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宏观调控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
10月11日,彭博通讯社记者海伦专门就宏观调控前后中国的状况作了分析。她在文章中提到,由于稳定了粮食产品的价格,中国市场的消费产品价格上涨趋于缓和。但也指出,8月份以来,中国7年来出现的最高通胀率并不会因此得到缓解,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还必须辅以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
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经过国庆节长假,中国主要城市的物价都稳定在了一个相应的水平上。谷物价格已经高于世界均价达到了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个价格也影响了主要农副产品肉类、家禽和奶类的价格。北京统计局9月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8月以来,中国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导致了高达5.3%的通货膨胀率,这是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占中国消费者消费1/3的食品消费在8月上涨了14%,其中,稻米价格上涨32%,肉价上升24%,而蛋的价格也向上攀升了30%。早在一年以前,生产成本就已经上涨了6.8%,达到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庆长假以后的市场趋向稳定。但是,现阶段的稳定却并没有引起国外的太大反响。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在这种形势下,有关货币政策的话题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再次提及,但对提高利率的说法,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尽管有关货币政策调整的话题在各大媒体频繁出现,但现阶段,只能耐心等待,静观其变。