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市场,但是原来似乎与金融界的讨论沟通不多。不过,2003年的央行121号文件发布以来,房地产界与金融界的沟通与讨论开始多起来。房地产行业本来就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融资能力应当是主要的竞争能力之一,但是我们原来的市场往往演化为关系密集型的市场,演化为一个类似于贸易公司运作模式的高资金杠杆、类似空手套白狼的市场。现在,是回归理性的时候了。
因此,近来,与任志强、刘晓光、张宝全等地产界的活跃分子接触多起来了,经常碰到。当然,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学习和了解到很多东西。
首先,我对任志强先生和刘晓光先生刚才的演讲做一个评论,然后再谈我自己的看法:第一个我们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企业不仅是一个投资主体,还是一个融资的主体,在金融活动里面有它的职能,第二个我们房屋不够住,条件不够好,大家往往容易简单把责任归给政府,我们现在看来落后的金融体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现在我们银行还不是真正的银行,在房地产融资上,基本上还是当铺)文化,看中的是砖头、水泥,真正的商业银行看中的是现金流,第一房产来源,抵押是第二房产来源,不仅有一次抵押、二次抵押,在香港市场上,香港很多人一辈子供下来一套房子,养老没钱了,银行给他设计一个逆按揭,你退休60岁了,房子归你了,假定你年龄是100岁,根据你的现金流估值每个月给你支付多少钱,这种金融系统对促进居者有其屋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想说的是,刚才任总、刘总批评银行的时候大家雷声雷动,我们觉得这个会如果能有银行的人过来,让他们也讲讲,大家沟通一下,效果会更好。以前银行和企业,例如中国银行和外贸行业,原来一年一度都有银行和外贸沟通的会议,双方对共同的问题怎么看待,我们现在房地产行业刚刚属于起步的发展阶段,未来可能十到二十年里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非常主要的支柱力量之一,应当有金融企业与房地产企业正规化的沟通渠道。房地产企业在这里单方面批评银行,难以发挥什么作用,也不利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纠正对于金融机构的一些偏见,改变自身的经营惯性。
从趋势上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这一点任何人不会否认,目前的关键是不要出现炒作性的局部泡沫,追求相对平稳的发展。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为什么这么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化带动着消费品升级换代,在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我们会持续到什么情况呢?2003年中国有一个指标人均GDP一千美元,另一个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刚总人口比例刚刚达到40%。现在世界上的人均GDP一千美元国家城市化率是53%,我们就算53%,如果我们在未来十年内达到2004年家人均GDP平均城市化率,那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我们把人口控制在14亿人,那意味着未来十年有1.4亿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相当于要再造10个北京。如果按照1985-2003年的城市率化和城镇规模城镇面积扩张速度,再做一个测算,到2020年我们城市人口增长会到10.5亿人,城市人口要翻一番,城镇面积要翻两倍。
就这个速度来看,未来房地产行业跟金融业联合会越来越密切。因为今天没有银行部门的人士,我就说说他们的一些担忧。
首先,是风险收益不对称。银行会说,你们房地产公司利润20%几、30%几,我就收点利息,风险都是我的,你们就拿一点钱把地盘下来给我一个抵押,刚出地面就按揭,风险全是我的,利润都是你的。房地产业以前导致不良资产是比较高的,不管自己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银行来说他认为是高风险的。
再比如刚才刘晓光先生举的例子,说现在小企业里有一千多亿两千多亿都是银行贷款,如果紧缩会形成不良资产,银行认为你在要挟他。
因此,所以我们想可能还是要有一个制度化的沟通渠道,而且我们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里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必须有一个正规渠道,共同促进市场的完善和风险收益的均衡化。
再比如站在银行角度说,刚才从任总的讲座里我得出两个非常矛盾的结论:一个他讲的美国银行是为富人服务的,五十万美金以上,我印象中美洲银行大楼前面有一个雕塑,说那个雕塑代表银行家的心,又黑又硬,银行是为储户负责,在座各位把钱存银行,负责任 的银行认为他是不能拿这个冒险的,应当稳健。另外,银行也有风险管理水平上的问题,例如,现在银行缺乏的是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对房地产行业短期、长期的理解,风险环节在什么地方?房地产行业真正可以发觉的信用在什么地方,互相可以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目前来看这方面做的不够。
金融行业,实质就是是把资金从资金的富余者手里转到需要资金人的手里,转到更能有效运用资金人手里,金融实质是跨地区匹配风险收益,跨区域的匹配风险收益的过程,在这个匹配的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体系现在最大的缺陷就是存在配置上的断裂,不同地区、不同期限的资金来源与需求的配置的断裂,使得有的资金没有出路,有的好项目找不到资金,缺乏有效的融资形式、缺乏多元化的融资选择,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没有发达市场常有的资产证券化、股权和债券融资、房地产基金等等适应不同风险收益状况的项目的融资渠道,只能单一依靠贷款这种形式,贷款一紧缩,全行业必然受到过大的冲击,这是非常低效率的体系,这种状况是难以完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使命的,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