:新协议不仅是风险管理模型的变革,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也是风险管理流程的重组,其实施过程通常需要对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组织结构、内部授权等制度环境进行大幅度的变革。因此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新协议的实施并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风险技术和模型的问题,还有一个风险管理架构的重组问题。相比之下,后者的难度可能更大,耗时可能更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注意到了一些国家基本的风险管理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其中包括风险管理、并表监管、对资本不足银行的纠正措施,而这些都是实施有效监管和新协议的关键。而实施新协议的基础性工作的最大障碍是:数据为王。仅仅从新协议所要求的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方法中对于数据的要求看,由于需要一定年限的违约历史数据、以及一定年限的检验才能确立新协议需要的内部风险模型,因此,尽管中国可以在2006年暂时不实施新协议,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应尽快展开采集数据和建立模型工作,着手组织违约数据的采集和信贷回收纪录等基础性的数据积累工作。
――从行政导向转向风险导向的挑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业务授权、激励约束等机制如果依然遵循行政导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业银行。真正的商业银行是以风险为导向的,这是新协议实施的微观基础;现代金融监管应当是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管,不是以行政审批为导向的监管;新协议体现出来的理念值得借鉴,风险管理从事后转向事前,从定性转向定量,贷款的合理定价,合理平衡风险与收益。如何实现?新协议提供了一系列指标,例如可预计损失,经过风险调节的收益,等等。
――应对监管套利带来的银行集团监管的挑战:在新的资本协议框架中,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导的控股公司应当受到资本充足比率的约束;新协议对于银行集团的监管要求,凸现了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体制性缺陷:没有清晰的界定、资本金的计算、市场准入和退出、缺乏关联交易监管和信息披露等等基本的监管要求;混业经营的推进加剧了这一挑战,基金管理公司、海外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成为中国当前潜在的金融风险隐患,关键在于监管套利形成的监管真空。
――新协议监管理念的精髓之一是确立激励相容的理念,这对现有的监管体制是一个挑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管理办法没有吸收激励相容的理念,是最大的缺陷;所谓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强调的是金融监管不能仅仅从监管的目标出发设置监管措施,而应当参照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将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纳入监管的范畴,引导这两种力量来支持监管目标的实现;仅仅根据监管目标、不考虑金融机构的利益和发展的监管,是激励不相容的监管的基本特征。激励不相容的监管,必然迫使商业银行为付出巨大的监管服从成本,丧失开拓新市场的盈利机会,而且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机构因为不能及时地对金融市场的需求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成为金融机构创新的抑制因素。随着全球市场化趋势的发展,在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下,金融监管不再是替代市场,而是强化金融机构微观基础的手段,金融监管并不要在某些范围内取代市场机制,而只是从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缺乏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和机制,而且往往还可能出现抽肥补瘦、鞭打快牛的现象,政府在给金融机构注资、补贴、收购兼并的过程中
――从原来相对消极的、强调行政审批的监管者,转向积极的、尊重市场的监管者角色定位:新的协议强调,为了保证单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监管当局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新协议的要求,监管当局将负责评估银行决定资本充足水平的内部程序,以保证管理人员判断的适当性。监管当局的责任是确保银行体系安全稳健,确保银行的领导者能力强,胜任工作的要求。但是,监管当局并不是银行的管理者,有关银行应对风险的决定,应该由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来负责。关于银行风险以及银行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监管当局可以与管理者进行对话,促使管理人员有积极性谨慎行事,并努力提高业绩。在监管机构拥有越来越大的决策权利进,为了防范金融监管行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强调建立金法获得;监督监管人员从实体内容到办事程序是否合规;对行政侵害和行政损害应当具有行政救济和行政复议的制度安排。另外,增加金融监管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建立金融监管问责制度的重要内容。
――新协议潜在的政策导向是鼓励金融创新:新协议鼓励银行的创新,例如资产证券化。对待金融创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机构也经历了一个从严格抑制到积极鼓励的过程。实际上,在那些具有浓厚行政管制色彩的监管环境下,不少金融创新可能都是以绕开行政法规审批规定等为最初目的,但是,这并不能构成监管者消灭这些创新的理由,而应当成为改进监管方式的推动力,因为这些来自金融机构的创新,往往反映了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趋势。例如,通过绕过税收法规等产生的金融创新,可能性本身就反映了经济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税收部门可以据此改进税收体系加强管理,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为了促进这一良性的金融创新互动过程,保持一套清晰、透明、公开的金融创新监管规则和程序最为关键,减少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和随意性也最为重要,这样才会给予金融创新主体一个清晰的创新预期和稳定的创新环境。
――全面风险管理的挑战: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管理的挑战。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日益增大的利率风险管理压力、市场风险压力和操作风险压力,缺乏操作风险的管理经验。
――从不透明的银行转向更为透明银行的挑战:国有银行上市的最大益处,是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水平,银行应当象监管公众公司一样进行信息披露。在新的资本框架中,巴塞尔委员会对于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地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稳健的、经营良好的银行可以以更为有利的价格和条件从投资者、债权人、存款人及其他交易对手那里获得资金,而风险程度高的银行在市场中则处于不利地位,它们必须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于是,这种市场奖励机制可以促使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支持监管当局更有效地工作。为了确保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建立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新资本协议框架中所要求的信息披露的潜在参照标准是美国的银行信息披露要求,如大型银行要求按季披露范围相当广泛的风险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